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市农村生活用能的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在气候环境恶化与国际减碳目标的压力下,长期被忽视的农村能源消费问题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正在从传统的非商品能源消费模式过渡到商品能源消费模式,农家能源需求正在成为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该研究在中国能源供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13个涉农区县,抽选214个村,对1866户的调研数据,对北京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校对,进一步结合农村政策措施,评估压减燃煤效果和清洁能源供应趋势,提出农村能源结构调整路径,以期推动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和压减燃煤工作的落实。
- 苗向荣
- 关键词:抽样调查农村能源
- 北京市能源绩效参数目录库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北京市2014年能源消耗总量比2013年增加1.6%,并且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文章通过选取工业企业以及非工业企业中的重点行业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所在行业能源消费情况及现有能源绩效指标,梳理用能单位能耗指标。建立北京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绩效参数目录库,为企业有效的开展节能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苗向荣金哲松陈方
- 关键词:能源消费节能
- 人力资本对文化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人力资本在文化产品领域中,体现为不同有生文化载体的创新性活动。从威廉·配第开始,众多经济学家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就文化经济领域而言,人力资本通过文化生产部门具有技术子模性特征的生产函数实现了异质性人力资本的聚集;员工能力信息不对称则实现了人力资本布局存在多样化,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文化人力资本的配置调整将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转变。文章在参照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苗向荣金哲松陈方
- 关键词:人力资本
- 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被引量:4
- 2013年
-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学说,80年代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技术创新系统。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变化给学者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促使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 苗向荣
-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
- 1979-2008年我国能源政策演化模式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加强对能源政策的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设计合理的政策支撑与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更准确地把握施政的方针及未来能源政策制定的重点。本文构建半定量化政策分析框架,并以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源政策文本,提出了我国能源政策在数量变化、制定部门的变迁路径以及政策主题的演化等三方面的演化模式,借此为未来能源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政策参考和技术手段。
- 苗向荣尚智丛
- 关键词:能源政策政策演进
- 基于低碳发展约束下国际能源技术政策对比与述评
- 2012年
- 通过梳理和对比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完善低碳能源技术政策:通过投资扶植研发、通过政策调节市场、通过统筹实现低碳。
- 苗向荣尚智丛
- 关键词:低碳发展
- 我国能耗成效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所有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中,对全球化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表率。在2011至2015年我国能耗效率从2011年的1.34亿元/万吨标准煤,提高到了2015年的1.60亿元/万吨标准煤。早在2013年便提前两年完成了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设定的目标。为探究我国能耗效率变化的原因,本研究在对影响能耗效率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能耗效率变化的原因归纳为两个因素:即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经典指数—Theil指数对能耗效率差异进行测度;并结合Theil指数的分解,实现了对能耗效率影响因素的有效描述。通过利用311家北京市重点用能单位2012-2015年的能耗数据,对北京市能耗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解进行实证测度。结论显示,技术效应是近年北京市能耗效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而结构效应也开始越来越突出其对能耗效率提升的正的贡献。
- 苗向荣于洋刘轶芳
- 关键词:能耗效率泰尔指数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整体性问题研究
- 2014年
- 从整体性原则出发,立足于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究去深入体会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逻辑,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路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其内容虽然精炼,但涵盖了马克思思想的多重叙事理路。通过对《手稿》各个笔记及其内在联系的研读分析,我们可以具体而微地体会马克思思想的内在整体性,从而更进一步地贴近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实质。
- 秦菲苗向荣
- 关键词: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