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群

作品数:26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消毒
  • 8篇器械
  • 8篇消毒供应
  • 7篇消毒供应中心
  • 5篇灭菌
  • 3篇压力蒸汽
  • 3篇乙烷
  • 3篇手术
  • 3篇清洗消毒
  • 3篇洗消
  • 3篇口腔
  • 3篇环氧乙烷
  • 3篇简易呼吸器
  • 2篇压力蒸汽灭菌
  • 2篇严重急性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医院消毒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6篇王群
  • 18篇莫军军
  • 12篇戴新娥
  • 12篇倪玲美
  • 7篇吕蓓
  • 6篇黄芳
  • 5篇沈红梅
  • 3篇庄根鹰
  • 2篇金华英
  • 2篇朱欣欣
  • 1篇毛雅琴
  • 1篇许骁玮
  • 1篇张平
  • 1篇王伟
  • 1篇董燕萍
  • 1篇朱玲
  • 1篇杨晓玲
  • 1篇黄芳
  • 1篇鲁玲玲

传媒

  • 7篇护理与康复
  • 4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急危重症...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消毒供应室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条形码错误数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条形码错误数量,实现科学内部管理。方法遵循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条形码错误数量由活动前的139.75张/周降至70.00张/周,下降幅度为49.91%,达到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发生,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效果。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降低条形码错误数量中取得较好效果,完善了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管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
王群莫军军戴新娥倪玲美
关键词:品管圈质量追溯
灭菌过程挑战装置监测在口腔器械灭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高压蒸汽灭菌化学监测包内两种化学指示卡及灭菌过程挑战装置(PCD)监测的应用结果。[方法]每个灭菌包内放置3M1250型或1243型化学指示卡,每锅内放置管腔型-化学PCD指示剂,观察灭菌后各指示剂变化结果并记录。[结果]1250型化学指示卡合格率为80%,1243型化学指示卡及管腔型-化学PCD指示剂合格率均为100%。[结论]根据不同包内指示卡的特点及经济成本问题,对非植入物的常规灭菌采用批量管腔型-化学PCD监测;对含植入物的器械灭菌采用1243型包内化学指示卡结合管腔PCD监测。
王群庄根鹰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效果
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3年
彻底清洗医疗器械上的污渍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美国AMMI ST79要求: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彻底的清洁和漂洗[1];医务人员可以运用验证手段考核清洗效果作为整个质量保障项目的一部分[2]。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将清洗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要求,各级医,
戴新娥莫军军倪玲美王群杨晓玲
关键词:清洗消毒机影响因素《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器械反复使用医务人员
应急器械再处理预警模块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1年
目的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应急器械再处理预警模块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原有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增加应急器械再处理预警模块,内容包括应急器械急消申请,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流程中的预警提醒和全流程数据监控。比较模块应用前(2020年3月—8月)与模块应用后(2020年9月—2021年2月)应急器械包再处理平均耗时、应急器械包装准确率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对预警模块应用的满意度。结果模块应用后,单个应急器械包再处理耗时从(170.12±9.20)min降低至(132.07±7.15)min;应急器械包装准确率从97.56%提高到99.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室医护人员对预警模块应用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应急器械再处理预警模块的应用可加快应急手术器械的处理,提高应急器械的周转和使用,实现应急器械处理绿色通道的信息化管理。
莫军军沈红梅黄芳王群吕蓓毛雅琴
关键词:信息预警
ATP生物荧光法在达芬奇机械臂清洗效果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ATP生物荧光法在达芬奇机械臂清洗效果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泌尿外科前列腺手术后机器人机械臂15套,每套次再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机械臂4把(电凝剪、电凝钩、针持、无损伤钳各1把),手工加超声波清洗后,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和ATP生物荧光法两种方法检测清洗效果,当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时采用残留蛋白检测法检测。结果60件机械臂放大镜目测法检查清洗合格率为95.00%,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洗合格率为78.33%,两种检测法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0件机械臂经残留蛋白清洗测试棒检测均为不合格。结论ATP生物荧光法检测达芬奇机械臂清洗效果较放大镜目测法好。
莫军军黄芳沈红梅王群吕蓓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机械臂三磷酸腺苷
不同口腔印模消毒方法的效果分析
口腔印模的制取是口腔义齿修复、种植修复以及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印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闩渐受人重视的口腔美学修复。口腔印模制取时,托盘上的印模材料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甚至血液,脱模后一起带出体...
王群朱欣欣
文献传递
移动数字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研发及应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外来手术器械、高水平消毒物品的质量追溯、二级库房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全方面的人、机、物管理的理念.方法 采用先进的互联网结合WiFi无线网络技术,移动PDA技术,二维条形码技术,经过开发小组的成立,硬件的配置,数据的采集,合理设计和构建数据库,系统功能测试,使用人员的培训等,逐步实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结果 该软件系统经过近2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各科的测试应用,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方便性,几乎涵盖了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所涉及的各类信息,实现了供应中心全面移动信息化管理.结论 移动数字化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促进了供应中心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以及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莫军军戴新娥王群倪玲美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
简易呼吸器使用环氧乙烷和压力蒸汽两种灭菌方法的效果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感染被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简易呼吸器的清洗消毒一直是临床的一大难题,现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根据卫生部2002版《消毒技术法规》,简易呼吸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但目前国...
莫军军戴新娥王群倪玲美
文献传递
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复用处理流程的建立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建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医用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再处理流程,确保头罩复用处理的消毒效果和质量。方法: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对医护人员救治COVID-19患者过程中使用的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的预处理和暂存流程、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流程、头罩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流程。采用放大镜目测法、蛋白清洗测试棒检测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琼脂倾注培养,分析经过处理后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清洗消毒效果。结果:25件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共经过135件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清洗后蛋白质残留量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灭菌后物品无菌性检测合格,头罩无损伤,质量安全可靠。结论:采用使用科室预处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及环氧乙烷灭菌流程对救治COVID-19患者使用后的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进行复用处理是安全可行的。
莫军军黄芳吕蓓沈红梅王群许骁玮柴秦明
关键词:复用消毒
医用护目镜三种清洗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医用护目镜复用处理的有效清洗方法。方法:抽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医用护目镜180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60件。A组采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手工清洗;B组采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90℃下消毒5 min;C组采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70℃下消毒30 min。对清洗后的医用护目镜分别进行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残留蛋白检测,并对医用护目镜处理后清洁度、镜面清晰度和松紧带合适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法检查护目镜清洗质量,A、B、C三组合格率分别为82.4%、84.6%和98.3%,C组合格率均优于A组和B组(均P<0.05),A组与B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清洗测试棒检测护目镜残留蛋白,A、B、C三组合格率分别为96.7%、100.0%和100.0%,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收到54份调查问卷,护目镜清洁度、镜面清晰度、松紧带合适度满意率分别为100.0%、90.7%和94.4%。结论:医用护目镜采用机械清洗,选择70℃下消毒30 min清洗效果较优,清洗合格率较高,使用者体验良好。
王群莫军军黄芳蒲瑛吕蓓
关键词:消毒满意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