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琨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子宫内膜是人体代谢更新最为活跃的组织之一,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子宫内膜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变化。
- 赵旖旎石琨
- 关键词:子宫内膜干细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子宫内膜癌
- 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 2013年
- 脂肪组织已经不是普通的脂肪储存仓库,近年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具有旺盛的内分泌功能。脂肪细胞分泌的众多脂肪因子当中,抵抗素是新近发现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脂肪因子,且与绒毛膜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胃癌的发生相关,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和倩倩石琨
- 关键词:抵抗素胰岛素抵抗肿瘤
- PCNA与C-myc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为探讨增殖细胞抗原(PCNA)及C-myc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卵巢上皮癌、10例卵巢上皮瘤和6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作PCNA和C-myc蛋白的检测,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病变组织到卵巢上皮癌PCNA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增高趋势;PCNA增殖指数与卵巢上皮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高度负相关,与预后有关但不具统计学意义;C-myc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预后无关,与组织学分级高度负相关。在卵巢上皮癌中,C-myc蛋白阳性表达与PCNA大量出现有极大相关性。说明C-myc蛋白检测可能不会成为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方法。检测PCNA及C-myc蛋白可以估计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辅助指导临床化疗。
- 石琨隋丽华刘广芝
- 关键词:卵巢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C-MYC蛋白
- 人乳头瘤病毒L1对预测宫颈癌发展过程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在全球妇女癌症病死率中,宫颈癌列居第二位。大多数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和部分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会自然消退,仅仅有少数会进展到癌。现行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很多,因此使浸润癌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宫颈癌前病变的过度治疗。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到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嘲。高危型HPV感染直至肿瘤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中HPVDNA与宿主基因组的整合是宫颈癌发生及进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田。
- 宋丹石琨
- 关键词:预测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HPVDNA宫颈癌发生
- 三维超声重建方法及体层超声显像技术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前,胎儿超声检查是最常见的产前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自三维超声重建方法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胎儿产前畸形诊断中的应用已有诸多报导。随着体层超声显像技术(TUI)的研制开发,该技术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来。
- 付雪丹石琨耿迎春
- 关键词:胎儿畸形三维超声重建
- 子宫内膜癌与炎性微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炎症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炎症通过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及固有免疫的某些信号分子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而炎性微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生长因子、细胞趋化因子和各种蛋白水解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这些都有利于肿瘤的增殖、侵袭、黏附、血管生成及对放化疗的抵抗。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对子宫内膜癌炎性微环境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影响作一综述。
- 高佳音石琨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炎症细胞促炎因子
- IL-10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宫颈癌是女性好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而机体的免疫、微环境和基因因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IL-10抑制免疫反应,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互作用促进宫颈癌的形成和发展,IL-10部分基因型与宫颈癌存在着密切联系。该文就IL-10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胡嫚石琨
- 关键词:宫颈肿瘤基因多态性
- BcL-2和C-fos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 和原癌基因Cfos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42 例卵巢上皮组织进行BcL2 和Cfos 蛋白表达的检测。8 例正常卵巢组织均未检测出二基因产物的表达。BcL2 和Cfos 在良、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检出率分别为20% (2/10)、59-4% ;30% (3/10)、46-9% 。BcL2 阳性在良性恶性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二基因产物表达均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增加,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BcL2 阳性提示较好的预后(P<0-01)。Cfos 阳性预后欠佳(P<0-05)。二基因产物表达无相关性。结果表明,BcL2 和Cfos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化中起作用。BcL2 过表达预后较好,Cfos 过表达预后差,二基因产物表达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估指标。
- 刘广芝隋丽华石琨罗畅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BCL-2蛋白C-FOS蛋白
- PTP1B、瘦素和脂联素在继发性闭经合并肥胖症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IB)和瘦素、脂联素在继发性闭经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继发性闭经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30例闭经合并肥胖症,30倒闭经无肥胖症;另选取60例体检月经正常者为对照组,其中30例合并肥胖症,30例无肥胖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PTP1B、瘦素和脂联素的水平。【结果】闭经合并肥胖症组患者PTP1B浓度(86.24±17.58)ng/L与瘦素浓度(16.14±2.6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合并肥胖症组的患者(54.66±13.27)ng/L,(10.10±1.93)ng/L(均P〈0.05);而脂联素浓度(4.71±2.6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合并肥胖症组的患者(10.26±3.13)mg/L(P〈0.05)。闭经合并肥胖症组中PTP1B浓度与闭经无肥胖症组间差异并不明显(73.97±10.25)ng/L(P〉0.05);而瘦素浓度明显升高(6.53±3.25)ng/L,脂联素浓度明显降低(11.76±3.58)mg/L(均P〈0.05),与肥胖症有关。闭经合并肥胖症组患者中PTP1B与体质量指数(BMI)、瘦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继发性闭经合并肥胖症患者与血清中PTP1B、瘦素和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在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 宋丹石琨张晶鑫温菁
- 人附睾蛋白4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是近年被承认的一个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在众多肿瘤中的高表达,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复发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HE4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张景宇石琨
-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