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正坤

作品数:40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降水
  • 8篇EOF
  • 7篇同化
  • 7篇气候
  • 7篇亮温
  • 5篇订正
  • 5篇云检测
  • 5篇正交函数
  • 5篇资料同化
  • 5篇卫星
  • 4篇地面温度
  • 4篇自动站
  • 4篇卫星资料
  • 4篇经验正交函数
  • 4篇经验正交函数...
  • 4篇极轨卫星
  • 3篇条纹
  • 3篇气候预测
  • 3篇气象
  • 3篇气象站

机构

  • 39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中国气象局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江苏省气象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马里兰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州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40篇秦正坤
  • 5篇孙照渤
  • 5篇林朝晖
  • 4篇王金成
  • 4篇李昕
  • 3篇邹晓蕾
  • 3篇陈红
  • 2篇黄瑜
  • 1篇张文君
  • 1篇杨传国
  • 1篇张贺
  • 1篇曾刚
  • 1篇周广庆
  • 1篇王林
  • 1篇赵虹
  • 1篇马原
  • 1篇刘寅
  • 1篇张冰
  • 1篇刘鹏
  • 1篇董慧杰

传媒

  • 4篇大气科学
  • 4篇高原气象
  • 4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遥感学报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Y-3C微波成像仪电视信号干扰识别和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由于卫星微波成像仪频率的非保护性,微波成像仪资料受到相近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影响,主要干扰源于洋面反射的静止电视卫星信号。为提高微波成像仪资料的准确性,尤其是洋面资料的可用性,对电视卫星信号干扰的检测和特征分析尤为重要。中国风云3号C星(FY-3C)上搭载了微波成像仪。本文使用标准化主成分分析法来识别FY-3C微波成像仪的电视卫星干扰信号,并分析电视卫星信号干扰的主要空间特征。研究表明,FY-3C微波成像仪中心频率为10.65 GHz和18.7 GHz的4个低频通道受到卫星信号干扰。10.65 GHz通道在欧洲海域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西部希腊沿岸地区受到电视卫星信号干扰,并且干扰信号位置和强度与FY-3C卫星和欧洲静止电视卫星相对空间位置有关;18.7 GHz通道主要受到美国电视卫星的干扰,在北美东、西沿岸海域都存在干扰信号。FY-3C微波成像仪在中国海域不受电信号干扰影响,主要因为中国静止电视卫星频率与微波成像仪各通道频率不一样。
周泽华邹晓蕾秦正坤
关键词:微波成像仪电视信号干扰
EOF QC在地面观测资料变分同化中的个例研究与应用
同化地面观测资料能够获得丰富的地面大气信息,这对于大气边界层的准确模拟尤为重要。由于地面观测资料同化一直受到地面观测资料质量较差的影响,因此,地面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地面资料同化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分析基于经验正...
赵虹秦正坤王金成刘寅
关键词:资料同化降水
一种基于EOF的自动站温度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OF的自动站温度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常规质量控制:温度界限值检验、温度连续性检验、双权重标准差检验;对于常规质量控制确定为错误的资料将再次进行时间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将插值后的观测值作为后续的质量...
邵宇行秦正坤
文献传递
一种AMSU-A资料陆地云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AMSU-A资料陆地云检测方法,通过融合云指数<I>A</I><Sub><I>index</I></Sub>和<I>M</I><Sub><I>index</I></Sub>,可以剔除绝大部分AMSU‑A在陆...
吴志文秦正坤
文献传递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诊断和消除风云三号B星微波湿度计观测数据中的噪音被引量:6
2013年
风云三号A星和B星上的微波湿度计(MWHS)在183GHz附近有3个水汽探测通道(通道3~5)。搭载在MetOp和NOAA卫星上的微波湿度计(MHS)在相同频率上也有3个水汽探测通道。MWHS和MHS都是跨轨扫描仪器。通过对比MWHS观测亮温和用辐射传输模式模拟得到的亮温,发现在这3个通道的观测中都存在着沿轨道方向、随扫描角变化的直线形噪音。即使对足够长时间里的大量资料进行平均分析,该噪音也没有消除,说明噪音并不是由大气或地表的自然变化引起的。通道3~5噪音的大小分别是0.3,0.2和0.2K。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MWHS一个月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MWHS的直线形噪音主要存在于第一模态中,MWHS的直线形噪音叠加在该模态所主要描述的观测亮温随扫描角变化特征,即跨轨仪器的主要特性。对于这3个水汽探测通道,第一主成分解释了超过99.91%的总方差。将第一主成分进行5点平滑再对原观测数据重构可以有效地去除MWHS资料中的噪音。重构后的资料随扫描角的变化变得比较平滑,与MHS偏差随扫描角的变化特征一致。
邹晓蕾马原秦正坤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方法
SSM/I极地亮温资料中的4个月振荡现象
2016年
SSM/I仪器采用圆锥扫描方式,避免了AMSU-A等跨轨迹横扫仪器观测资料中存在的临边效应,其观测资料更加适用于空间特征分析。因此,利用1998年—2008年SSM/I仪器极地观测亮温资料,经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验证了南、北极地区的4个月振荡(后简称FMO)现象,揭示了南、北极地区FMO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SSM/I 19V/H,37V/H通道在南、北极的亮温观测中有显著的FMO现象,北极亮温值FMO峰值出现在3月、7月和11月上旬,南极FMO峰值出现在4月、8月和12月中旬;(2)北极的FMO增强年为1999年、2002年和2006年;南极为1998年、2001年、2005年和2008年;(3)从12月到次年5月,当海冰面积基本不变时,亮温值随表面温度变化而变化;6到10月,表面温度基本不变时,亮温值随海冰面积变化而变化。当海冰FMO和表面温度FMO均位于相对较大值时,亮温的FMO达到峰值;当海冰FMO和温度FMO都相对较小时,则亮温的FMO到达谷值,其中海冰的影响较大;(4)北极大部分地区呈现同位相的FMO现象;南极不同区域间有显著差异:威德尔海(Weddell Sea,20°W—60°W,60°S—75°S)与拉扎列夫海域(Lazarev sea,20°W—30°E,60°S—70°S)FMO位相相反;90°W到180°W的绕极海域内60°S到70°S纬度带与70°S到80°S纬度带的FMO位相相反。综上,SSM/I对极地的观测亮温中有显著的FMO现象,其振荡强度存在年际变化。地表亮温的FMO主要受到表面温度变化和海冰凝结融化过程的共同作用。在空间特征上,北极大部分地区呈现同位相的FMO现象;南极不同区域间有显著差异。
董慧杰秦正坤
一个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夏季气候预测潜力的评估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海气耦合模式SINTEX-F(Scale Interaction Experiment-Frontier Re-search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coupled GCM)的多年回报结果,评估了该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区域,尤其是中国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潜力。与观测实况的比较结果表明:SINTEX-F模式对夏季降水、500 hPa高度场和地表气温都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但是相比而言降水与高度场的回报技巧要高于地表气温;而且耦合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也有较好的预测潜力,对500 hPa高度场效果较好;对降水异常的年际变化也有一定的预测潜力,尤其是我国中部地区效果较好,但是模式预测的降水异常的幅值较观测相对偏弱;此外对我国西部的极端气候也有一定的预测潜力。
秦正坤孙照渤林朝晖陈红罗京佳
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
高时空分辨率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自主质量控制研究
2024年
中国地面自动站观测系统的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已建成六万多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点。严格的质量控制是自动站资料有效应用的前提条件,然而如何分辨高分辨率自动站资料中的局地小尺度天气信息和错误资料导致的局地变化特征一直是自动站质量控制的难点。本研究在分析地面温度空间尺度特征和误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仅依赖观测资料的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地面温度观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利用2022年1月和5月的地面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试验,并对比了质量控制前后自动站观测资料和CRA40(CMA's global atmospheric Re-Analysis)资料中的地面气温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建立的观测资料自主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错误观测资料,很好地避免了背景场误差、陡峭地形和局部天气变化对质量控制的影响,质量控制后的自动站温度与CRA40资料的地面温度差异明显减小,空间相关性也有明显提高,证明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剔除错误资料并提高自动站资料的空间连续性。
商漪懿张冰秦正坤李昕
关键词:地面温度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太平洋上云水路径反演产品及其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2年
基于极轨卫星NOAA-15上的微波温度计AMSU-A(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多年亮温观测资料,建立了全球海洋上的云液态水路径反演产品,并通过对比ERA5和FNL/NCEP再分析资料的云水路径产品,分析了反演产品对云液态水路径气候变化特征的再现能力,进一步通过线性回归和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别分析了太平洋地区大气云水路径的线性和非线性气候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云水路径反演资料可以很好的再现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应的气候变化趋势,云水路径气候趋势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带特征,增多和减小趋势随纬度带间隔出现,而且在北半球东太平洋地区,云水路径气候趋势的纬度带特征有向北迁移的现象。相比而言,反演产品的气候趋势与ERA5再分析资料有更好的相似性,而FNL资料对趋势的纬度带特征,尤其是纬度带特征的北移现象未能很好的再现,只是表现为赤道地区水汽减少,而两侧云水路径显著增加的特征。
钱小立秦正坤张文君
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
一种基于EOF的自动站温度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OF的自动站温度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常规质量控制:温度界限值检验、温度连续性检验、双权重标准差检验;对于常规质量控制确定为错误的资料将再次进行时间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将插值后的观测值作为后续的质量...
邵宇行秦正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