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文韬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评分
  • 2篇自发性脑出血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患者预后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2篇肝素
  • 2篇出血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通心络
  • 1篇通心络胶囊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参数
  • 1篇评分评估

机构

  • 3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篇蒋文韬
  • 2篇黄建华
  • 2篇高继龙
  • 1篇李新
  • 1篇李新
  • 1篇刘丽
  • 1篇王建胜
  • 1篇董瑞东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病情给予脱水剂、神经保护剂、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腹壁皮下注射,ql2h,连用10d,加用通心络胶囊1.14g,每日3次,连用15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5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分别为43.2% vs 21.4%,P<0.001;93.2% vs 54.7%,P<0.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81±4.02 vs 15.21±3.43,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协同改善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并且安全有效。
高继龙李新蒋文韬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通心络胶囊脑梗死急性
微泵注射肝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观察微泵注射普通肝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微泵注射普通肝素组和对照组。入院后2组根据病情给予脱水剂、神经保护剂、阿司匹林等治疗,肝素组同时立即给予微泵注射普通肝素(4.25~8.50U/min)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微泵注射普通肝素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分别为43.3%vs21.2%,P<0.001;93.4%vs54.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80±4.02vs15,20±3.43,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均无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泵注射普通肝素能明显改善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并且安全有效。
董瑞东李新刘丽高继龙王建胜蒋文韬
关键词:普通肝素微泵脑梗死急性
脑出血评分联合APACHE Ⅱ评分评估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评分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评估自发性脑出血(SICH )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SICH患者为对象,于入院时测评脑出血评分,于入院24 h内测评APACHE Ⅱ评分,于发病1个月时测评改良Rankin量表(M RS )评分,以MRS ≥ 4分为预后不良,评估脑出血评分、APACHE Ⅱ评分单用及联用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参考M RS评分,预后不良19例(45 .24%),预后良好23例(54 .76%).预后不良组脑出血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脑出血评分、APACHE Ⅱ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41 (95% CI=0 .724~0 .958 , P < 0 .001 )、0 .817 (95% CI= 0 .690~0 .944 ,P <0 .001).联用方案具有最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预测准确率;单用方案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但预测准确率最差.[结论]脑出血评分≥2分、APACHE Ⅱ评分≥19分对预测SICH患者不良预后有较好的价值,单用方案能够提升预测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预测准确率.
蒋文韬黄建华朱家双
自发性脑出血评分联合凝血参数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有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评分联合凝血参数对SICH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SICH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入院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1例)及生存组(75例)。比较2组入院时Hemphill脑出血评分、凝血参数[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ICH评分与凝血参数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CH评分、凝血参数对SICH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血肿体积、破入脑室发生率、入院血糖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发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死亡组入院时血压高于生存组,入院72 h血肿体积大于生存组(P均<0.05);死亡组SICH评分、D-D、FIB高于生存组,AT低于生存组(P均<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SICH患者SICH评分与血D-D、FIB呈显著正相关(r=0.366、0.364,P<0.05),与AT呈显著负相关(r=-0.342,P<0.05)。ROC曲线显示SICH评分、D-D、FIB、AT对SICH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841、0.886、0.746、0.867,P均<0.05),其截断值分别为2.50分、0.91 mg/L、253.99 mg/L、4.60 g/L,且4项指标联合检测AUC值为0.991,预测价值最高。结论:SICH评分联合D-D、FIB、AT能预测SICH患者近期预后。
朱家双杨玉升黄建华蒋文韬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凝血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