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2篇随访
  • 2篇随访研究
  • 2篇综合干预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期
  • 2篇康复期精神分...
  • 2篇康复期精神分...
  • 2篇干预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行为怪异

机构

  • 6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6篇袁新芬
  • 3篇李群
  • 3篇肖凉
  • 2篇茅峥嵘
  • 2篇宋兵福
  • 2篇张怀惠
  • 2篇陈晨
  • 2篇伍毅
  • 2篇周慧静
  • 2篇许家驹
  • 1篇孙明
  • 1篇陈一郡
  • 1篇宋燕
  • 1篇王军
  • 1篇葛小锚
  • 1篇胡键

传媒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索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及在国内精神科领域率先尝试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3个治疗病房的患者,出院前1月对干预组患者和家属实施综合干预,对照组按正常治疗出院,评定两组患者出院时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大体评定量表(GAS)。干预组出院后进行定期的电话和上门随访,对照组一般门诊随访,3个月、6个月、1年时再分别对两组患者做PANSS量表、GAS、MRSS康复状态评定量表、SD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测定。结果干预组经综合干预后PANSS量表、MRSS、SDSS分值逐步下降,GAS分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自觉门诊随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阳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并能增加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
茅峥嵘张怀惠肖凉周慧静陈晨袁新芬李群宋兵福
关键词:综合干预精神分裂症随访
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伍毅袁新芬李群许家驹
关键词:氟西汀抗精神病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记忆减退、行为怪异、性功能亢进——上海医学会行为医学会病例讨论
1999年
病史摘要 杨某,男,42岁,工人,已婚,大专,因记忆力减退一年,猜疑,行为异常半年,于1998年12月29日住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 患者无明显诱因,近一年来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人显得较“木”,有时又显得紧张、担心、害怕的样子。性要求强烈,有时不分白天黑夜,甚至在妻子月经来潮时也不例外。行为异常,如坐到别的单位接送车上不肯下来,称“别人可以坐,我为什么不可以坐?”曾有一次莫名其妙敲邻居家门。
袁新芬
关键词:记忆减退行为怪异
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随访研究
目的:1、探索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2、在国内精神科领域率先尝试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三个治疗病房的病人,出院前一月对干预组病人和家属实施综合干预,对照组按正常治疗出院,评...
茅峥嵘张怀惠肖凉周慧静陈晨袁新芬李群宋兵福
关键词:综合干预精神分裂症康复
文献传递
利培酮治疗4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最佳剂量。方法 对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标准的40例病人换用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为62.5%,起效时间较晚,第8周才见明显疗效;剂量越大,出现副反应越多。结论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但剂量不必太大。
伍毅陈一郡孙明袁新芬肖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疗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态度的调查被引量:34
2005年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的态度。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杨浦区一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本科大三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态度问卷(SAQ)及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UPI)。结果 SCL-90及UPI的指标与SAQ的各维度间有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大小不同,表明SAQ各维度与SCL-90及UPI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不一,其中以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与SCL-90及UPI的各项指标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 01);UPI的Ⅰ类筛选群体与SAQ各维度之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表明自杀态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给予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自杀发生的有效方法。
葛小锚胡键王军宋燕袁新芬许家驹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杀态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