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
- 作品数:50 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焦虑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焦虑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眩晕中心接受诊疗的87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根据其评分分为伴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在治疗后1周和3个月进行随访,评价其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无焦虑组手法复位1周、3个月时有效率明显高于伴焦虑组(P<0.05)。无焦虑组手法复位3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伴焦虑组(P<0.05)。结论焦虑情绪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治疗的效果,伴有焦虑的患者手法复位的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增加。
- 薛慧崇奕刘振丽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焦虑手法复位疗效
- IP3R2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鉴定
- 2024年
- 目的:繁殖并鉴定IP3R2基因敲除小鼠,为后续实验提供样本支持,同时验证PCR法对基因鉴定的适用性。方法:购买IP3R2杂合子小鼠15只,以1雄2雌的合笼方式进行繁殖。繁殖出的子代小鼠生长至6周时,剪子代鼠尾做基因提取及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定。取鉴定结果为IP3R2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脑组织进行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双标法,验证脑组织中IP3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可成功繁育IP3R2基因敲除小鼠,子代小鼠中,IP3R2纯合率为23.3%。PCR扩增可成功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与野生小鼠比较,IP3R2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IP3R2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实验可成功繁殖并鉴定出IP3R2基因敲除小鼠,为后续实验提供大量样本,PCR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定IP3R2基因型,为后续实验提供技术支持。
- 岳雅蓉项文平薛慧赵吉利王云霞郐苗杨琦
- 关键词:PCR基因敲除
- 高频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高频(10Hz)、低频(1Hz)及高低频相结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各15例):低频组、高频组、高低频结合组、对照组。四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为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接受rTMS,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Fugl-Meye(r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每组各随机挑选6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①rTMS治疗后四组FMA、NIHSS、B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②rTMS治疗后高频组、低频组以及高低频结合组较对照组的FMA、BI、NIHSS评分改善(P<0.05)。且高低频结合组较高频及低频组FMA、BI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5)。③rTMS治疗后高频组和高低频结合组较本组治疗前MEP潜伏期降低(P<0.05)。且高频组较高低频结合组MEP潜伏期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高频(10Hz)、低频(1Hz)、高频(10Hz)与低频(1Hz)相结合的rTMS较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其中高低频结合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另外高频(10Hz)、高频(10Hz)与低频(1Hz)相结合的rTMS能够更有效的增强患侧大脑M1区的兴奋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薛慧王宝军刘国荣李月春项文平张军徐颖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运动功能恢复运动诱发电位
- 一种C57BL/6小鼠的dMCAO模型建立及评估
- 2022年
- 目的:运用电凝法制备C57BL/6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模型,完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troke)的小鼠模型方案。方法:54只雄性8~10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dMCAO模型组42只。造模采用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评估小鼠造模3 d、7 d存活率与7 d造模成功率;造模7 d采用2,3,5-三苯基四唑氮(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占比、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脑血流情况;造模3 d、7 d转棒实验评估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结果:3 d和7 d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存活率100%,dMCAO模型组3 d和7 d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3.35%、78.43%,dMCAO模型组造模成功率为66.7%;通过TTC染色评估模型小鼠梗死体积,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梗死体积占比为0%,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体积占比为(18.22±0.89)%,95%可信区间(17.28,19.15)%。通过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模型小鼠脑血流,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两侧脑血流占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侧脑血流较对侧降低占比(53.85±1.22)%,95%可信区间(52.57,55.13)%;通过转棒实验的在棒时间评估模型小鼠3 d和7 d运动能力,正常组与假手术组3 d、7 d在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可以建立可靠的C57BL/6小鼠dMCAO模型。
- 康敏薛慧张鑫
- 关键词:C57BL/6小鼠缺血性脑卒中
- 一种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试验的处理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氧化碳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试验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转动安装有反应架,所述反应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梁,每个所述定位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框,...
- 项文平杨志刚薛慧苗建国王云霞岳雅蓉
-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2Y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主要的一类细胞,其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免疫应答、维持机体稳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达P2Y受体,这类受体参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当神经系统受到有害刺激时,激活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上不同亚型的P2Y受体,使胶质细胞由静息态转变为活化态,启动免疫反应,可促进疾病发生或引起病变修复,而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能造成这种对神经疾病进展的双重影响。众多研究者采用抑制或激活P2Y受体以控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减轻神经组织损伤,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各P2Y受体亚型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单纯抑制或激活P2Y受体存在争议,因此,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多方位解释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作用机制。
- 牛翻燕项文平薛慧乌日嘎王雅明岳雅蓉付琨燕王宝军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
- 睡眠障碍对前庭阵发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 目的 我们既往的研究显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可以提高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分析睡眠障碍对前庭阵发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前庭阵发症患者120例,分为卡马西平+甲...
- 薛慧崇奕
- 关键词:睡眠障碍卡马西平
- 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防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疗效,并初步探讨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92只180~23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个实验组(每组n=40)和健康对照组(n=12),即一氧化碳中毒组(COP组);鼠神经生长因子组(NGF组);健康对照组(NC组)。实验组按150 mL·kg-1腹腔内注射一氧化碳制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空气。神经生长因子组在中毒后30 min内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kg-1·d-1,共7 d),而对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则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监测中毒后90 min和7、14、21 d各组大鼠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并在上述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常规制备冰冻病理切片,行HE及MBP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在中毒后7、14、21 d各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动物的智力状态,以正确穿越平台次数少于3次判定为迟发性脑病。结果中毒后所有大鼠呈现典型一氧化碳中毒表现。实验组大鼠共死亡29只,其中一氧化碳中毒组15只,NGF组14只,死亡率分别为37.50%、35.50%。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一氧化碳中毒组中有8只大鼠被判定为迟发性脑病;神经生长因子组中有5只被判定为迟发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组大鼠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增高显著,神经生长因子组接近正常。差异在中毒后7、14 d最明显。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一氧化碳中毒组出现迟发性脑病大鼠在中毒90 min^21 d内在脑海马、皮层下出现神经元损伤、髓鞘碱性蛋白脱失等病理改变。上述病理改变在各组中均可观察到,一氧化碳中毒组大鼠病变程度重,神经生长因子组则较轻。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显著降低大鼠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而不能降低其死亡率。髓鞘碱性蛋白在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项文平张帆薛慧王宝军刘国荣李月春姜长春庞江霞
-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鼠神经生长因子髓鞘碱性蛋白水迷宫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源性头痛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颈源性头痛(CEH)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头痛,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主观症状,缺乏特异的生物学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学界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C1~C3脊神经的外周神经结构异常是CEH的重要解剖学基础,且椎管内、外的病理改变均可成为CEH的潜在病因。彩色多普勒超声(US)是一种具有使用便捷、费用低廉、无创、无射线损害且可重复实时动态成像等独特优点的检查手段,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高频超声,已可清晰显示出颈部肌肉、神经、关节囊、血管等相关组织的空间关系以及走形变化,同时可通过信号变化判断病变,并行定量分析,其上述特性均可为诊断CEH提供依据,并可以评价预后及疗效。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彩色多普勒在CEH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孟天予王宝军薛慧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
- IP3R2及RYR2介导Ca^(2+)信号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 2025年
-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和IP3R2、RYR2介导的Ca^(2+)信号的表达情况,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认知功能合格的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吸入等量空气。造模后第21天,利用Morris水迷宫、苏木精-伊红染色、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法、Ca^(2+)荧光探针检测中毒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IP3R2、RYR2受体、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锥体细胞数减少、细胞结构紊乱、细胞核碎裂伴溶解;③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海马区IP3R2、RYR2分别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在共表达,且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蛋白表达均增多(P<0.05);⑤Ca^(2+)荧光探针法检测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⑥结果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介导IP3R2、RYR2受体影响Ca^(2+)信号,进而使一氧化碳中毒的小鼠认知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
- 赵吉利孟天予岳雅蓉张鑫杜文倩张鑫宇薛慧项文平
-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星形胶质细胞钙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