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慧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研究附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与血脂异常、肥胖的关系。方法 :设立临床确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 ,确诊高血压病而无糖尿病人为对照组 ,对这些病人的心电图、头颅CT、尿液化验、眼底检查、体重、血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者占 81 5 % ,头颅CT异常者占 3 4 9% ,出现蛋白尿者占 78 5 % ,眼底改变者占 44 6% ,血脂异常者占 75 4% ,肥胖者占 5 8 5 % ;有高血压病而无糖尿病组心电图异常者占 5 0 9% ,头颅CT异常者占 16 4% ,出现蛋白尿者占 49 1% ,眼底改变者占 18 2 % ,血脂异常者占 5 2 7%。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 ,血脂异常、肥胖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 秦志慧朱海玲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
-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尿激酶选择性颈动脉内溶栓 ,同时联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 ,并和川芎嗪、维脑路通进行比较 ,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 ,同时比较其凝血酶原时间 (PT)、aPTT、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后第一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第 3、7天的CT扫描 ,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 ( 10 2 7± 2 3 6ml,7.82± 1.73ml) ,较对照组明显缩小 (P <0 0 5 ) ,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 :治疗组( 92 % )优于对照组 ( 68%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尿激酶选择性颈动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 。
- 秦志慧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01年
- 王荣林秦志慧周向阳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中医药疗法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 项目管理小组在降低高风险药物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建立项目管理小组对降低高风险药物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成立防跌倒项目管理小组,确立项目名称、项目组成员,设定项目管理目标值,行可行性分析,制定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定期采取PDCA、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及时反馈结果。结果:2014年我院980例服用高风险药物患者中发生跌倒11例,2015年我院1125例服用高风险药物住院患者中跌倒发生5例,低于2014年(P<0.05),达到了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值。结论:项目管理小组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在预防高风险药物致患者跌倒中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 黄连娇陈志清秦志慧
- 关键词:跌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1例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同期收治的159例HIV阴性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HIV阳性冠心病组和HIV阴性冠心病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相似,除阴性组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高于阳性组外[(23.8±2.7)kg/m2比(22.1±2.7)kg/m2,F=-2.641,P=0.009],其他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相似,HIV阳性冠心病组的血管内血栓发生为0,完全闭塞病变比例为19.0%(4/21),阴性组则分别为14.5%(23/159)和39.6%(63/15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83,P=0.062;χ2=3.361,P=0.067)。HIV阳性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组(均为P<0.05),心脏增大比例增高(76.2%比51.6%,χ2=4.533,P=0.033),而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比例下降(47.6%比75.5%,χ2=7.173,P=0.007)。结论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大多与HIV阴性患者相似,但HIV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心脏增大明显,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降低。
- 童裕维李景隆秦志慧李粤平蔡卫平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冠状动脉疾病
- 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39例用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临床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效地降低收缩压(P<0.05);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能有效地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P<0.01),并能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治疗后对照组HCY、HDL-C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不能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阳性数目。结论: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压和改善部分动脉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指标。
- 李莹莹胡骏秦志慧李翠芝肖建勇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味逍遥丸
-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变化对预后影响的观察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 ,以及它与终末事件的关系。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AMI) 82例列为实验组 ,其中单一部位MI 5 5例 ,大面积MI 2 7例 ;门诊体检正常人 90例列为对照组 ,分别比较它们QTd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单一部位MI、大面积MI的QTd分别为 ( 3 0 18± 2 2 41)ms、( 64 5 6± 19 3 2 )ms、( 82 0 8± 19 86)ms ,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 0 ( 0 /90 )、2 5 45 % ( 14 /5 5 )、5 2 85 % ( 14 /2 7) ,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住院期间病死率为 0 ( 0 /90 )、5 45 % ( 3 /5 5 )、2 2 2 % ( 6/2 7) ,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 ,QTd也随之增大 ,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 秦志慧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T离散度预后病死率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5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璧破裂及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定位,将75例入选患者分为游离璧破裂组10例、室间隔心尖段穿孔组40例、室间隔其它部位穿孔组(包括后室间隔基底段、室间隔中下段等部位) 25例。比较3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住院相关检验、检查结果、住院用药、冠脉造影、手术治疗、预后转归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女性)、糖尿病、吸烟、AMI起病至诊断心脏破裂时间等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MI合并高血压患者,3组间比较有差别,室间隔心尖段穿孔组合并高血压比例高(P=0. 007)。3组患者间在下璧心梗、前壁心梗、右室心梗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为前降支比例最高,组间比较无差别(P> 0. 05)。游离璧破裂组波立维、阿司匹林使用率高于其它2组(P <0. 05)。3组间康复出院患者中,室间隔心尖段穿孔患者比例最高(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0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更易出现室间隔心尖段穿孔,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达标,改善心室重构。游离璧破裂患者病死率极高,阿司匹林、波立维的使用,在游离璧破裂组中使用率最高,考虑与患者疾病本身严重程度相关。
- 吕明芳薛凌杨雪苹陈少辉童裕维李景隆李莹莹秦志慧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III、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III、Ⅳ期压疮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对照组30例压疮患者行常规换药,实验一组58例压疮患者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实验二组55例压疮患者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实验一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较实验二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一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实验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一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二组(P〈0.05),而实验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较单用表皮生长因子及常规治疗方法更好的改善III、Ⅳ期压疮创面的愈合,避免患者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娟秦志慧曾进陈小洁明云锦
- 关键词:压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表皮生长因子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颈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颈动脉溶栓及静脉溶栓的疗效,寻求更好的溶栓途径和方法。方法将入选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颈动脉溶栓组(简称A组)50例,给以尿激酶30万U,用普通输液针由病灶侧颈动脉穿刺推注;静脉溶栓组(简称V组)50例,将尿激酶120万U稀释后静滴,两组辅以相同的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痊愈18(36%),显效21例(42%),总有效率为92%。V组:基本痊愈11例(22%),显效14例(28%),总有效率74%。A组出血发生率为4%,V组出血发生率为10%。结论颈动脉溶栓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的疗效(P<0.05),且出血发生率低。
- 王慎付赵岚文斌秦志慧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