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手机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5
- 2011年
- 通过对新兴媒体的典型代表——手机媒体的三大传播特征:时空的重构;人际关系的变化;消解传统媒介中心地位的分析,论述了了手机媒体在信息获取、过程参与和使用体验上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能性。从理论上看,手机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方向存在统一和背离两种可能性,揭示了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二重性特质,并进一步分析了实践中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二重性影响的具体表现,既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也导致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心理危机;既提高了教育对象主动参与程度,增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也增加了各种非主流文化、消极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可能性,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研究课题。
- 胡华强
-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去中心化
- 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的反思
- 2010年
- 本文从生态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的产生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因子的破损和断裂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出现在横向结构上的的紊乱、在纵向功能演化异常和作用发挥低效而导致的状态,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两种途径:功能转型和结构转型。
- 胡华强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
- 试析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体的三大传播特征:重构时空,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提升受众主体地位。从理论上分析了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双重影响,列举了实践中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具体表现。
- 胡华强
-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基于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转型的视角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化校园是校园文化更高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成熟状态,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型是一个理性追求、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想在新的文化校园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握文化校园的本质内涵,突破狭隘、表面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束缚。本文在阐述文化校园理念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理念呈现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探究了在文化校园理念下如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
- 胡华强袁媛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校园校园文化
- 全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机引导机制的构建被引量:1
- 2016年
-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各类新型媒介形式占据了时代主流,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手机媒体是人们平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各高校要加快高校思政教育手机引导机制的构建,从教学观念、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媒介素质等几方面出发,为高校思政教育效能的提升开辟思路,从根本上来提升教学实效。
- 胡华强
- 关键词:全媒体语境高校思政教育
-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被引量:3
- 2010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法是在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尝试。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提出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学生主体原则、课堂延伸原则及实践原则,总结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 胡华强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