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佳佳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肺炎
  • 2篇产儿
  • 1篇代谢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低血糖
  • 1篇性早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产儿呼吸
  • 1篇早产儿呼吸机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速率
  • 1篇释放激素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中枢性...
  • 1篇体征
  • 1篇女童

机构

  • 6篇余姚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蔡佳佳
  • 4篇周超群
  • 2篇李精华
  • 1篇褚祝飞
  • 1篇张惠
  • 1篇魏利锋
  • 1篇应金晶
  • 1篇朱文丹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氨溴特罗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消退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小儿肺炎临床较为常见,病原菌较多。肺炎患儿会出现肺部湿罗音、发热、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因为小儿的肺部并没有发育完全成熟,支气管的管腔较为狭窄,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所以在发生肺炎后气道中的分泌物会很难排出,从而引起气道阻塞,进一步影响通气功能[2]。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祛痰、扩张支气管等方面。本研究探讨氨溴特罗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蔡佳佳周超群李精华
关键词:肺炎氨溴特罗疗效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产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分娩的430例新生儿。将低血糖的新生儿纳入低血糖组,血糖正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低血糖中无症状性低血糖共28例(56.0%),有症状性低血糖22例(44.0%)。临床表现为反应差18例(36.0%),少哭少动14例(28.0%),嗜睡13例(26.0%),喂养困难9例(18.0%),吸吮无力7例(14.0%),低体温5例(10.0%),震颤4例(8.0%),尖叫2例(4.0%),发绀2例(4.0%),抽搐2例(4.0%),苍白1例(2.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12.818,95%CI:3.482~47.181)、妊娠期高血压(OR=4.256,95%CI:1.628~11.123)、宫内生长受限(OR=2.318,95%CI:1.071~5.013)、早产(OR=17.524,95%CI:8.931~34.385)和出生体重(OR=16.973,95%CI:8.664~33.249)是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因素较多,应加强高危新生儿血糖监测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蔡佳佳周超群朱文丹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
5岁以下反复喘息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监测
2025年
目的分析5岁以下反复喘息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反复喘息儿童为研究组,另选取50名无喘息症状的健康查体儿童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血常规、肝功能、骨密度、微量元素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头围均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升高,但研究组和对照组入组时、随访6个月及1年时的身高[(85.62±7.30)cm、(88.89±6.15)cm、(93.65±6.96)cm;(85.17±4.20)cm、(89.03±5.62)cm、(94.18±5.19)cm]、体质量[(12.29±1.38)kg、(13.79±1.46)kg、(14.88±1.47)kg;(12.35±2.49)kg、(13.92±2.37)kg、(15.23±2.30)kg]、头围[(48.37±1.73)cm、(49.39±1.76)cm、(51.81±2.46)cm;(48.36±1.47)cm、(49.48±1.47)cm、(51.45±1.54)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性粒细胞(N)[(41.15±13.58)%]、嗜酸性粒细胞(EOS)[(4.31±1.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5.16±13.15)%、(0.5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L)[(47.38±12.2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4.43±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9.14±3.73)×10^(9)/L、(266.56±24.85)×10^(9)/L;(8.97±2.84)×10^(9)/L、(253.10±54.90)×10^(9)/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37.76±12.74)U/L、(31.73±11.14)U/L、(11.58±3.92)U/L;(30.81±25.21)U/L、(28.92±7.13)U/L、(12.77±4.83)U/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密度[Z值(-1.07±0.68)]、锌[(66.13±14.74)μmol/L]、钙[(1.90±0.19)μmol/L]含量及25-(OH)D[(22.62±6.61)nmol/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Z值(0.51±0.75)、(72.28±10.23)μmol/L、(2.23±0.14)μmol/L、(33.43±5.8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组铁、镁[(8.08±1.37)μmol/L、(1.56±0.24)μmol/L;(8.39±1.01)μmol
李精华蔡佳佳应金晶
关键词:反复喘息儿童生长发育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儿V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早产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发生VAP的早产儿(61例)归为VAP组,未发生VAP的早产儿(28例)归为对照组。分析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细菌感染情况等因素对发生VAP的影响。结果 2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细菌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感染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结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多次气管插管、长时间机械通气、细菌感染等是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VAP的发生。
蔡佳佳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生长速率和卵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22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生长速率、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ICP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两组首剂均静脉滴注100μg/kg曲普瑞林2次,每4周1次。A组第3次给药剂量为40~60μg/kg,给药间隔不变;B组第3次给药剂量为80~100μg/kg,给药间隔不变。两组均治疗1年,比较身高、身高增速及骨龄/年龄、血清性激素水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完全抑制率及卵巢、子宫体积。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实际身高、预测成年身高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身高增速、骨龄/年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_(2))峰值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卵巢、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B组血清FSH峰值水平较A组低,子宫体积较A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性激素峰值水平及卵巢体积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GA完全抑制率88.37%与B组的9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与B组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对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采用低剂量与高剂量GnRHa治疗ICPP女童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下调患儿性激素水平,使其身高增速减慢,骨龄/年龄降低,预测终身高提高,卵巢、子宫体积缩小,且用药安全性均较高。但相对而言,低剂量用药经济成本更低。
周超群褚锋玮蔡佳佳魏利锋张惠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卵巢骨代谢标志物
余姚地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余姚地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6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出生的82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晚期早产儿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孕妇年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孕妇吸烟史、胎次、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孕妇年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孕妇吸烟史、胎次、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均可能导致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在孕期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
周超群褚祝飞蔡佳佳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