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髂骨植骨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中的应用技巧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对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15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或加用更换内固定术,术后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骨折端周围有新鲜骨痂出现;术后3个月断端有明显的连续性骨痂形成。15例在术后8~14个月时达到骨性愈合,骨不连治愈率100%,效果满意。结论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骨生长因子的作用及保留存活的骨生成细胞,成骨效果较好。对于下肢负重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骨不连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换内固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手段。
- 骆华松张继恩刘克斌佘斌兵易洋罗刚徐双迎祝利平
- 关键词:长骨骨折髂骨骨移植骨不连
- 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初步报告被引量:2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和评估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 (MED)在临床的使用价值。方法 :应用显微椎间盘切除系统 (MED)做腰椎间盘切除及侧隐窝扩大术。在准确定位后逐级扩张切口达1.6 cm,放置工作管道及显微内窥镜 ,在电视监视下显露椎间隙 ,切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 ,显露神经根 ,硬膜囊及突出的髓核组织 ,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 ,根据神经根是否松弛 ,作神经根管扩大。结果 :本组 30例 ,随访时间平均 9月 ,根据 Macnnab评价标准 :优 2 2例 ,良 1例 ,改为直视手术 1例。结论 :本术式创伤小 ,能直接解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及侧隐窝狭窄对神经根的压迫。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存在不足 :设备昂贵。本术式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症。
- 张记恩佘斌斌何晓斌彭松明袁润强祝利平
- 关键词: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突出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附34例报告)被引量:15
- 2002年
- 何晓兵张记恩祝利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显微内窥镜老年人病例报告
- 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用于山羊腰椎融合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估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PBIFC)用于山羊腰椎融合的效果。方法采用16只中国青山羊行腰椎间融合术。每只动物于L_(2-5)3个椎间隙随机植入PBIFC、n HA/PA66 cage或1枚自体髂骨块。术后即刻及每4周拍摄腰椎侧位X线片。术后24周处死动物行CT扫描、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术后12周内X线评估显示,髂骨组和PBIFC组可观察到椎间融合,而n HA/PA66组在此期间内未见融合;术后24周CT评估显示PBIFC组的融合度评分高于n HA/PA66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生物力学测试显示PBIFC组平均刚度大于髂骨组,而髂骨组大于n HA/PA66组,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组织学评估:PBIFC组在植骨区和椎间融合器边缘可见大量成熟的骨小梁,骨组织与材料表面已发生嵌合;髂骨组的植骨块与椎体间的新生骨小梁已改建为成熟的骨小梁;n HA/PA66组可见纤维骨痂形成。结论 PBIFC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融合率高,可进一步用于临床试验研究。
- 马金梁祝利平刘克斌邓忠良
- 关键词:腰椎融合椎间融合器硫酸钙
- 踝关节镜监视及外固定架辅助复位下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被引量:5
- 2011年
- 胫骨Pilon骨折是波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3%~10%。干骺端不同程度的压缩、粉碎性骨折,骨折高度不稳定及关节软骨的原发性损伤是Pilon骨折的特征[1]。大多数合并有腓骨骨折,约占75%~85%。
- 刘克斌骆华松李五洲黄奎张记恩佘斌兵祝利平鲍运平雷菊红
- 关键词:外固定架踝关节镜PILON微创治疗干骺端
- 骨科X射线辐射防护的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加强骨科放射防护设施,保障骨科人员、公众、受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采用资料调研,监督监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骨科手术室和病房摄影,X射线机未进行屏蔽前,受照剂量监测均值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限制,防护后,符合国家标准。骨科人员操作环境有待改善,病人防护有待加强。结论根据国家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提高骨科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率,继续提高个人剂量监测率,加强辐射防护,确保安全。
- 赵伯明何晓斌徐双迎彭礼林祝利平
- 关键词:X射线机辐射防护
- 垂体瘤误诊眼科疾病7例分析
- 2004年
- 胡淑琼祝利平
- 关键词:误诊
-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常规通过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最终效果,探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比较适合方法。方法: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医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老年病例57例并分为两组:人工肱骨头置换组(31例)与常规骨折复位内固定组(26例)。采用Neer评分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8~30个月),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31例,疗效优15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65%。复位内固定组26例,疗效优11例、良4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57.69%。两组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疗效对比,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方法有着术后疼痛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尤其是伴有骨折碎片多疏松较明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可以作为首选。
- 祝利平刘克斌
-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内固定
- 交通伤致同侧胫骨平台、腓骨中段及踝关节骨折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56岁.因"车祸伤致右膝部、右小腿中段、右踝部疼痛、活动障碍3h"入院.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体检无明显异常,右膝部、右小腿中段及右踝部高度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及右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右足趾末梢感觉减退,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末梢血液循环欠佳.入院后行右胫腓骨中上段及中下段正侧位X线检查提示:右胫骨平台骨折、右腓骨中段骨折、右胫腓骨下段骨折,右膝关节及右踝关节CT及3D检查进一步证实诊断,明确关节内骨折移位方向.入院诊断:(1)右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Ⅵ型);(2)右腓骨中段、下段骨折;(3)右胫骨下段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Ⅲ型);(4)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 佘斌兵骆华松祝利平亢军义
- 关键词:交通伤胫骨平台骨折腓骨下段骨折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12例分析
- 2005年
- 祝利平佘斌兵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