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光林

作品数:5 被引量:31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化感
  • 4篇化感物质
  • 3篇生物活性
  • 3篇小麦
  • 3篇活性
  • 2篇土壤
  • 2篇根区
  • 1篇氮吸收
  • 1篇幼苗
  • 1篇生态
  • 1篇他感化合物
  • 1篇他感作用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脲酶
  • 1篇土壤脲酶活性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态
  • 1篇农业生态系
  • 1篇农业生态系统
  • 1篇脲酶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5篇马瑞霞
  • 5篇袁光林
  • 3篇刘秀芬
  • 2篇刘秀芬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农业研究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麦根区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0
1997年
小麦根区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STUDYONTHEALLELOCHMICALSPRODUCEDBYBACTERIAANDFUNGIINRHIZOSPHEREANDTHEIRBIOACTIVITY马瑞霞刘秀芬袁光林孙思恩MaRuxiaLiuXiu...
马瑞霞刘秀芬袁光林孙思恩
关键词:小麦根区化感物质生物活性
化感物质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5
1998年
研究不同的化感物质FA,4-t-BA,BH的不同浓度及其混合物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化感物质对土壤脲酶活性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其中4-t-BA刺激作用最强,但持续时间短;BH的刺激作用弱,但持续时间长.不同化感物质对脲酶活性的最大刺激点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其中4-t-BA的500mgkg-1和BH的200mgkg-1均在第7d,而FA的500mgkg-1在第4d.各种化感物质混合后,对脲酶活性的刺激作用要强于单一化感物质的作用.
袁光林马瑞霞刘秀芬孙思恩
关键词:化感物质脲酶土壤
化感物质对小麦幼苗吸收氮的影响被引量:14
1998年
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化感物质阿魏酸(FA)、苯甲醛(BH)、4-对叔丁基苯甲酸(4-BA)对小麦幼苗吸收NO_-N和NH_4-N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对NO_3-N和NH_4-N吸收随化感物质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15d时在高浓度(0.5g/L)化感物质下小麦幼苗对NO_3-N吸收,FA、BH、4-BA处理分别为对照的58%、50%、53%;对NH_4-N的吸收分别为对照的42%、19%、33%。对NH_4-N吸收的抑制作用大于对NO_3-N吸收的抑制。化感物质对小麦幼苗吸收氮(N)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麦幼苗生长的前15d,30d时各浓度化感作用强度均大为减弱。
袁光林马瑞霞刘秀芬孙思恩
关键词:小麦幼苗氮吸收化感物质阿魏酸苯甲醛
根际区他感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69
1996年
本文报道根际区他感化学物质对小麦、玉米等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土壤及土壤溶液样品提取物,用GC及GC-MS鉴定出各类化合物50多种。重点研究有代表性的3种化合物:十四烯-1、苯甲醛以及未见报道的,由作者鉴定出的他感化合物:对-叔丁基苯甲酸。结果表明,十四烯-1在浓度达2000mg/l时,对玉米、小麦、田菁、稗子的种子萌发,幼根及幼芽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苯甲醛浓度在200mg/l以上时表现出对试验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叔丁基苯申酸在100mg/l时就对试验种子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加抑制效果越强烈,在500mg/l时,小麦,玉米的萌发率,分别为对照的41%及7%,根生长分别为对照的5.6%及3.5%。并且,它严重抑制了幼苗生长。对-叔丁基苯甲酸和苯甲醛对试验作物种子用t0.01检验,表明当浓度大于100mg/l时与对照比,差异很显著。此外,他感化合物在小于50mg/l低浓度时,对作物种子有一定刺激作用。
刘秀芬马瑞霞袁光林孙思恩
关键词:他感作用农业生态系统他感化合物
小麦根区微生物分解小麦残体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04
1996年
取小麦根区土壤微生物于不同pH(5,7,8)条件下,在室内腐解成熟期麦秸。对不同时间提取物做生物活性检验,部分样品进行GC-MS测定。结果表明:酸性提取液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强弱与腐解时间有关。第1天的提取物对小麦、玉米根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第2周的提取物,以pH7时对小麦抑制最强,萌发率为零。第4周提取物pH8(A)对小麦不但无抑制作用,反而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H5(B)和pH7(B)样品对玉米的根和芽也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1和p<O.05。GC-MS鉴定结果表明:抑制作用强的样品中,含有较多的酸,酚,醇和酮类化合物;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样品中,不含酸类,含氨及氮杂环化合物。选择若干通过GC-MS鉴定的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检验,结果也证明起抑制作用的化感物质主要是酚,酸,醛,酮类化合物;起刺激作用的物质,主要是一些含氮化合物,包括生物碱。
马瑞霞刘秀芬袁光林孙思恩
关键词:小麦根区土壤微生物化感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