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菲

作品数:32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中医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肿瘤
  • 7篇腺癌
  • 6篇细胞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动脉硬化指数
  • 4篇动态动脉硬化...
  • 4篇血压
  • 4篇医经
  • 4篇益气
  • 4篇名医
  • 4篇名医经验
  • 4篇化疗
  • 4篇高血压
  • 3篇证型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糖耐量

机构

  • 26篇中日友好医院
  • 2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1篇苏菲
  • 7篇李利亚
  • 6篇贾立群
  • 6篇娄彦妮
  • 6篇万冬桂
  • 3篇程志强
  • 3篇谭煌英
  • 3篇林谦
  • 3篇邓超
  • 2篇刘猛
  • 2篇崔晓云
  • 2篇黄力
  • 2篇罗杰
  • 2篇刘芳
  • 1篇王也
  • 1篇王鑫
  • 1篇李琳
  • 1篇王娟
  • 1篇张磊
  • 1篇高宇

传媒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敷贴防治消化道肿瘤中、高致吐性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索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贴剂防治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高性致吐化疗方案后消化道反应、免疫机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确诊消化道恶性肿瘤并行中、高性致吐化疗方案的住院患者140例,参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入组者化疗前20 min均给予常规止吐处理1次(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或甲泼尼龙40 m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化疗后第2天加用香砂六君贴疗法1周(选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每日6 h,每日更换敷贴),观察组患者同时贴敷安慰贴剂,观察化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消化道反应分级情况、淋巴细胞亚群浓度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分级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分级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3%(57/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4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5)。对观察组进行分层分析,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不同种类肿瘤中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明显下降(P<0.05);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明显均下降(P<0.05)。免疫功能结果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CD3^(+),CD4^(+),CD8^(+),NK细胞亚群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D3^(+),CD4^(+),NK细胞亚群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香砂六君贴观察组的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明显升高,生存质量改善(P<0.05)。结论香砂六君贴可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高性致吐化疗方案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改善患者免疫机能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菲娄彦妮李利亚程志强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消化道肿瘤中医外治消化道反应
男性乳腺高级别化生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男性中较为少见。男性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MpBC)更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鲜有报道。目前对于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均尚未清楚。本文将1例接受乳腺改良根治术的男性M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合文献复习作如下报道。
游佳史艳芬苏菲范林林李利亚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化生性癌
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2020年
患者男,43岁,主因“双侧嗅觉丧失半年,左侧鼻堵伴鼻出血、头痛2个月”于2018年5月21日首次入院。查体:鼻中隔右偏,双侧下鼻甲慢性充血、肥大,左侧中道及嗅裂内可见灰白色新生物,表面可见坏死组织。辅助检查:鼻咽MRI示(图1见封三):双侧中上鼻道、筛窦及蝶窦肿瘤性病变,侵及颅底骨质、斜坡、右侧额叶、左侧中上鼻甲,嗅母细胞瘤可能性大。2018年5月23日于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颅底-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侵犯颅底和颅内双侧额叶脑组织。术后病理(图2见封三):鼻黏膜乳头状增生,见嗅神经母细胞瘤,大部分呈原位生长,仅局灶伴间质浸润,难以分级。免疫组化:CK(AE1/AE3)(灶弱+),CEA(-),CD56(+),CK5/6(-),NSE(灶+),CgA(+),Syn(灶+),Ki67(MIB-1)(>80%+),S-100多克隆(-),P53(散在弱+)。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改良KadishC期。2018年6月13日复查鼻咽MRI(图3见封三):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改变。
马双双苏菲鲁翔华李利亚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乳头状增生间质浸润嗅觉丧失筛窦
中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肺鳞状细胞癌1例
2018年
患者男性,66岁,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诉就诊。2014年10月于我院行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右上肺尖后段鳞状细胞癌"。行吉西他滨+奈达铂联合恩度解救一线化疗2周期,疗效评价SD,因Ⅳ度骨髓抑制减量继续化疗,4周期后复查胸部CT提示病情进展,因骨髓抑制停止化疗。2015年3月行放疗25次;2015年8月因肿物增大改紫杉醇+卡铂二线化疗3个周期,PR,Ⅳ度骨髓抑制。
苏菲崔慧娟贾立群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二线化疗支气管镜活检反复咳嗽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不同分子分型在治疗、预后上存在差异,三阴乳腺癌为乳腺癌的一种分型,临床特点为ER、PR、HER2均为阴性,三阴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不敏感,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探索积极有效的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预后。三阴乳腺癌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和正虚毒炽证及其他证型,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对症用药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及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临床及试验研究均证实,对于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除放化疗外,中医药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有效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可以扶正抑瘤,达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作用。
苏菲万冬桂刘芳贾立群张艳华王娟娄彦妮
关键词:中医三阴乳腺癌辨证论治
抗肿瘤相关性心脏损伤临床特点及益气活血中西医结合疗法干预模式探讨
2024年
目的:分析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多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及益气活血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肿瘤内科、心内科、放疗科、普外科就诊,并在治疗期间出现心脏损伤的门诊和住院肿瘤病人5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抗肿瘤治疗后引起的心脏损伤情况,包括心脏损伤的病因、疾病种类、临床表现、病程、中医干预方法、对肿瘤治疗的影响和预后等。总结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对病程和疗效的影响及中医早期干预的优势。结果:56例病人引起心脏损伤的病因中化疗和免疫治疗比例最高,较其他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药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引发心脏损伤化疗药物均为蒽环类药物(P<0.05)。在心脏损伤疾病分类方面,化疗引起的心脏损伤以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免疫治疗引起的心脏损伤以心肌炎为主,较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接受过西医治疗,同时接受过中医治疗的有31例,用药以益气活血类中药为主,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病程更短(P<0.05)。经过MDT讨论或转科治疗42例,病程较未经过MDT讨论的病人缩短(P<0.05),MDT有利于疾病尽快恢复。因心脏损伤出现抗肿瘤治疗中断时间为(40.35±3.90)d,8例病人中断期间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48例病情稳定,心脏损伤经过积极治疗对抗肿瘤疗效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损伤发病有一定规律,蒽环类化疗和免疫治疗最容易引起心脏损伤,化疗多引起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免疫治疗多引起心肌炎。MDT有利于缩短心脏损伤病程,延缓肿瘤进展;联用益气活血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减轻心脏损伤。
苏菲张富强夏莎莎刘春燕何凤娟娄彦妮
关键词:肿瘤心脏损伤益气活血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及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高血压及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测定36例高血压患者,3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24 h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中医分型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DM/IGT组的AA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I在心血管疾病与卒中疾病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SI与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血压均呈正相关(P<0.05),与24 h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瘀血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各型与对照组比较,瘀血型AA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高于高血压患者及对照组。AASI在中医辨证分型上与瘀血型关系最密切。
苏菲李琳黄力
关键词: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中医证型
从10年随访探讨益气凉血生肌方改善PCI术后生存质量的跟踪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行益气凉血生肌方中药复方干预后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近期随访和10年后远期随访的对比来研究益气凉血生肌方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近期生存曲线分析在6个月左右时明显优化(P<0.05),远期生存曲线分析有优化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影响生存质量心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影响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分析证实服用益气凉血生肌方中药和长期规律门诊复查相关性最明显(P<0.05)。结论:长期中药治疗对患者获益良多,益气凉血生肌方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近、远期的生存质量情况,可以作为PCI后长期中药治疗的一项参考,临床疗效持久。
苏菲万洁董巧稚崔晓云林谦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远期生存质量
益气凉血生肌方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细胞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方面探讨益气凉血生肌方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机制。方法 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只。中药组灌胃益气凉血生肌方2.3 g/(kg·d),西药组灌胃氯沙坦钾片0.115 g/(kg·d),中西医结合组间隔30 min分别灌胃等剂量的益气凉血生肌方和氯沙坦钾片,生理盐水组灌胃等量0.9%Na Cl溶液,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连续灌胃5天后耳缘静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依次加入相应的0.15 ml 15%药物血清。培养箱培养4~6 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整体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模型组细胞较对照组形态紊乱、生长缓慢,进行药物干预后,细胞生长加快,形态恢复,中西医结合组更明显。透射电镜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损伤内皮细胞的细胞核边界清楚、内质网增多增密、线粒体数目增加,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内质网折叠更明显,线粒体饱满、数目较西药组增多。结论益气凉血生肌方在形态学上对损伤性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修复的作用,能保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从而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苏菲孙娅楠崔晓云林谦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形态学
阴囊Paget病1例报道
2020年
患者男性,59岁。2017年4月因右侧阴部出现肥厚性红色皮疹于我院皮肤科就诊,以湿疹治疗,疗效欠佳且皮损面积逐渐扩大,期间复查CEA呈进行性升高,未予重视。2019年4月触及右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行PET-CT:腹膜后、右侧髂血管旁、右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性病变可能,来源待定。行右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活检:淋巴组织中可见恶性肿瘤浸润。2019年6月右侧腹股沟区原肿大淋巴结附近再次出现2个质硬小结节。行胸、腹、盆、泌尿系CT、胃肠镜均未发现原发病灶。外阴不适感逐渐加重,伴烧灼感,2019年6月13日行皮肤活检,病理:(右侧阴囊)乳腺外Paget病(图1见封底),真皮内间质浸润,真皮浅层淋巴管内可见大量癌栓(图2见封底)。
陈学燕李利亚林洁陈海昕苏菲
关键词:右侧腹股沟右腹股沟红色皮疹皮肤活检皮损面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