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昌杰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皂苷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蒺藜
  • 3篇蒺藜皂苷
  • 1篇动脉壁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细胞
  • 1篇生化指标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消耗
  • 1篇粥样硬化形成
  • 1篇总抗氧化
  • 1篇总抗氧化能力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石昌杰
  • 3篇瞿伟菁
  • 2篇王捷思
  • 1篇郭小李
  • 1篇邓庭亭
  • 1篇张雯
  • 1篇李家贵
  • 1篇高娟

传媒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蒺藜皂苷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观察从全草中所提蒺藜总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AS的治疗作用。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3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体重、肝脏重量;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脂生化指标和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蒺藜皂苷三个剂量组能够降低大鼠肝脏TC水平(P<0.01~P<0.05),而低、中剂量的蒺藜皂苷可以显著降低肝脏TG水平(P<0.01~P<0.05);低、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三个蒺藜皂苷剂量均能降低血清MDA水平(P<0.01),并且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降低血清T-AOC(P<0.05);同时观察到蒺藜皂苷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主动脉及肝组织病理损伤。提示蒺藜皂苷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
石昌杰瞿伟菁王捷思邓庭亭
关键词:蒺藜皂苷动脉粥样硬化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SD大鼠
蒺藜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壁ICAM-1、VCAM-1、PPARα、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观察全草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STT抗AS的机制。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3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给药大鼠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而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及各STT药均能降低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P<0.01~P<0.05),并能增加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P<0.01)。提示STT能下调实验性AS大鼠动脉壁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及上调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这可能是STT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石昌杰瞿伟菁高娟
关键词:蒺藜皂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几种植物有效成分对大鼠脂肪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2009年
采用葡萄糖消耗实验探讨沙棘籽渣黄酮等几种植物有效成分对大鼠脂肪细胞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0-4~1U/mL的胰岛素能显著促进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且随着浓度及时间的增加,作用越明显。100~1000μg/mL的沙棘籽渣黄酮和1000μg/mL的刺梨黄酮在24h和48h,分别使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极显著地增加(P<0.01)。并且沙棘籽渣黄酮能提高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说明沙棘籽渣黄酮具有很好的促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作用。
王捷思张雯石昌杰李家贵郭小李瞿伟菁
关键词: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黄酮皂苷
蒺藜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探寻有效干预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报道ICAM-1...
石昌杰
关键词:蒺藜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生化指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