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琦
- 作品数:23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山东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纵向监测及其传播潜势的研究
- 1999年
-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的传播作用,1984- 1993年连续十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 个村进行纵向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 1984 年的 017% 和 142 条/120μl,下降至 1991 年的 0034% 和 12 条/120μl,微丝蚴阳性村于第 2- 9 年降为0。32 例微丝蚴血症者,均于 3- 6 年内全部自然转阴。1988 年以来6 年中除1991 年在病家发现含 I期幼丝虫蚊 3 只外,各年均未发现阳性蚊。年传播潜势呈明显下降,在 1988- 1993年间除 1991 年年传播潜势 012 外,其余年份均为 0,结果提示。
- 高长兰盛琦邓绪礼曹新春赵中平刘伦华公茂庆李登俊刘波仲崇祜
-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微丝蚴淡色库蚊流行病学
- 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1957~1980年防治丝虫病的费用效益分析被引量:4
- 1995年
- 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1957~1980年防治丝虫病的费用效益分析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高长兰,盛琦,曹新春,刘波邹城市卫生防疫站宋觉民,刘开军,萧永彬自1956年以来,全国大规模开展丝虫病防治,到1992年已有96.8%的县(市)...
- 高长兰盛琦曹新春刘波宋觉民刘开军萧永彬
- 关键词:丝虫病
- 山东省班氏丝虫病传播阈值的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在鲁南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的郯城县胜利乡花园村,于基本消灭后第5年(1984)开始,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纵向观察10年,微丝蚴率由观察前的0.56%降至0.12%,观察前9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其中有8例陆续自然转阴。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第10年检测血中IgG4抗体转阴率为88.89%。蚊媒自然感染率1984~1986年分别为0.21%、0.19%和0.06%,第10年(1993年)未再发现蚊媒幼丝虫。年传播潜势由3.47降到0。结果表明,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蚊媒密度以人饵诱捕法调查不用蚊帐人群叮人率为24.1~52.5只/人·夜,使用蚊帐人群叮人率为13.5~21只/人·夜,居民微丝蚴率为0.56%及残存微丝蚴血症者60μl血微丝蚴平均密度为6.6~20.7条的情况下,班氏丝虫病处于传播阈值以下,居民微丝蚴率逐步降低,趋于终止传播。
- 王培义尹舜高长兰盛琦赵中平李登俊曹新春刘伦华万功群刘波公茂庆刘新张佃波王洪法
- 关键词:丝虫病班氏丝虫病低密度微丝蚴血症
- 我国丝虫病的监测研究现状被引量:17
- 1995年
- 我国丝虫病的监测研究现状盛琦,刘仑华,曹新春综述仲崇祜审校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我国有16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班氏或马来丝虫病。经40余年的防治,截至1991年底已有96.6%的县(市、区),以行政材为单位人群微丝蚴率已降至1%...
- 盛琦刘仑华曹新春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山东省丝虫病基本消灭后流行病学动态调查研究被引量:4
- 1989年
- 山东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8年横向监测调查39个县(78个县次)、190乡(镇)、559个自然村,血检42099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39人,平均微丝蚴率0.33‰,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63‰、0.38‰、0.19‰、0.04‰、0.05‰。纵向监测5个县的18个村,经5年血检其中有7个村降至0;有7个村仍各有1例未转阴者;共余4个村一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由1984年的0.13%降至0,血检1~10岁儿童53918人未发现微丝蚴血症。
- 仲崇祜盛琦许金范杨宝金李文备房继诰孙中孚丁立庆曹彦文杜宗寺刘庆顺陈超
-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微丝蚴血症淡色库蚊
- 鲁南郯城地区班氏丝虫病传播情况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为探清班氏丝虫病基本消灭后的传播动态及流行趋势,在鲁南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的郯城县胜利乡花园村,从基本消灭后第五年(1984年)开始,不采取防治措施,纵向观察10年。结果,微丝蚴率由0.56%降至0.12%,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和新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分别为9例和6例,其中有8例和5例陆续自然转阴。微丝蚴血症者血中IgG4抗体阴转率为88.89%,蚊媒自然感染率逐年降低,第十年未再发现蚊媒幼丝虫,年传播潜势亦由3.47降至0。蚊媒叮人率在不用蚊帐和使用蚊帐人群,每人每夜分别为24.1~52.5及13.5~21.0只情况下,当地丝虫病趋于终止传播。
- 王培义任正轩张延记尹承舜高长兰盛琦赵中平万功群曹新春王洪法
- 关键词:丝虫病微丝蚴血症流行病学
- 消肿乳糜清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疗效观察被引量:3
- 1998年
- 70年代初我所即开始研究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的药物,近年来筛选出纯中药制剂“消肿乳糜清”,经临床应用治疗乳糜尿、象皮肿有效率在90%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乳糜尿75例、象皮肿13例,患者多数来自本省,部分来自河南、江西、安徽、上海...
- 高长兰盛琦赵中平邓绪礼刘新万功群李登俊李桂平孙延昌公茂庆徐凤全王洪法
- 关键词:乳糜尿象皮肿消肿乳糜清中医药疗法
- 改革药品仪器的,购置与管理促进寄防科研工作纵深发展
- 1989年
- 近年来,随着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不断发展,寄防科研单位的药品、器械供应管理工作必将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当代实验仪器的特点电子化、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精密度准确、更新周期短、价格高昂、维修复杂、安装和工作条件要求严格等等。为此购好、管好药品器械是至关重要的。一。
- 盛琦刘仑华
- 关键词:器械技术供应管理寄生虫病防治医疗器械管理程序
-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丝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 1990年
-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1~1989年在济宁等10个市地63个县区居民血检共3527316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3348人,微丝蚴阳性率为0.09%,晚期症状与体征调查1926229人,查出晚期病例17425人,患病率为0.9%。各地虫株均为班氏丝虫。残存病例仍集中在原重度和中度流行的鲁南一带,呈点状分布。淡色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自然感染率、微丝蚴率和微丝蚴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患者明显较防治前减少,唯乳糜尿有上升。微丝蚴率和晚期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差异非常显著;微丝蚴率以31~50岁最高,晚期患病率从30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69岁达高峰,70岁以后逐渐减少。
- 杨宝金许金范刘广汉盛琦李文备
- 关键词:班氏丝虫微丝蚴淡色库蚊
- 生桑叶片剂治疗下肢象皮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1992年
- 自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桑叶注射液和口服液不结合绑扎的方法治疗肢体象皮肿,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前者反应较多,且需专人注射治疗,而后者有服药剂量较大并有携带不便等缺点。为此,我们于1990年进一步研制出生桑叶片剂,用于治疗丝虫性下肢象皮肿66例97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西药海群生治疗组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 王培义李顺平甄天民石广佐盛琦陈锡欣公茂庆曹务春高凤林赵克年赵国栋杨锡臣
- 关键词:象皮病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