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伏生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深度手烧伤
- 目的观察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深度手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多处深度手烧伤患者,3例采用旋髂浅动脉皮瓣联合腹壁浅动脉皮瓣双叶皮瓣修复创面,5例采用旋髂浅动脉双叶皮瓣修复,观察皮瓣
- 吴抽浪章伏生郑金满潘君太
- 关键词:深度手烧伤双叶皮瓣下腹部
- 文献传递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ansglutaminase,tTG)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来自整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tTG的底物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增生性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TG的含量,免疫印迹检测增生性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TG的含量,SDS电泳DNSC荧光显色测定tTG的活力。结果:(1)免疫荧光显示,增生性瘢痕皮肤tTG的底物FN的含量较正常皮肤显著增高(P<0.01);(2)免疫组化显示,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tTG含量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多(P<0.01);(3)免疫印迹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tTG含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多(P<0.01);(4)增生性瘢痕组织tTG活性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与底物(胶原、FN)增加、tTG含量增多、活性增强、交联过度有关。
- 章伏生陆树良
- 关键词:瘢痕纤维连接蛋白
- 烧伤患者共病情绪障碍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调查急性烧伤后的情绪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知情同意后的受试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26例受试者参加评定,53.8%的受试者表现为重症抑郁症状,11.5%表现为重度焦虑症状。HAMA总分与躯干部位烧伤、烧伤面积、HAMD总分等正相关(P<0.05),阻滞因子分与烧伤面积正相关(P<0.05),绝望感与头颈部烧伤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烧伤后常患共病抑郁焦虑情绪。
- 章伏生秦虹云
- 关键词:烧伤抑郁焦虑
- 保留间生态组织削切痂植皮治疗深度手烧伤16例
- 手为人类外露器官,易被烧伤。如何有效治疗深度手烧伤一直是烧伤外科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我科自2004年7月以来,对16例25只深度(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手进行保留间生态组织削切痂植皮,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手烧伤患者16例,...
- 吴抽浪章伏生仇灵江潘君泰廖米容叶礼岳王史辉
- 关键词:深度手烧伤异体真皮切痂植皮
- 文献传递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2、MMP9及其抑制物(TIMPs)TIMP-1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取3—6个月、6—12个月皮肤增生性瘢痕,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 ELISA 方法测定其 MMP2、M...
- 章伏生
- 文献传递
- 对偶“风筝”皮瓣在面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偶"风筝"皮瓣在面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美学效果。方法对15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对偶"风筝"皮瓣修复,其中良性病变9例,恶性肿瘤6例。皮瓣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缺损的横径,两个对偶皮瓣的总长度为缺损的2~3倍。将两个皮瓣相向创面推进修复创面,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同或相近,瘢痕不明显。结论对偶"风筝"皮瓣能有效修复面部中等面积创面。
- 朱莉莉林威钢章伏生林玲孙科家
- 关键词:对偶面部
- 瘢痕形成机理的研究—肌成纤维细胞的诱导及其信号传导
- 一、研究背景
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一SMA)的肌成纤维细胞是创伤愈合和过度纤维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了解肌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1ular ...
- 章伏生
- 关键词:肌成纤维细胞纤维连结蛋白整合素转谷氨酰胺酶
- 文献传递
- 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早期内脏组织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机理的探讨
- 韩之勋徐庆连章伏生陈新寿蔡晨韩焱福郑红张志唐世木
- 该项研究系将动物(豚鼠)烫伤(30%,三度)后立即腹腔注射中药川芎嗪,观察内脏组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病理性损害程度。结果发现,用川芎嗪后,各脏器组织细胞病理性损害比单纯复苏组明显减轻,且内源性缩血管物质(ET,IL-...
- 关键词:
- 关键词:烫伤川芎嗪腹腔注射动物实验
- 腹部袋状皮瓣联合脐旁管状皮瓣修复全手指深度烧伤一例
- 2010年
- 患者男,22岁,昏迷后火焰烧伤右手约30min,伤后4h入院。查体:各手指创面为环形焦痂,尤以中远指节为甚,指端血供差。诊断:手部烧伤总面积2%TBSA,浅Ⅱ~Ⅲ度。人院后立即行患指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第2天行切痂术,术中见患指背侧创面大部分深达骨膜、部分达骨质,掌侧创面达骨膜,患指血管均栓塞,远节骨膜干枯,腕部创面部分达真皮层。
- 吴抽浪周丽春章伏生沈春莲
- 关键词:手指深度烧伤皮瓣修复管状手指创面火焰烧伤TBSA
- 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被引量:65
- 2007年
-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扮演着“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对瘢痕形成而言,其变化及相互调控等诸多环节可能属于后续的“连锁”或“瀑布”效应,是一种修复的“中间过程”,而非导致瘢痕超常增生的始动因素和根本原因。
- 陆树良青春刘英开王西樵向军毛志刚章伏生金曙雯董叫云花兰女
- 关键词:瘢痕细胞外基质修复细胞真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