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平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电生理指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面神经麻痹的效应
- 2004年
- 目的应用电生理学指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应。方法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170例患者分为3组:即D-β-D方案组80例,D-β方案组48例和D-D方案组42例。治疗过程中行电生理学检测,治疗1个月后分析每组方案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D-β-D,D-β,D-D3组经兴奋阈值测定,对预后的影响率分别为91.25%,83.33%,79.57%;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测定,对预后的影响率分别为96.25%,85.45%,80.95%;有效率分别97.5%,89.59%,83.33%。D-β-D组与D-β、D-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D-β-D组方案治疗Bell麻痹疗效较好,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 张小林王爱平
- 关键词:电生理学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继发于感染7例,非感染性18例,其中产褥期发病12例;5例病因不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癫痫及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中单纯肝素抗凝治疗23例,肝素联合静脉窦内溶栓治疗7例。本组22例患者痊愈,4例遗留残疾或后遗症,4例死亡。结论 CVST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且缺乏特异性,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因此关注患者是否存在CVST发生的高危因素,尽早行颅脑CT、MRI、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后应积极地抗凝治疗,必要时联合介入溶栓治疗,并纠正病因、对症治疗,大多预后较好。
- 王爱平
-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溶栓治疗
- 自发性出血性卒中合并低钠血症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出血性卒中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因自发性出血性卒中入院患者共236例,分析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回访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评价低钠血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低钠血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丘脑[82.4%(14/17)]、蛛网膜下隙[72.0%(18/25)]、基底节区[67.6%(96/142)]、脑叶[45.9%(17/37)]、脑干[40.0%(4/10)]和小脑[20.O%(1/5)],不同部位出血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患者出院3个月后平均生存质量评分为68.42(41~95)分,高于重度组的61.24(42—87)分,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的75.18(41~95)、71.26(44~89)分,三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血症是自发性出血性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以丘脑发生率较高,且轻度低钠血症预后较好。
- 王爱平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低钠血症
- 脑白质疏松对脑梗死后早期意识恢复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对脑梗死后早期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138例脑梗死患者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伴有白质疏松及不伴有白质疏松的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意识恢复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质疏松是影响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初期白质疏松组的意识障碍不但重于非白质疏松组,且在发病3个月内其改善的程度也明显差于非白质疏松组(P<0.05)。结论白质疏松是影响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重脑梗死早期意识障碍并影响意识功能的恢复。
- 王爱平杨双勇张小林
- 关键词:白质疏松脑梗死
- 路优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王爱平杨双勇
- 关键词:疗效观察路优泰贯叶金丝桃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抗抑郁药物
- 138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138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寻MSI临床特点。方法对138例临床确诊的MS患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女性占72.5%(100/138),发病年龄(27.35±11.07)岁;诱因以感染为主,部分患者同时患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患者以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为突出表现,42.0%(58/138)患者有高级神经功能障碍,视力损害亦有较重要临床意义。少数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结论MS女性患者较多,视神经损害相对较少,MRI检查对MS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王爱平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 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01~2007-03我科收治的290例卒中患者中院内肺部感染者的病原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院内肺部感染率35.9%,病原菌中G^-菌占63.7%。G^+菌32.2%,真菌4.1%。高龄、住院时间长、呼吸机的应用、气管切开、病情危重、基础病等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 王爱平
- 关键词:卒中肺部感染
- 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康复被引量:3
- 2004年
- 刘宏雅张小林王爱平
-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康复情感障碍生活质量并发
- 电刺激治疗癔症性功能障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癔症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符合CCMD-2癔症性神经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药物组各36例,治疗后对症状消失时间、症状消失率、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刺激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0.98±0.47)d、症状消失率92%,复发率3%;药物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14.50±8.97)d、症状消失率47%,复发率22%,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癔症性神经功能障碍疗程短,疗效好。
- 王爱平张建荣张小林崔金虹李恒玉
- 关键词:电刺激安全性疗效观察
- 赛莱乐治疗眩晕40例临床观察
- 2004年
- 刘宏雅王爱平
- 关键词:赛莱乐眩晕动脉供血美尼尔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