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月琴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玉米
  • 5篇抗性
  • 5篇基因
  • 4篇基因玉米
  • 3篇亚洲玉米螟
  • 3篇玉米螟
  • 3篇转基因
  • 3篇抗虫
  • 3篇抗性治理
  • 2篇蛋白
  • 2篇杀虫
  • 2篇田间
  • 2篇转基因玉米
  • 2篇寄主
  • 2篇靶标
  • 2篇BT蛋白
  • 2篇BT玉米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表达量
  • 1篇地理种群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王月琴
  • 6篇王振营
  • 5篇何康来
  • 2篇白树雄
  • 1篇王依冬
  • 1篇王勤英
  • 1篇江帆
  • 1篇张天涛
  • 1篇王靖怡
  • 1篇张琪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转Bt基因玉米(瑞丰125、DBN9936、DBN9978)对亚洲玉米螟的抗虫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评价转Bt基因玉米对靶标生物亚洲玉米螟的杀虫作用是转基因玉米研发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室内生测法对3种转Bt基因抗虫玉米‘瑞丰125’(表达Cry1Ab/Cry2Aj杀虫蛋白),‘DBN9936’‘DBN9978’(表达Cry1Ab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敏感品系ACB-S及抗Cry1Ab品系ACB-AbR、抗Cry1Ac品系ACB-AcR、抗Cry1F品系ACB-FR、抗Cry1Ah品系ACB-AhR、抗Cry1Ie品系ACB-IeR的杀虫活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心叶期和抽丝期人工接虫法进行田间抗虫效果鉴定。结果表明,取食3种Bt玉米的ACB-S幼虫,3 d死亡率100%,而取食对照常规玉米3 d存活率100%。取食3种Bt玉米的5个抗性品系幼虫除ACB-AbR和ACB-AcR有2%~6%的个体存活4~5 d,6 d死亡率也达到了100%,其余品系均在3 d全部死亡,而取食对照玉米5~6 d的死亡率仅为4%~14%,差异显著。田间心叶期食叶级别及穗期活虫数、雌穗被害和茎秆被蛀等为害等级说明3种Bt玉米高抗亚洲玉米螟。明确了‘瑞丰125’‘DBN9936’和‘DBN9978’对亚洲玉米螟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5个Bt蛋白抗性亚洲玉米螟品系幼虫在常规玉米上显示一定的适合度劣势。
孙丹丹全玉东王月琴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BT杀虫蛋白亚洲玉米螟寄主抗性
ABC转运蛋白介导鳞翅目害虫调控Bt抗性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转Bt基因作物的长期大面积种植使靶标害虫对其产生了抗性,然而,对害虫抗性机制的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Bt杀虫蛋白的长效使用。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BC)属于跨膜类家族蛋白,多项研究表明,ABC转运蛋白基因的突变与表达量变化与多种害虫对Bt产生抗性的调控机制相关。通过对ABC转运蛋白转录水平差异、基因编辑验证和体外细胞表达的分析综述了ABC转运蛋白介导害虫对Bt杀虫蛋白抗性调控的研究进展。同时,以亚洲玉米螟基因组为例,建立了亚洲玉米螟ABC转运蛋白与果蝇ABC家族蛋白基因序列聚类建树,将亚洲玉米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分为8个家族。综述结果为分析害虫在田间的抗性演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Bt杀虫蛋白的长效应用提供治理决策。
顾俊文张珀瑞王月琴李学海王靖怡张琪
关键词:ABC转运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抗性治理
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遗传规律及与其他蛋白的交互抗性被引量:1
2023年
为转Bt作物抗性治理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采用遗传杂交和毒力生测方法评价黏虫Mythimna separata Cry1Ab蛋白抗性品系对Cry1Ab蛋白的抗性显性度,明确调控抗性基因的位置和数目以及对Cry1F和Vip3Aa19蛋白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ry1Ab蛋白对黏虫正交F1代和反交F1代的LC50分别为15.30μg/g和12.91μg/g,抗性为常染色体调控;在浓度2.5~50.0μg/g范围内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显性水平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在2.5μg/g时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在50.0μg/g时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遗传。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受多基因调控。另外,黏虫Cry1Ab抗性品系对Cry1F和Vip3Aa19蛋白未产生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0.9和1.1。
胡小华王振营何康来解海翠王月琴
关键词:黏虫BT蛋白转基因玉米抗性抗性治理
安徽省不同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对Bt蛋白的敏感性被引量:1
2022年
为明确安徽省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田间种群对不同转Bt玉米的敏感性,于2020—2021年采用饲料药膜法比较不同地理种群对Bt蛋白Cry1Ab和Cry1F的敏感性。结果显示,2020年,Cry1F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各地理种群的活性普遍好于Cry1Ab蛋白,Cry1Ab蛋白对无为、埇桥、太和及长丰种群的LC_(50)分别为537.60、484.84、474.18和93.37 ng/cm^(2),而Cry1F蛋白对这4个种群的LC_(50)分别为274.74、48.52、44.44和10.64 ng/cm^(2),均低于Cry1Ab蛋白;Cry1F蛋白仅对宿松种群的LC_(50)(61.81 ng/cm^(2))略高于Cry1Ab蛋白(LC_(50)为54.97 ng/cm^(2))。2021年,Cry1Ab蛋白对无为、太和及长丰种群的LC_(50)分别为235.62、107.76和26.33 ng/cm^(2),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17%、77.27%和71.80%;而Cry1F蛋白对这3个种群的LC_(50)分别为236.84、76.88和24.85 ng/cm^(2),与2020年相比,Cry1F蛋白对无为种群的LC_(50)下降了13.79%;而对太和及长丰种群的LC_(50)分别上升了73.00%和133.55%。表明Cry1Ab和Cry1F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各地理种群均具有一定活性,可用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治。
徐婷婷王月琴胡飞毕思佳胡本进王振营徐丽娜
关键词:敏感性田间种群
靶标害虫对Bt玉米的抗性发展和治理策略被引量:9
2019年
全生育期有效表达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玉米为靶标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但是,靶标害虫抗性种群的发展严重威胁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可持续应用。截止到2018年,已经有13例报道表明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了田间抗性;5例监测结果表明靶标种群没有降低对Bt玉米的敏感性,其中包括转vip3Aa玉米。抗性治理策略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Bt杀虫蛋白的高剂量表达、靶标害虫的隐性遗传、初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较低、不完全抗性、适合度代价等。当抗性为非隐性遗传时,可以通过增加庇护所的种植面积达到延缓抗性发展的目的。
王月琴何康来王振营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玉米靶标害虫田间抗性抗性治理
BT799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抗螟性鉴定是转基因抗虫玉米研发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转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展开评价,同时测定了BT799植株组织中CrylAc蛋白的表达量。【方法】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室内生测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3种方法。【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组织中CrylAc蛋白含量分别为768.0ng/g(蛋白,鲜叶重)和1452.8~2978.5ng/g(蛋白/花丝、苞叶或幼嫩籽粒干重)。田间心叶期接虫条件下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和CC.2XBT799表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室内取食转CrylAc基因玉米不同组织的亚洲玉米螟敏感幼虫7d后的存活率为0~37.5%,取食非转基因对照的存活率为89.9%~100.O%。亚洲玉米螟不同抗性品系取食郑单958K组织的存活率以Crylle抗性品系最低,其次是CrylF抗性品系,均显著低于取食对照郑单958,CrylAc抗性品系最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转CrylAc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有很高的杀虫作用和良好的田间抗螟性。
王月琴何康来江帆王依冬张天涛王振营白树雄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
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Cry1Ab/Cry1Ac融合蛋白表达及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杀虫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室内抗螟性评价是转Bt基因抗虫玉米研发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ZZM030心叶中Cry1Ab/Cry1Ac融合杀虫蛋白的表达量;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了分别取食转基因玉米ZZM030和非转基因玉米X249心叶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敏感品系ACB-BtS、Cry1Ab抗性品系ACB-AbR和Cry1Ac抗性品系ACB-AcR初孵幼虫的存活率。【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ZZM0304叶期和8叶期心叶中Cry1Ab/Cry1Ac融合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是10.62和2.94μg/g FW。敏感品系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取食转基因玉米ZZM030心叶2 d的存活率仅为23.6%,4 d后存活率为0,而取食非转基因对照玉米X249心叶4 d的存活率高达93.1%。Cry1Ab抗性品系和Cry1Ac抗性品系初孵幼虫取食转基因玉米ZZM030心叶6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1.1%和12.5%,而取食非转基因玉米X249心叶6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1.9%和77.8%。【结论】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ZZM030心叶中高表达的Cry1Ab/Cry1Ac融合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具有极高的杀虫效果。
刘晓贝白树雄王振营王月琴王勤英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杀虫效果蛋白表达量室内生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