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连钧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抗体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2篇阳性
  • 2篇输血
  • 2篇配血
  • 2篇配血不合
  • 2篇自身免疫
  • 2篇细胞移植治疗
  • 2篇献血
  • 2篇献血者
  • 2篇抗-JK^A
  • 2篇交叉配血
  • 2篇交叉配血不合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移植
  • 1篇蛋白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机构

  • 9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2篇白连钧
  • 6篇甘佳
  • 5篇江欣
  • 3篇王立军
  • 3篇刘婧婧
  • 3篇白静
  • 2篇孙京林
  • 2篇陈嘉林
  • 2篇唐福林
  • 2篇赵永强
  • 2篇张奉春
  • 2篇崔巍
  • 2篇赵岩
  • 2篇李太生
  • 1篇段云
  • 1篇周道斌
  • 1篇周道斌
  • 1篇张福全
  • 1篇冷晓梅
  • 1篇李卫平

传媒

  • 7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02年
王立军甘佳江欣邓侠同孙京林白连钧陈嘉林
关键词:献血者梅毒梅毒螺旋体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在内的21例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病情的重症/难治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给予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环磷酰胺(CTX)3~4g/m2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行干细胞动员,并行CD34+细胞分选。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200mg/kg+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90mg/kg或环磷酰胺200mg/kg+全身照射4~6Gy,之后进行分选后的造血干细胞回输。结果21例患者中2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分别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粒细胞缺乏时的严重肺部感染。1例于干细胞动员后等待移植前死于原发病。2例SLE患者分别于移植后26、37个月复发,1例RA患者于移植后15个月复发。其余SLE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者,其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平均由移植前17分降至移植后2分,尿蛋白由67g降至23g;RA患者的简明疾病活动评分(DAS28)下降;pSS患者的症状改善,唾液流率等客观检查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可使病情达到短期和中期缓解。
赵岩周道斌冷晓梅王书杰李太生段云沈悌赵永强张洁萍白连钧崔巍张福全曾小峰张奉春董怡唐福林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SLE自身免疫病
自体纯化CD_(34)^+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 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干细胞动员、细胞采集和分选、预处理和并发症处理等问题。方法  10例重度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采用环磷酰胺 (CTX) +rhG 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并以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 细胞 ,适时用C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7例 )或CTX +全身照射 (3例 )两种预处理方案后 ,进行CD34+ 细胞回输的方法治疗。结果 经CTX +rhG CSF方案动员并以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后 ,可获得 (1.98± 0 .95 )× 10 8的CD34+ 细胞 ,其纯度为 (91.4± 10 .6 ) % ,回收率为 (6 0 .5± 19.8) %。在回输(2 .14± 1.0 5 )× 10 6 kg的CD34+ 细胞后 ,ANC≥ 0 .5× 10 9 L的时间为 (8.6± 2 .5 )d ,血小板升至 2 0× 10 9 L的时间为 (9.0± 5 .2 )d。在造血恢复后 ,所有CD3+ 细胞、CD1 9+ 细胞和CD1 6+ CD56+ 细胞均未恢复至移植前状态。在造血和免疫抑制时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2例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 ,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AI评分由移植前的平均 17分降为移植后的 4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 8评分由 6 .4分降至 1.8分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 对常规治疗无效的严?
周道斌赵岩王书杰李太生张洁萍赵永强段云张奉春唐福林白连钧崔巍吴蓓张福全沈悌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干细胞动员
输血导致过敏性休克救治1例
2002年
孙京林白连钧宗秋环韩俊峰白静陈嘉林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救治输血
流动采血车上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白连钧
关键词:流动采血车计算机管理
献血者血清ALT活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评估献血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参考范围及在献血员筛选中的意义。方法对血清标志物HBsAg、HIV蛳Ab1/2、anti蛳TP阴性的无偿献血者7332例进行HCV蛳Ab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血清ALT活性检测(连续监测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62例HCV蛳Ab阴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清ALT活性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13U/L,第5、25、75、95百分位数分别为7、10、20、49U/L。无偿献血者的血清ALT活性在不同性别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女性以及全部无偿献血者在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ALT活性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40岁后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7332例无偿献血者中HCV蛳Ab阳性者70例,ALT>40U/L者527例,ALT>40U/L且HCV蛳Ab阳性者10例,仅占HCV蛳Ab阳性者的14.3%(10/70),占ALT>40U/L者的1.9%(10/527)。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血清ALT活性呈偏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血清ALT活性为49U/L,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血清ALT活性已逐渐失去作为筛选非甲非乙型肝炎无偿献血者替代指标的意义。
甘佳白连钧王立军江欣
关键词:献血丙氨酸转氨酶酶联免疫吸附法
因势利导加快医院输血科的建设
笔者认为:目前,输血科的管理体制、功能定位、服务方式、技术建设等方面,还远不能适应当今输血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并对某院输血科现存问题进行充分认识提出改进建议.
江欣白连钧
关键词:医院科室管理
文献传递
抗-Mi^a 1例报告
2011年
患者女,29岁,汉族,孕2产0,无输血史,因剖宫产手术申请备红细胞2U。输血前抗体筛选阳性,抗体鉴定为抗-Mia。查血型为B、Rh(D)阳性。抗体筛选:患者血浆在LISS/coombs卡(Di-aMed)中与筛选细胞(DiaMed)中的Ⅰ和Ⅱ细胞反应为阴性,与Ⅲ细胞反应为2+。抗体鉴定:①患者血浆分别与2批Immucor公司提供的筛选细胞(批号:13785;17936)和谱细胞(批号:13787;17938)用试管法室温盐水介质直接离心检测IgM抗体.
白静杨国华白连钧
关键词:RH(D)阳性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细胞反应剖宫产手术IGM抗体
115例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2012年
对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申请输血的19109例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输血前抗体筛查,共检出抗体阳性者115例。现对其抗体鉴定结果、抗体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李卫平江欣王立军甘佳白连钧
关键词: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抗体产生输血前阳性者
抗-c、E抗体和抗-JK^a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47岁。因肝硬化大出血于2011年3月3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近5-6年多次因消化道出血而反复输血,末次输血在1年前。2010年12月患者再次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在当地交叉配血不相和而无法输血,患者被紧急转往我院。
白静甘佳江欣郭楠刘朝辉刘婧婧白连钧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抗-JKAE抗体抗-C肝硬化大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