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洁

作品数:5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植物物候
  • 2篇物候
  • 2篇木本
  • 2篇木本植物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生态影响
  • 1篇湿润
  • 1篇树木年轮重建
  • 1篇气候要素
  • 1篇区系
  • 1篇相对湿度
  • 1篇过渡带
  • 1篇干湿变化
  • 1篇半湿润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戴君虎
  • 5篇白洁
  • 3篇崔海亭
  • 2篇王梦麦
  • 2篇葛全胜
  • 1篇王焕炯
  • 1篇邵力阳
  • 1篇韩超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安木本植物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被引量:33
2010年
根据1963–2007年中国物候观测网西安观测站的物候和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西安站34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等4个关键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的阶段响应特点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63年以来,西安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明显突变,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西安春季物候变化主要呈现提前趋势。在45年中,观测到的34种植物的展叶始期平均提前1天,展叶盛期平均提前1.4天,始花期平均提前9天,盛花期平均提前12天;以突变点为界,34个物种1995–2007年的4种物候期比1963–1994年平均提前了4.34±0.77天;春季物候期的早晚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春季物候期发生当月和上一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叶物候和物候发生期前一月的降水量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花物候期和降水的关系不明显。
白洁葛全胜戴君虎王英
关键词:气候变化植物物候木本植物
贵阳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6
2009年
根据1978-2007年贵阳站的物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贵阳站71种木本植物春秋季芽膨大期、展叶始期、始花期、叶完全变色期和落叶末期等5个关键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贵阳年平均气温在振荡中明显下降,其中夏季气温降低最为明显,2月平均气温略有上升;春季芽膨大期、展叶始期和始花期等三种物候期均呈现出提前趋势,而秋季叶完全变色期和落叶末期呈现推迟趋势;春季物候期与物候期发生前若干月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较好,特别与当月和上月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其中,2月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春季三种物候期的关键指标,除此之外,贵阳站2、3月的日照时数也对春季物候期的提前起到促进作用;秋冬季物候期变化和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均不明显,这同秋季物候变化的复杂性和秋季物候期所受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关。
白洁葛全胜戴君虎
关键词:木本植物物候气候变化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六盘山地区1900年以来的干湿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树木年代学中的树木年轮方法,分析了六盘山地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发现研究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该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1900年以来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序列,重建方程的稳定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57。分析结果表明:重建的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存在较显著的4~7年的变化周期;1900年以来,存在4个比较明显的气候较干旱的时期,分别是1905—1916年,1918—1932年,1941—1946年和1955—1962年;同时存在4个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分别是1900—1904年,1934—1939年,1948—1953年和1964—1973年。其中,最严重的两次干旱期分别为1905—1915年及1922—1932年。
王梦麦戴君虎白洁崔海亭
关键词:相对湿度
近50年中国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气候变化及生态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以宝鸡、凤翔、千阳、陇县、西峰、环县、平凉、泾源、六盘山、固原市、西吉和海原等台站的气象数据为依据,对近50年来地处西北地区东部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气候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区内各地气温有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更加明显。各地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气温突变,以此为界,前后增加速度明显不同,此后的增温趋势明显加快。近50年以来,各地降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减少所引起,但是统计趋势不明显。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综合影响,区域气候向变干和变暖的方向发展。根据Holdridge生命地带理论,初步分析了区域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计算表明,最近30年以来,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区过渡带的气候变化使区域植被也向干暖化类型变化。位于研究区中部的六盘山、泾源和西吉等地生命地带类型的变化都比较大。崆峒山(35°33′N,106°31′E)的圆柏(Sabina chinensis)树轮气候学分析表明,区域树木生长与前一年秋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当年春季和夏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趋势,说明生长季的缺水或高干燥度是树木生长的限制性因素。研究时段区域干旱频繁发生,使树木出现大量伪轮,为研究带来一定难度,但是也进一步验证了区域气候变化的干旱特征。干燥指数重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世纪20年代比较干旱,30年代是相对较为湿润的时期;1940年和1960年左右较为干旱,但其间的干燥指数较低。60年代之后,区域干燥指数逐渐增加,表明干旱趋势日趋加重,与气象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事实证明,研究区气候的干暖化变化对区域树木生长和生态系统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戴君虎王梦麦王焕炯白洁崔海亭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影响
六盘山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六盘山位于陕甘宁交接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是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维管植物836种,隶属于93科,359属。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的黄土高原亚地区。全部种子植物可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广泛,但特有属较贫乏。六盘山与小陇山、太白山和中条山的属相似性系数较高,均达60%以上,表明几座山体处于相似的生物气候背景之下,地理隔离性不明显。与贺兰山的属相似性系数低于60%,因为贺兰山位于干旱的荒漠与半荒漠区,可能有地理隔离作用。
戴君虎白洁邵力阳韩超崔海亭
关键词:植物区系过渡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