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剑剑
-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星形细胞瘤IL-13Rα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IL-13Rα2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星形细胞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IL-13Rα2、PCNA在40例星形细胞瘤表达的积分光密度...
- 郑伟明章剑剑李剑敏王群姬苏志鹏鲁祥和叶盛
- 文献传递
- 脑肿瘤卒中误诊为脑出血17例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肿瘤卒中误诊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7例初诊时误诊为脑出血的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2~70岁,平均(48.3±11.8)岁;男性12例,女性5例;以急性起病为表现的14例,亚急性起病为表现的3例;头部CT平扫呈均匀高密度灶2例,不规则混杂密度灶15例;接受急诊开颅行血肿及肿瘤切除术者14例,早期保守治疗后再行限期手术者3例;术后13例好转出院,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效果欠佳自动出院。结论脑肿瘤卒中多以急性起病为表现,初诊时易误诊为脑出血,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及询问既往病史可降低误诊率,急诊开颅手术近期效果尚可。
- 刘军陈汉平翁睿光章剑剑叶晖
- 关键词:脑肿瘤卒中脑出血误诊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急诊收治的116例DTIH患者和123例非DTIH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分组进行对比。结果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13.35±6.72)×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12.78±6.43)×10^9/L,明显高于首次及多次头颅CT检查均未见颅内血肿患者[白细胞计数(9.72±3.09)×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7.64±2.9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首次头颅CT检查即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和非DTI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一项客观指标协助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的早期诊断。
- 章剑剑陈汉平翁睿光刘军叶晖祝源
- 关键词:颅内出血创伤性白细胞
- 成人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报告了自1997年1月-2005年5月共显微手术治疗成人颅咽管瘤20例,效果良好。颅咽管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鞍上区并常累及下丘脑,主要见于小儿,占小儿颅内肿瘤的5%,发生于成人者相对较少,占成人颅内肿...
- 郑伟明瞿宣兴鲁祥和张宇叶盛章剑剑
- 文献传递
- 中重型脑出血患者术后常规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从多方面分析中重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常规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69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常规行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同期93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血压波动、再出血发生率及患者ADL分级3个方面分析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未采用降压药物治疗但血压波动范围小,对照组总体血压波动相对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P<0.01);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7%)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9,P<0.05);ADL2~4级的患者在本研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研究组恢复相对良好的患者(ADL1~3级)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常规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章剑剑陈汉平翁睿光刘军叶晖
-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波动再出血
- 恶性胶质瘤中IL-13Rα2和PCNA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人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IL-13Rα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强度,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2006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43例恶性胶质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IL-13Rα2和PCNA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分析它们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43例恶性胶质瘤标本有40例(93%)IL-13Rα2阳性表达和36例(84%)PCNA阳性表达;(2)IL-13Rα2和PCNA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在WHOⅢ级与Ⅳ级间两者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2);在生存时间≤6个月与>6个月患者间IL-13Rα2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3)IL-13Rα2和PCNA的表达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653,P=0.000)。结论:人恶性胶质瘤组织中IL-13Rα2和PCNA均高表达,前者表达强度与肿瘤恶性分级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恶性胶质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章剑剑陈汉平彭翔翁睿光刘军叶晖祝源郑伟明李剑敏
-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 钢钉枪致颅脑损伤1例报告
- 2009年
- 和平时期枪伤并不多见,而钢钉枪伤更少见。钢钉枪伤导致的脑穿通伤是一组很有特点的疾病。这类病例有增多的趋势,其原因在于钢钉枪的威力越来越大,
- 祝源陈汉平翁睿光章剑剑
-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治疗
- 迟发性颅内血肿致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被引量:3
- 2013年
- 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复查再发现的血肿,或手术、尸检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血肿。而迟发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常见原因,处理起来很棘手。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间2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导致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叶晖陈汉平翁睿光刘军章剑剑
- 关键词:迟发性颅内血肿术中脑膨出颅脑损伤头颅CT检查迟发颅内血肿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陈汉平翁睿光刘军章剑剑叶晖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分析脑出血手术手术方式多发病
- IL-13Rα2 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α2受体(IL-13Rα2)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在20例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IL-13Rα2表达水平。结果:在5例正常脑组织中缺乏IL-13Rα2 mRNA的表达,而20例胶质瘤有13例存在IL-13Rα2的表达(阳性率为6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之间IL-13Rα2 mRNA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IL-13Rα2 mRNA表达的A值差异极为显著(P<0.05)。结论:IL-13Rα2在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且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表达较强;IL-13Rα2可能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章剑剑郑伟明苏志鹏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神经胶质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