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美

作品数:11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心绞痛
  • 5篇绞痛
  • 4篇冠心病心绞痛
  • 3篇血清
  • 3篇贴敷
  • 2篇血清同型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 2篇药组
  • 2篇三伏贴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中药
  • 2篇中药组
  • 2篇中药组合物
  • 2篇薤白
  • 2篇外用
  • 2篇稳定性心绞痛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机构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扬州市第一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华全国总工...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胡晓美
  • 5篇徐浩
  • 2篇于美丽
  • 2篇郗瑞席
  • 2篇高文
  • 1篇宋艳丽
  • 1篇崔晗
  • 1篇杜艳君
  • 1篇陈少君
  • 1篇佘远遥
  • 1篇张贺
  • 1篇迟慧彦
  • 1篇刘青云
  • 1篇姚春海
  • 1篇庞冬
  • 1篇文杰
  • 1篇田凤艳
  • 1篇张军弼
  • 1篇李云峰
  • 1篇刘小青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干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疗法干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住院的6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且辨证为气滞血瘀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纳子法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则加用传统穴位贴敷,干预14 d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试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无失访。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积分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估量表(VA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张贺张贺杜艳君杜艳君郑妍
关键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子午流注穴位贴敷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204例CHD患者为CHD组,其中中青年(36~<60岁)87例,老年(60~88岁)117例;同时选择在该院健康体检者122例为对照组,其中中青年(39~<60岁)52例,老年(60~83岁)70例。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Hcy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脂蛋白(a)[Lp(a)]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老年Hcy水平显著高于中青年,且CHD组不同年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的Hcy、TG、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po A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TC、HDL-C、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与年龄有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其与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CHD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胡晓美王菲
关键词: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
一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贴和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外用贴敷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川芎40~60份,桂枝40~60份,薤白40~60份,冰片1...
徐浩胡晓美郗瑞席
血清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胡晓美高文
“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评价"冬病夏治"三伏贴预防冠心病患者冬季心绞痛发作、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分析贴敷有效证型及影响发生冬季再住院事件的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230例,根据患者意愿是否进行贴敷分为贴敷组(116例)和对照组(114例)。半年后随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贴敷组冬季心绞痛发作、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阳虚寒凝证患者的贴敷疗效优于非阳虚寒凝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伏贴是发生冬季因心绞痛再住院事件的保护因素[P<0.01,RR=0.029,95%CI(0.003,0.312)]。结论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冬季发作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于美丽胡晓美徐浩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冬病夏治三伏贴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8例冠心病患者与129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其血清Hcy与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Hcy与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1);血清Hcy与CysC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分别为92.2%与97.7%)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2%与96.1%),而灵敏度(分别为38.1%与33.9%)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9%与46.7%)不高,联合并联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至51.8%;血清Hcy水平与CysC水平正相关(r=0.363,P<0.01)。结论Hcy、CysC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胡晓美高文
关键词: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线粒体DNA 5178C/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5178C/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2型糖尿组(220例)及正常对照组(126例)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5178C基因型与5178A基因型的T2DM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2DM患者中5178C基因型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频率要高于5178A基因型(P<0.05)。结论线粒体DNA5178C/A多态性可能与T2DM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负相关。
胡晓美吕建新
关键词:2型糖尿病线粒体DNA多态性
“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满意度调查及疗效自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满意度调查与自评疗效分析,从患者角度验证三伏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4年8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行三伏贴的冠心病患者116例,半年后随访分析患者对贴敷疗效的评价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73例(66.4%)患者对三伏贴疗法满意,67例(60.9%)患者认为贴敷后冬季心绞痛发作有减少,68.1%患者认为三伏贴对冬季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具有改善作用。结论多数患者认为三伏贴对防治冬季心绞痛发作有改善作用,满意度较高。
胡晓美于美丽徐浩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三伏贴满意度
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出院后高血压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出院后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6例出院后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方案结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仅于出院当日给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结果]干预组病人于出院后8周、12周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可提升出院后高血压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
郑妍庞冬高铸烨王安璐胡晓美刘小青刘焕萍黄晓兰文杰徐浩
关键词:高血压
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结节性痒疹患者98例,随机分2组,治疗组48例,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液氮冷冻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所有病例8周后比较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91%,对照组总有效率4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5例和27例不良反应事件。随访半年后发现,治疗组8例痊愈者中有2例复发,对照组5例痊愈者中有3例复发。结论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张军弼刘青云李云峰宋艳丽田凤艳王晶晶佘远遥姚春海迟慧彦崔晗陈少君胡晓美
关键词:火针结节性痒疹针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