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河
- 作品数:90 被引量:5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多发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记录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器官损伤数目、消化道出血、肺挫裂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呕吐、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输血量。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SNP位点rs3788853、rs13306087、rs12709426作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治疗组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超过6h6种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CE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6种影响因素均是研究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过长等因素是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 杨亚勤夏永华孙冰石金河梁栋梁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多发伤
- 彩超引导细针穿刺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208例报告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无水乙醇灌洗法治疗肾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8例患者在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液加无水乙醇灌洗法治疗肾囊肿,术后3月、6月随访,观察囊肿大小变化与不良反应,以确定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肾囊肿经无水乙醇灌洗治疗后3月、6月随访,治愈率为91.35%、95.67%,有效率为100%,均未出现出血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无水乙醇灌洗法治疗肾囊肿,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肾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 石奇刚石金河
- 关键词:肾囊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术
- 微创侧脑室引流术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附76例报告)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探讨微创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对降低早期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意义。结果表明,微创引流组病死率和病残率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微创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可以提高生存质量。
- 石金河牛丽丹杨飞云梁东良侯景玉
- 关键词:高血压微创手术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变化观察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参数(包括LVEF、LVEDD、LVESD)、6分钟步行距离(6MWD),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IL-6、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VEDD、LVESD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CHF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 李广鹏张建新李闯石金河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慢性心力衰竭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胸痛患者分别进行H-FABP方法和常规检测方法(cTnI和CK-MB)测定,比较各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H-FABP检测法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常规的检测方法(P<0.05)。结论:H-FAB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 陈希妍石金河
-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氧化损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氧化损伤水平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时的变化状况。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68例APP患者入院当时、中毒后24、48和72h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APP患者血清MDA显著增高(P<0.01),且于中毒后24 ̄48h升高最明显(P<0.001),而SOD明显降低(P<0.01);死亡组血清MDA明显高于存活组,而血清SOD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氧自由基(OFR)损伤是AP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MDA、SOD水平可作为APP患者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 李春凤郭小刚石金河杨飞云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动态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清醒后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CO中毒昏迷且经抢救清醒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2例)及非DEACMP组(51例)。患者分别于急性中毒清醒后1~5 d、8~12 d、18~22 d、28~32 d、38~42 d及52~57 d进行6次EEG和BAEP检测,比较不同时点DEACMP组及非DEACMP组EEG、BAEP异常率,计算EEG、BAEP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DEACMP组第1次、第4次、第5次、第6次EEG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第1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BAEP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例急性CO中毒患者首次EEG检查共58例(69.9%)异常,其中27例发展为DEACMP。EEG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84.4%(27/32),特异度为39.2%(20/51)。首次BAEP检查共23例(27.7%)异常,其中19例发展为DEACMP。BAEP检查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9.4%(19/32),特异度为92.2%(47/51)。EEG联合BAEP检测,若其中一项阳性即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36.1%;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0.1%,特异度为95.2%。动态EEG测定或BAEP测定若出现异常-好转-重新异常的情况,则高度预示DEACMP的发生。结论急性CO中毒后早期动态检测EEG及BAEP对预测DEACM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王传升张萍韩永凯穆俊林顾家鹏时婷婷赵建民吴强赵建华石金河靳玫顾仁骏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脑电图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 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3年
- 梁东良杨玉海候景玉石金河
-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性大出血
-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I变化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I变化的原因和意义。方法测定4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肌酸激酶(CK、CK-MB)及肌钙蛋白I,同时以癫痫病人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变化与癫痫病人肌酸激酶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清肌钙蛋白I在中毒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升高可能为骨骼肌损伤所致,而非心肌直接损伤。
- 石金河杨飞云张建新梁东良孙绍连
- 关键词:毒鼠强中毒肌酸激酶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氧化损伤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氧化损伤水平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时的变化状况。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68例APP患者入院当时、中毒后24h、48h、72h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APP患者血清MDA显著增高(P〈0.01),且于中毒后24~48h升高最明显(P〈0.001),而SOD明显降低(P〈0.01);死亡组血清MDA明显高于存活组,而血清SOD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OFR损伤是AP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MDA、SOD水平可作为APP患者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 李春凤郭小刚石金河杨飞云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