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索琳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血
  • 5篇通络
  • 5篇脑缺血
  • 5篇解毒
  • 4篇解毒通络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3篇神经元
  • 3篇神经元损伤
  • 3篇通络方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内皮
  • 3篇微血管内皮细...
  • 3篇细胞
  • 3篇脑微血管
  • 3篇脑微血管内皮...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解毒通络方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作者

  • 9篇索琳
  • 5篇李澎涛
  • 3篇李卫红
  • 3篇王冰
  • 3篇侯金才
  • 3篇胡京红
  • 3篇杜欢
  • 3篇青雪梅
  • 3篇陆林
  • 2篇王昀
  • 1篇刘新民
  • 1篇赵励彦
  • 1篇杨甫德
  • 1篇孙丽丽
  • 1篇时杰
  • 1篇张艳
  • 1篇孙洪强
  • 1篇王帆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第六次国际络...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酒依赖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中国酒产量大幅度增长,酒的消费量也不断攀升[1-2];在饮酒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形成了酒依赖。酒依赖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公共卫生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家庭冲突问题和个人健康问题等也越来越严重。据估计,截止2005年我国酒依赖人数占15岁以上总人口的3%。
王帆孙洪强杨甫德索琳陆林
关键词:酒依赖分子遗传学公共卫生问题社会问题
不同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抗缺血及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
青雪梅李澎涛胡京红李卫红侯金才杜欢王冰索琳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解毒通络神经元
文献传递
通过对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进行反复经颅磁刺激引发γ震荡活动增强
2010年
1研究背景 人们对高级认知任务下γ震荡的活性非常感兴趣。γ震荡的产生与调节是由于抑制了以GABA作为神经递质的中间神经网络。最近的研究显示,γ震荡是参与工作记忆的主要神经生理学机制,γ频率范围内的神经元震荡与认知相关。在较高的认知需求下,工作记忆可以使γ震荡增强,特别是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工作记忆是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储存,由于在每天的认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记忆被认为是前额叶执行功能的基础。此外,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证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一直参与调节工作记忆过程。
李鹏翻索琳陆林Barr MSFarzan FRusjan PM
关键词:前额叶皮层经颅磁刺激记忆过程
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海马与皮质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大鼠恢复期海马与皮质中单胺类递质和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实验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中医院药理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15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结合低血压状态制作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5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及解毒通络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0只。每组又分为造模后4,8周2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5只。各剂量治疗组每天按不同剂量灌服解毒通络口服液(由栀子、丹参、黄芪、天麻等组成),低、中、高剂量分别相当于生药1.85,3.7,7.4g/kg,配置成给药体积为5mL/kg的溶液;模型组、正常组同时灌胃相应体积的洁净水。以改进的柱前、柱后双酶柱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与皮质的乙酰胆碱含量;以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与皮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1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缺血后4周模型组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797.29±60.04),(528.90±149.13)μg/L,P<0.01]、乙酰胆碱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19.72±10.09),(39.73±22.31)μg/L,P<0.01],皮质去甲肾上腺素、高香草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分别为(52.81±21.71),(258.65±125.82)μg/L,P<0.01;(5.22±3.19),(9.02±2.27)μg/L,P<0.05],海马与皮质多巴胺、5-羟色胺及其他代谢物及皮质乙酰胆碱水平均无明显变化。②脑缺血后8周模型组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346.88±125.98),(110.76±18.56)μg/L,P<0.05;(7.16±3.52),(3.78±0.44)μg/L,P<0.01],5-羟色胺、乙酰胆碱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79.38±26.47),(127.64±23.03)μg/L,P<0.01;(14.75±5.21),(22.59±6.58)μg/L,P<0.05],皮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显著降低[分别为(57.67±18.30),(133.43�
索琳丛伟红王昀李澎涛
关键词:脑缺血乙酰胆碱生物胺神经递质类
脑缺血神经行为损害的神经递质机制与解毒通络复方的康复效应研究
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组成。 文献综述包括中枢神经递质与脑缺血损伤时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和中医药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作用的基础研究两个部分。 实验研究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
索琳
关键词:脑缺血单胺类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解毒通络方
文献传递
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实验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神经药理试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硝普钠降压法复制SD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kg,3.7g/kg和7.4g/kg组,每组各20只。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kg,3.7g/kg和7.4g/kg组分别灌胃给予0.084g/mL的脑心通胶囊混悬液、1.85g/kg,3.7g/kg和7.4g/kg的解毒通络方(由栀子、黄芪、丹参等组成)稀释液5.0mL/kg。正常组与模型组同样按照5.0mL/kg的体积每日用纯净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通过变换平台位置对大鼠空间定向能力(探索阶段)及再学习能力(再学习阶段)进行评价,比较潜伏期和平均速度。结果:进入结果分析6组大鼠共92只。①在探索阶段,模型组的潜伏期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降低(P<0.01),解毒通络方1.85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提高(P<0.05)。②在再学习阶段,模型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则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模型组平均速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同时解毒通络方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3.7g/kg,7.4g/kg组的疗效比较明显,在大鼠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的缩短和平均速度的提高上都表现出显著的药物治疗作用;而1.85g/kg组的疗效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平均速度上。提示解毒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探索与定向能力,提高其学
王昀索琳刘新民李澎涛
关键词:解毒通络记忆障碍再学习
不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抗缺血及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比较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microvascular...
青雪梅李澎涛胡京红李卫红侯金才杜欢王冰索琳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损伤脑缺血
文献传递
再巩固机制参与情感相关记忆的维持
赵励彦时杰孙丽丽索琳张艳陆林
关键词:情感记忆
不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抗缺血及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调控神经元功能的机制。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TLJNI)作用于正常、缺血和缺血再灌三种培养状态的大鼠CMECs,分别收集有药物干预及无干预的三对无血清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并测定其LDH值。同步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亦分为正常、缺血、缺血再灌三组,用低(10%)、中(50%)、高(100%)三种浓度的各类CMECs-CM分别作用上述三种培养状态的神经元,测定其LDH漏出率。结果:比较TLJNI干预后的CMECs-CM与无干预的CMECs-CM中LDH漏出值,CMECs缺血组与缺血再灌组经药物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1)。对于缺血神经元,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Is-CM)高浓度(100%)和TLJNI干预后的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with drug treatment,IsT-CM)高浓度(100%)作用后表现为增加LDH漏出率(P<0.01),而低浓度10%的IsT-CM则降低LDH漏出率(P<0.05);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能降低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均以10%或50%的CM降低损伤为佳,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normal CMECs,N-CM)及缺血再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reperfusional CMECs,Rp-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正常神经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增加了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N-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LJNI能够防御CMECs缺血及缺血再灌的损伤,�
青雪梅李澎涛胡京红李卫红侯金才杜欢王冰索琳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脑缺血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