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骞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退化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对近自然经营的短期响应被引量:13
- 2011年
- 以冀北山地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枯落物持水性能对不同经营措施3年内的短期响应,为深入研究近自然经营对森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皆伐带(封禁+带状皆伐+人工存进更新)内枯落物储量先增加后减少,保留带(只封禁)内持续增加;2)最大持水率增幅为皆伐带15 m(72.54%)>皆伐带30 m(49.54%)>保留带(27.03%),有效拦蓄率增幅为皆伐带15 m(110.13%)>皆伐带30 m(83.27%)>保留带(40.64%),最大持水量增幅为保留带(175.96%)>皆伐带15 m(70.39%)>皆伐带30 m(47.01%),有效拦蓄水量增幅为保留带(204.99%)>皆伐带30 m(141.96%)>皆伐带15 m(50.37%);3)人工促进更新2年后白桦幼林地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水量都高于华北落叶松和蒙古栎幼林地。因此,近自然经营措施在短期内可显著增强林地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是恢复退化华北落叶松林生态功能的有效手段。
- 董伯骞黄选瑞夏明瑞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枯落物持水性能
- 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对林隙和皆伐年限的响应
- 林隙对于促进森林天然更新具有重要作用。间伐对林隙特征的影响,以及天然更新特征对林隙和皆伐年限响应的研究,对于揭示采伐干扰对森林更新的作用机制,从而优化经营措施,实现人工纯林的近自然经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平泉县...
- 董伯骞
- 关键词:油松林隙人工林近自然经营
- 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更新特征被引量:8
- 2014年
- 通过对冀北山地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林分的林隙特征和实施封禁后林隙开敞度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研究区域林隙分布广泛,且大多数林隙的开敞度较小。封禁3年后,天然更新密度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增加;但更新密度仍然很低,更新群落主要由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组成。总体上,封禁后林隙内更新密度高于林冠下,在开敞度为0.5~0.6的林隙内更新密度最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分别在开敞度0.4~0.5和0.7~0.8的林隙内生长状况最好。人工栽植的油松和樟子松分别在开敞度0.4~0.6的林隙中央和开敞度0.6~0.8的林隙边缘生长最好。随时间延长林隙和林隙内位置对人工更新高生长的存进作用趋于明显。单纯封禁促进了天然更新,但作用有限,因此人工更新很有必要。
- 董伯骞黄选瑞徐学华张玉珍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近自然经营封禁林隙特征
- 华北落叶松林更新过程与枯落物蓄水功能对经营措施的响应
- 华北落叶松林/(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森林经营类型之一。在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林普遍生产力低,存在龄级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和景观异质性低的问题,亟待转换营林思路提高森林...
- 董伯骞
- 关键词:林隙华北落叶松枯落物持水性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