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伟民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了解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对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47例及雷尼替丁对照组45例,并对照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分别为6.38%、8.51%、2.13%、0,对照组分别为22.22%,37.78%、17.78%、11.1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更能减少慢阻肺、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病死率。
- 林学壬肖伟民李伟明刘林胡杨真
-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对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阻肺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并发呼吸衰竭患者 77例 ,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 39例及法莫替丁对照组 38例 ,对照两组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分别为 5 .13%、7.6 9%、2 .5 6 %、0 % ,对照组分别为 2 3.6 8%、34.2 1%、2 1.0 5 %、13.16 % ,差异均显著 (P <0 .0 5 )。结论 :奥美拉唑更能减少慢阻肺、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
- 林学壬肖伟民李伟明刘林胡杨真
- 关键词: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呼吸衰竭并发症应激性溃疡
- 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05年
- 曾峰肖伟民
- 6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X线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00年
- 曾峰肖伟民
-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X线
- 中央型肺癌的X线与病理——附37例分析
- 1995年
-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院1993年2月~1995年6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定位、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7例中央型肺癌X线征,以冀提高对肺癌X线诊断认识。
- 肖伟民潘桂常夏迪凡
- 关键词:肺癌病理X线纤维支气管镜
- 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
- 1994年
- 作者自1990年开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采用经纤支镜气管肺泡灌洗加局部滴药治疗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本文25例病人均为不宜手术治疗的、双侧两个肺叶以上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人根据病史、症状、X线胸片、支气管碘造影或胸部CT检查证实诊断),按随机方法将25例病人分为二组:灌洗组和对照组。灌洗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5.2岁。对照组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6.6岁。两组病人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均为咳嗽多,脓痰不断,间有咯血,不规则低热。
- 何绍裘肖伟民夏迪凡方展华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泡灌洗内科综合治疗经纤支镜支气管内滴药
- 某市8年间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变迁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分析清远地区1997年7月至2004年12月间门诊住院病人各种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微生物分析系统MicroScan AutoScan-4进行鉴定,并用仪器专家系统判断可疑ESBLs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1)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大肠埃希菌749株,占22.3%;2000年及2004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2)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呋肟、头孢噻吩等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年来哌拉西林/f也唑巴坦。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稳定在10%以下,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则稳定在20%以下;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吩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3)本组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44.1%(171/388),对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呈多重耐药,耐药率42.6%~95.6%,显著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1);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较低耐药性。结论:本地区医院内大肠埃希菌感染较严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指征,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合理用药并检测相应的产ESBLs情况。
- 李冬秀袁春雷李介华肖伟民钟国权肖正儒邱文影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运动 -组胺激发试验 (EHIA)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例健康者、118例支气管哮喘、2 2例过敏性鼻炎、2 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运动 -组胺激发试验 ,并与单纯运动激发试验及组胺激发试验进行比较。结果 :运动 -组胺激发试验对哮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达 97.4 % ,特异性 10 0 % ,且EHIA阳性所吸入的组胺量也反映了哮喘患者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结论 :运动 -组胺激发试验对提高早期或非典型支气管哮喘的确诊具有应用价值。
- 肖伟民乔巨峰温伟宜朱然新曾峰
- 关键词:哮喘呼吸功能试验支气管哮喘
- 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和研究癌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6例未经治疗的癌症患者、286例非肿瘤患者、3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胆固醇水平测定,另外对128例低蛋白血症的癌症患者在纠正低蛋白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癌症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肿瘤组(P<0.01),非肿瘤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白蛋白肿瘤患者在蛋白纠正治疗后,胆固醇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水平。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癌细胞复制呈加速与失控状态,为了满足癌细胞合成细胞膜的需要,导致LDL代谢增加,使细胞大量从血液LDL颗粒内摄取胆固醇,致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水平与癌症之间呈负相关。癌症患者在纠正蛋白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胆固醇血症并非为内源性致癌因素。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测定,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一项辅助指标。
- 曾峰肖伟民
- MMP 2、MMP 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MMP2、MMP 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链菌素生物索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83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其交界区组织和24例正常肺组织中MMP 2、MMP9的表达,分析二者在肿瘤组织中的过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MP2、MMP9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在癌旁交界区组织也有表达,肿瘤组织的过表达率显著高于交界区(p<0.005), 在正常组织中无过表达;二者的过表达与肿瘤类型、病理分级、性别、年龄、吸烟史无明显关系;MMP 2在肿瘤组织的过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MMP 2、MMP 9都参与了NSCLC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MMP2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田东波胡国洪肖伟民曾峰潘桂常夏明凯
- 关键词: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