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源

作品数:29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专项资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8篇白血
  • 18篇白血病
  • 11篇染色
  • 11篇染色体
  • 10篇核型
  • 9篇急性
  • 8篇骨髓
  • 6篇单核
  • 6篇单核细胞
  • 6篇淋巴
  • 6篇慢性
  • 6篇核细胞
  • 5篇单核细胞白血...
  • 5篇形态学
  • 5篇染色体核型
  • 5篇细胞形态
  • 5篇粒细胞
  • 5篇免疫
  • 5篇免疫分型

机构

  • 29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9篇荆源
  • 23篇姜凤
  • 22篇方美云
  • 13篇王芳婷
  • 11篇林樉
  • 5篇刘越坚
  • 5篇彭洪菊
  • 4篇王一
  • 3篇孙国珍
  • 3篇姜风
  • 3篇孙秀丽
  • 3篇孙光
  • 2篇秦继霞
  • 2篇关敬范
  • 2篇马亮亮
  • 1篇孙莹
  • 1篇贾治林
  • 1篇谭梅
  • 1篇靳岩
  • 1篇林棱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5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有7q-及复杂染色体核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2007年
患者男,50岁。因“头晕,乏力40余天,加重7天”于2006年2月2日入院。查体:体温36.9℃,贫血貌,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3.3×109/L,Hb:74g/L,BPC:14×109/L。分类:原始细胞0.06,分叶核粒细胞0.49,淋巴细胞0.40,单核细胞0.09。骨髓象:骨髓增生旺盛,
荆源关敬范姜凤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分叶核粒细胞浅表淋巴结血常规检查原始细胞
伴有t(11;14)染色体易位的多毛细胞白血病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 男.71岁。因进行性脾大3年,体重下降3个月3个月于2004年9月来我院就诊。查体:
马亮亮方美云荆源彭洪菊关敬范
关键词:多毛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易位体重下降进行性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分析——附35例
目的:为更好地认识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细胞形态学特征,明确与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要点,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008年经我科实验室确诊35例CMML病人的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铁...
姜凤方美云荆源王芳婷林樉
关键词: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
文献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异常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R显带方法对43例CL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对43例CLL患者的D13S25、RB1、ATM、P53和CEP 12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3例CLL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9.3%(24/43),涉及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异常染色体涉及2号、6号、14号和性染色体。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较多,占79.1%,同时有5例CLL患者未见分裂象。FISH阳性检出率为55.8%,其中D13S25基因缺失阳性率最高,占37.2%;其次依次为RB1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20.9%,CEP 12基因扩增阳性检出率为16.3%,ATM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9.3%,P53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7.0%。在24例FISH阳性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染色体核型正常,3例未见分裂象,只有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但并不涉及FISH检测出的阳性基因。结论:FISH技术能够大大提高CLL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是CLL患者遗传学检测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检测的探针数量有限,对于CLL患者仍需使用FISH技术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来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为CLL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荆源林樉王芳婷于家文姜凤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
1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R显带技术对122例初治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GLPCSFIR/D5S23,D5S721探针、GLPEGR1/D5S23、D5S721探针、GLPD7S486/CSP7探针、GLPD7S522/CSP7探针、GLPD20S108探针、CSP8探针及CSPX/Y探针对122例MDS患者进行FISH检测。结果122例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54.9%。核型异常涉及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其中以涉及3种及3种以上的复杂染色体异常最多见,占16.4%;其次为+8,占14.8%;-7/7q-染色体异常占7.4%;-5/5q-染色体异常占5.7%;20q-染色体异常占2.5%;-在男性患者中占5.0%。2例RAEB-Ⅱ患者染色体核型检出t(8:21),应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FISH检测结果显示:54例MDS患者FISH检测结果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4.3%,其中CSP8扩增阳性率最高,占30.3%;其次为GLPD7S486/CSP7和GLPD7S522/CSP7基因缺失,阳性率占12.3%;GLPCSF1R/D5S23,D5S721和GLPEGR1/D5S23,D5S721基因缺失阳性率为9.8%;GLPD20S108基因缺失阳性率为7.4%;csPx/Y基因缺失在男性患者中占5%。结论对MDS患者进行染色体R显带分析可发现54.9%的异常,因此该技术依然是MDs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的基础;FISH检测可以提高部分异常的检出率,但尚不能针对每条染色体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FISH技术可完善MDS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检查,成为该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不可或缺的检测技术。
荆源林樉姜凤王芳婷方美云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1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荆源林樉姜凤王芳婷方美云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60例核型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贾治林荆源林樉姜凤彭洪菊孙国珍孙光方美云
关键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核型分析
伴有t(10;11)(p12;q23)及巨核细胞异常的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24岁.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5 ℃,伴有齿龈肿痛,于社区医院静脉滴注"替硝唑"后,发热、齿龈肿痛症状好转,但3 d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呼吸急促、明显乏力,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为进一步治疗,于2006年2月14日收入我院.查体:胸骨无压痛,肝、脾、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WBC 20.55×10/L,Hb 54.2 g/L,BPC43×10^9/L;原始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7,单核细胞0.01.B超检查:脾厚44 mm.
荆源姜凤王芳婷林樉方美云
关键词:未分化型活动后心悸原始粒细胞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与CD_(14)表达的比较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比较非特异性酯酶(NAE)染色与单克隆抗体CD14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3例AML-M5的NAE染色、NaF抑制试验和CD14表达的情况。结果:23例患者NAE染色结果均呈阳性反应,最高阳性率达95 %,并且明显地被NaF抑制(P<0.01)。免疫分型中CD14表达仅4例,弱表达1例。结论: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AML-M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D14表现为特异性较好,但灵敏性较差。
姜凤荆源刘越坚王一
关键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免疫分型
35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进一步认识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核型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5例CMML患者的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铁染色,1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10.0×10^9/L27例(87.3%),血红蛋白(Hb)浓度减低33例(94.3%),血小板(P1t)〈100×10^/L23例(65.7%)。成熟单核细胞绝对值在(1.18。44.2)×10^/L范围内。易见幼稚粒细胞者33例(94.3%),可见幼稚单核细胞者9例(25.7%)。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28例(80%)。分类中粒系+单核系≥0.70者20例(57.1%),可见幼稚单核细胞24例(68.6%)。表现为一系或两系以上病态造血26例(74.3%)。18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5例(14.3%)。结论该组CMML的患者,血象以WBC增高、Hb和Ph同时减低明显增多为特点。易见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单核细胞增多(MDS—CMML)的患者明显比具有骨髓增殖性疾病特征(MPD—CMML)的患者多见。CMML的患者染色体有核型异常,但无特异性,Ph染色体阴性。
姜凤荆源王芳婷林棱方美云
关键词:白血病慢性染色体核型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