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耀球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尿酸浓度、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尿酸浓度、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心病 (47例 )、高血压病 (5 4例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 (5 1例 )和正常对照组 (5 0例 )的血脂和血尿酸浓度。结果 :三组患者的TG、TC、LDL C和血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HDL C低于正常对照组 ,三组间血脂异常所占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尿酸血症在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冠心病并高血压病组分别为 4 3%、 33%、 4 3% ,三组中无显著性差异 ,且尿酸浓度升高在冠心病组比高血压病组明显 (P <0 0 5 ) ,但是在冠心病组内女性尿酸升高百分比高于男性(P <0 0 5 )。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比高血压病患者明显 ,且冠心病患者尿酸代谢异常女性比男性明显。
- 皮耀球罗义郭南山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尿酸EHCHD
- 心血管介入手术并发腹膜后大出血三例
- 2005年
- 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皮耀球雷晓明
- 关键词:腹膜后大出血介入手术心血管并发发生率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AMI患者228例。MIRI判断标准为AMI直接PCI开通IRA后数分钟内急性发生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或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IRA前向血流≤TIMI2级且除外因造影可见的血栓、栓塞、夹层或痉挛等所致急性闭塞。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18个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病时间≤6h(P=0.014)、下壁梗死(P=0.006)和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1级(P=0.028)是MI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多支血管病变(P=0.063)和肾功能不全(P=0.067)也是危险因子;而梗死前心绞痛是独立保护因子(P=0.005)。结论AMI发病时间短、下壁梗死、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1级、多支血管病变和肾功能不全增加直接PCI术MIRI发生的危险性,而梗死前心绞痛则可减少MIRI的发生。
- 罗义吕磊李广镰皮耀球曾冲潘宜智雷晓明刘震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发病因素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死因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8例。根据MIRI的临床表现分为抑制型:直接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数分钟内急性发生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激惹型: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无复流型:梗死相关血管血流等于或小于TIMI2级且除外急性闭塞。调查性别、发病时间、梗死部位、MIRI类型对住院病死率的影响。结果MIRI组119例的住院病死率13.4%,显著高于无MIRI组109例的4.6%(P=0.021);激惹型MIRI的病死率27.6%,显著高于抑制型9.3%和无复流型8.3%(P=0.037);女性MIRI病死率29.0%,显著高于男性8.0%(P=0.003);AMI发病时间6小时或以下病人的MIRI病死率14.3%,发病时间6小时以上为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8);前壁梗死MIRI病死率17.0%,下壁梗死病死率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结论激惹型MIRI和女性是AMI直接PCI术MIRI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AMI发病时间和梗死部位不影响MIRI住院病死率。
- 罗义李广镰曾冲潘宜智吕磊皮耀球雷晓明冯开薇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死率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不增加心肌损伤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PCI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我院接受直接 PCI 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 AMI 患者228例。将其中开通IRA 后数分钟内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119例患者(MIRI 组)分为3个亚组,即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组)、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组)和 IRA 前向血流≤TIMI 2级且除外急性闭塞(无复流组)。结果 (1)临床和造影资料:与无 MIRI 组相比,MIRI组缺血时间短,梗死前心绞痛所占比例低,多支血管病变、下壁梗死、右冠状动脉 IRA、PCI 前 IRA 血流 TIMI 0级和肾功能不全所占比例高,住院病死率较高(13.4%比4.6%,P=0.021)。(2)血清心肌酶水平:缓慢性心律失常组肌酸激酶(CK)峰值中位数显著低于无 MIRI 组(2010 IU/L 比2521 IU/L,P=0.039),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中位数有低于无 MIRI 组的趋势(98 IU/L 比142 IU/L,P=0.091);快速性心律失常组 CK 峰值中位数(2317 IU/L)和 CK-MB 峰值中位数(134 IU/L)与无MIRI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0.500);无复流组 CK 峰值中位数(4573 IU/L)和 CK-MB峰值中位数(338 IU/L)均显著高于无 MIRI 组(P 均=0.000)。(3)超声心功能:无复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无 MIRI 组(38.7%±8.3%比51.2%±8.1%,P=0.00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大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组[(135±32)ml 比(105±19)ml,P=0.029],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显著大于无 MIRI 组[(82±33)ml 比(54±24)ml,P=0.008]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组[(56±19)ml,P=0.02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能提示梗死区存活心肌多,而且不增加心肌损伤;无复流增加心肌损伤,导致永久的心功能障碍。
- 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雷晓明刘震冯开薇皮耀球吕磊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血管成形术
- 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在冠心病的降脂作用和耐受性
- 2004年
- 皮耀球郭南山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普伐他汀降脂作用耐受性血脂
- 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比较高敏C反应蛋白 (hs CRP)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介入 (PCI)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变化及其与院内主要不良事件 (MSCE)的关系。方法 5 2例AMI患者 ,按病人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CI组和药物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 8个时点的血浆hs CRP浓度 ,比较住院期间两组病人hs CRP变化及其与院内MACE的关系。结果 院内MACE发生率在药物组显著高于PCI组 (P <0 0 1)。两组病人hs CRP入院即刻浓度和峰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院内MACE与入院即刻hs CRP浓度 ,在药物组呈显著相关(r=0 72 8,P =0 0 2 6 ) ,而在PCI组无明显相关 (r =0 2 94 ,P =0 0 91) ;药物组入院即刻hs CRP浓度 >3mg/L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hs CRP <3mg/L的患者 (P <0 0 5 ) ,而PCI组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s CRP峰浓度与院内MACE的发生在两组均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两组MACE发生率在hs CRP峰浓度 <12mg/L的患者 >12mg/L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AMI介入治疗比药物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院内MACE的发生 ;入院即刻hs CRP浓度与院内MACE有明显的正相关 ,>3mg/L的患者应尽量选择PCI治疗以减少院内MACE的发生 ;hs CRP峰浓度与院内MACE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不宜作为指导防范院内MACE发生的指标。
- 夏福纯李广镰罗义曾冲潘宜智冯开薇皮耀球刘震雷晓明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心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好或坏?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AMI患者228例。MIRI判断标准和分型为AMI直接...
- 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雷晓明刘震冯开薇皮耀球吕磊杨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再灌注损伤病死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