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学宁

作品数:30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病
  • 8篇心绞痛
  • 8篇血压
  • 8篇绞痛
  • 8篇冠心病
  • 7篇高血压
  • 6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分子
  • 5篇心肌
  • 5篇心室
  • 5篇衰竭
  • 5篇老年
  • 4篇心肌梗塞
  • 4篇梗塞
  • 3篇动态血压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型心
  • 3篇型心绞痛

机构

  • 29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石学宁
  • 13篇方永鹏
  • 12篇杨立森
  • 8篇林媛豪
  • 8篇陈树兰
  • 7篇李玉梅
  • 5篇潘月英
  • 4篇马宝庆
  • 3篇丁丽
  • 2篇牛旭东
  • 2篇梅运丽
  • 2篇谭海
  • 2篇张锦
  • 2篇刘靖
  • 2篇贾绍斌
  • 2篇李丽娟
  • 1篇王伟红
  • 1篇谢晓敏
  • 1篇郝蕊
  • 1篇郑西卫

传媒

  • 7篇宁夏医学院学...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摘要)被引量:2
1996年
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摘要)陈树兰马宝庆石学宁通过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存活患者的回顾,探讨梗塞后早期心绞痛(PIA)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以防止梗塞面积延展或再梗塞,提高AMI的存活率。一、对象与方法资料来自本院1988年1...
陈树兰马宝庆石学宁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绞痛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200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 5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对其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病患者其左室肥厚检出率 ( 50 % )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 ( 2 3% ) ,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比白昼更密切 ,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率与左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水平与血压节律性对左室肥厚的发生。
石学宁方永鹏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变化左室肥厚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变化
1995年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4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舒张功能测定。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指标异常与正常组对照有显著差异(P<0.01),经回归分析,证明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主要是血压升高和左室肥厚。本文对二尖瓣多普勒频谱分型及舒张功能损害的可能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石学宁范学文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02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吉派啉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 (治疗组 ) ,疗程为 7天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一周后总有效率为 91.7% ,对照组为 60 .0 %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对照组 2例发生 (6.66% ) ;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P <0 .0 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
石学宁丁丽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
青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
1996年
青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薛莉,石学宁,马宝庆近年来,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有增多趋势,为引起临床医师注意,本文对30例青年AMI进行了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81年1月~1995年10月间住院的AMI病人272例,...
薛莉石学宁马宝庆
关键词: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病因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临床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 (IP)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及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证据或 (和 )心绞痛病史将 198例患者分为A、B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A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B组 ,而肌酸磷酸激酶 (CK)和同工酶 (CK MB)峰值、严重心脏并发症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近期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既往心绞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发病前心绞痛可能促进IP产生 ,二者协同对AMI后的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石学宁杨立森
关键词:心肌梗死缺血预适应梗死前心绞痛
血浆脑钠素与老年性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床旁快速免疫荧光测定法(Biosite Diagnostics)检测31例DHF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水平,并与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17.54±235.65pg/mL vs 77.86±10.30pg/mL,P<0.01),抗心衰治疗后下降(617.54±235.65pg/mL vs 217.43±78.56pg/mL,P<0.05);BNP水平随E/A降低而增高;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BNP水平与E/A(r=-0.52,P<0.01)、LVEF(r=-0.28,P<0.05)呈负相关,与LVMI(r=0.44,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DHF患者血浆BNP水平增高,DHF严重程度与BNP水平有关。
周伟石学宁杨立森
关键词:脑钠素舒张性心力衰竭老年人
nC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OSAHS(OSAHS组)、冠心病(冠心病组)、OSAHS合并冠心病(OSAHS合并冠心病组)及对照(对照组)者各20例,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计算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2)、SpO2≤90%的累积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CT90);对OSAHS、OSAHS合并冠心病者行nCPAP通气治疗,观察MSpO2、CT90的变化。测4组受试者血清NO、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比,OSAHS组、OSAHS合并冠心病组CT90、ET-1升高,MSpO2、NO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合并冠心病组与OSAHS组相比,CT90、M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T-1高于后者,NO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SAHS组NO水平与MSpO2呈正相关,与CT90呈负相关;ET-1水平与MSpO2呈负相关,与CT90呈正相关。(4)nCPAP通气治疗后,OSAHS组、OSAHS合并冠心病组MSpO2、NO较治疗前均升高,CT90、ET-1均降低(P<0.01)。结论OSAHS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OSAHS可引起内皮功能不全,OSAHS合并冠心病时内皮功能损害更显著,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可能是OSAHS形成或加重冠心病的机制之一。nCPAP通气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夜间低氧血症的改善相关。
张锦谭海石学宁郑西卫李玉梅李寿芬马自云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内皮缩血管肽-1正压呼吸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6例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吉派啉 )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 (治疗组 ) ,疗程 7天。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一周后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1.6 7% ,对照组为 70 .0 0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对照组 2例发生 (6 .6 6 % ) ;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P <0 .0 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
石学宁丁丽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UAP
可溶性粘附分子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心脏事件的关系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前的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探讨其与以后以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4月~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107例患者,以ELISA法检测支架植入前基础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并进行随访。结果:20例患者失访,随访率81.3%,随访时间3~24(平均17.4)月。随访期间心绞痛症状复发13例(14.9%),非致命性心梗2例(2.3%),猝死1(1.1%)。发生心脏事件组基础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较无心脏事件组升高(P<0.01),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Kaplan-Meier法计算无心脏事件生存率,slCAM-1≥276ng/ml组2年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为67.8%,而sICAM-1<276ng/ml组为88.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前基础血浆sICAM-1水平升高的患者术后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低,sICAM-1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指标。
杨立森石学宁贾绍斌沙勇刘靖方永鹏林媛豪潘月英陈树兰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