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华法林预防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临床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瓣膜病伴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为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 197例分为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2 5~ 3 5(中等强度 ,76例 )和INR1 8~ 2 4(低等强度 ,12 1例 )两组 ,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低等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 0 55% ,中等强度组为 0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中 96%的不良反应为出血 ,低等强度组出血不良反应的年发生率为 7% ,中等强度组为 1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两组中无一例为严重出血。其他不良反应为皮疹及消化道症状。结论 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 8~ 3 5能明显降低瓣膜病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其安全性好。INR1 8~ 2 4时有一定的血栓栓塞危险 ,INR2 5~ 3
- 吴平彬肖德明蔡文阳林建华林婵兰胡义民
-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济负担调查及规范化治疗对经济负担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费用开支进行调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费用开支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患者各项支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基础疾病、伴随疾病及门诊次数对经济负担的影响。结果发放调查表151份,发回后经审核有效表格135份。心力衰竭基础病因冠心病55例,风湿性心脏病51例,扩张型心肌病20例,退行性瓣膜病9例。伴随疾病:高血压45例,糖尿病36例,心房颤动3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21例。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为9800元/年,间接经济负担为2500元/年,人均经济负担为12300元/年。结论基础疾病、伴随疾病及门诊次数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基础疾病、伴随疾病这两个因素对经济负担的影响带有被动性,而门诊次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在不减少疗效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减少门诊次数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肖德明林婵兰张树英蔡文阳吴平彬
- 关键词:心力衰竭经济学
- 血液透析间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间期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原因和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间期发生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都有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出现急性肺水肿13例,心电图提示ST段下降、T波倒置78例,左心室扩大31例,发生高血压95例,比上次超滤脱水后的体重(或干体重)增加超过3 kg 71例,血清肌酐950~1 200 μmol/L 69例,超过1 200 μmol/L 43例;经过紧急血液透析,结合强心、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本组病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认识尿毒症血液透析间期急性左心衰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利于及早对其诊断;采取紧急血液透析和超滤脱水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应该注意单纯超虑脱水的时间和数量;充分透析和透析间期控制体重、血压稳定是预防急性左心衰的重要措施。
- 肖德明刘奕深丁游元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功能衰竭尿毒症
- 亚急性期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治疗预后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1例,于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访4~6年,观察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增大较对照组减轻,LVEF与对照组比,介入治疗组LVEF无明显下降或有所提高,心功能(NYHA)分级介入治疗组无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进行PCI治疗能够减轻左室重构,防止及减少左室腔扩大、LVEF下降,减少心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 蔡文阳吴平彬肖德明
- 关键词:心肌梗塞预后
- 辛伐他汀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观察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2001-12~2003-12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59例),对照组(55例).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2个月后复查血脂常规、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所有患者的住院次数、总日数、病死率.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治疗组和对照组比,住院次数和总日数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 蔡文阳吴平彬林育群肖德明林建华陈海庆
- 关键词:辛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目的观
- 动脉鞘管心包穿刺置管引流
- 蔡文阳肖德明陈文韩林育群林婵兰
-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心包积液的治疗,并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其技术主要是把动脉鞘管直接应用于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取代猪尾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外科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导管不易堵塞,避免反复穿刺,是治疗心包积液中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包积液治疗外科手术
- 右室肥厚型心肌病误诊1例
- 2003年
- 肖德明蔡文阳吴平彬李克
- 关键词:心肌病误诊
- 应用动脉鞘管心包引流40例体会
- 2005年
-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心包引流方法。方法 1995 - 0 1~ 2 0 0 4 - 0 1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应用动脉鞘管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 4 0例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 ,连接负压引流袋 ,断续吸引 ,至没有引流液 ,观察 1~ 2d ,拔除引流管。结果 4 0例心包积液患者都得到有效引流 ,临床有效率 10 0 % ,没有观察到与动脉鞘管置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应用动脉鞘管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常规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
- 蔡文阳肖德明陈海庆吴平彬林建华
- 关键词:动脉鞘管心包引流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发症
- 抗抑郁治疗对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抗心律失常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43例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基础上 ,给予心理治疗并口服氟西汀 2 0mg/d ,共 16周 ;对照组只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对照组中 60 %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另 40 %治疗结束后半年内需间断治疗。而观察组只有2 3 %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大部分可长期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 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提高心律失常伴抑郁者的抗心律失常效果 。
- 吴平彬肖德明林建华蔡文阳
- 关键词:抗抑郁心律失常抑郁
- 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研究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心房颤动患者2 92例按心功能分为心衰组(心功能Ⅱ~Ⅳ级,169例)和对照组(心功能Ⅰ组,12 3例)。再按抗凝强度分为中等强度亚组(INR 2 5~3 5 ,心衰组81例,对照组64例)和低等强度亚组(INR 1 8~2 4,心衰组88例,对照组5 9例)。常规抗凝治疗,观察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低等强度抗凝亚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0 61% ,中等强度抗凝亚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0。心衰组中,中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2 0 % ,低等强度抗凝亚组年发生率为8% ,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5 ) ;对照组中,中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13 % ,低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6% ,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心衰组中等抗凝亚组与对照组中等抗凝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5 )。结论 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起始剂量宜小,INR控制在1 8~2 4为宜,当出现心力衰竭加重时,应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以保证抗凝效果,防止出血并发症发生。
- 蔡文阳吴平彬林建华肖德明陈海庆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充血性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