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晨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硅胶表面壬基酚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固相萃取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壬基酚为模板分子,4一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无定型硅胶表面合成了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证明成功在硅胶表面合成了表面印迹聚合物。对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考察的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壬基酚仅15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达75.13%,具有明显的快速吸附性和良好的选择吸附性。与C。柱相比,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对纺织品中的壬基酚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的能力,对壬基酚的加标回收率为86.4%一95.3%,相对标准偏差为2.8%一4.9%,表现出较高的回收率和准确性。
- 王滨松李文岩马玉坤苑晨马玉坤苑晨
- 关键词:表面分子印迹壬基酚硅胶固相萃取
- 一种半共价法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 一种采用半共价法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于水中双酚A的选择性差和吸附效率低以及本体半共价聚合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
- 王滨松苑晨刘杨李峰尹娜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半共价法和RAFT结合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 一种用半共价法和RAFT结合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间结合不牢固,特异吸附能力差以及双酚A渗漏等问题。制备方法:一、将硅胶分散于盐酸中...
- 王滨松刘扬李锋苑晨
- 文献传递
-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双酚A是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痕量的双酚A也会对生物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预组装法,自组装法以及牺牲空间法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及在固相萃取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BPA-MIPs-SCSE能有效吸附分离样品中的双酚A,回收率高,特异吸附效果强。
- 吴建春苑晨李文岩王滨松
- 关键词:双酚A分子印迹技术固相萃取
- 一种以双胺A为模板通过半共价法制备硅胶表面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 一种以双胺A为模板通过半共价法制备硅胶表面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半共价法制备的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存在产率低、颗粒无定形、效率和辨率低及由于包埋过深...
- 王滨松苑晨李文岩刘杨夏华
- 文献传递
- 半共价法制备双酚A表面印迹聚合物及吸附性能研究
- 双酚A(bisphenolA,BPA)作为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实际环境样品中有含量少、成分复杂等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ology,MIT)在提高实际样品中BPA的分...
- 苑晨
- 关键词:双酚A亲水性
- 文献传递
- 一种半共价法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 一种采用半共价法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于水中双酚A的选择性差和吸附效率低以及本体半共价聚合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
- 王滨松苑晨刘杨李峰尹娜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半共价法和RAFT结合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 一种用半共价法和RAFT结合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间结合不牢固,特异吸附能力差以及双酚A渗漏等问题。制备方法:一、将硅胶分散于盐酸中...
- 王滨松刘扬李锋苑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以双胺A为模板通过半共价法制备硅胶表面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 一种以双胺A为模板通过半共价法制备硅胶表面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半共价法制备的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存在产率低、颗粒无定形、效率和辨率低及由于包埋过深...
- 王滨松苑晨李文岩刘杨夏华
- 文献传递
- 医疗废物管理对环境影响的初探被引量:7
- 2017年
- 医疗废物的传染性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医疗废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概述了医疗废物处理在各国的立法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分类情况,进一步讨论了焚烧和高压釜处理医疗废物方法的优缺点,焚烧会造成二恶英、呋喃和汞排放,造成不利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而高压釜处理不能处理所有类型的医疗废物。控制医疗废物的最佳手段是减少产生量,可以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以及实施标准化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来实现,并研究改进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 王蕾赵娜王滨松苑晨邢子鹏刘杨郑晟良
- 关键词:医疗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