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娇 作品数:31 被引量:215 H指数:9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甘肃临夏县北塬灌区农村沼气发酵资源能源化潜力的估算 根据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的2009年甘肃临夏北塬灌区农村沼气发酵资源的数据,计算出北塬灌区每年产秸秆的量为8.9万t,70%用于沼气发酵,畜禽粪便的量为194.02万t,共计年可产沼气8 860万m。按全区总人口有13.3... 王晓娇 张彤 冯永忠 李轶冰 任广鑫 杨改河关键词:农村沼气 文献传递 鸡粪、猪粪与秸秆混合厌氧发酵配比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2013年 以鸡粪、猪粪、麦秆和玉米秆为发酵原料,采用混料设计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鸡粪、猪粪、麦秆和鸡粪、猪粪、玉米秆原料混合厌氧发酵进行了优化。混料设计以3种原料为自变量,中心组合设计以鸡粪与猪粪的比例和碳氮比为自变量,均以甲烷产量为响应变量。结果表明,3种原料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量显著高于单一原料及两种原料混合发酵;多原料间在发酵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提高了甲烷产量,在优化配比下,各试验组实际甲烷产量分别是其期望值的1.62、1.70、1.66和1.73倍。混料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均可优化混合原料发酵的原料配比,但中心组合设计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王晓娇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韩新辉关键词:鸡粪 猪粪 秸秆 混合发酵 参数优化 麦秆酸预处理后与猪粪混合发酵提高产气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的酸处理对麦秆混合发酵过程中各指标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醋酸浓度、时间处理后的麦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进程中还原糖、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p H值变化和甲烷产量,探究各指标的关系并优化得出最佳醋酸处理组合,以期为酸预处理混合发酵实现高甲烷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醋酸处理后的麦秆通过与猪粪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甲烷单位产量,增幅为124.28%-207.40%.发酵过程中还原糖、VFA、p H值间相互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得到醋酸处理的最优组合为浓度3.35%、时间6.75d,最大甲烷单位产量751.97 m L·g^-1(以VS计). 周莎 黎雪 翟宁宁 张彤 邹书珍 毛春兰 王晓娇 杨改河关键词:醋酸 小麦秸秆 猪粪 混合发酵 牲畜粪便与秸秆混合的厌氧发酵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2011年 为进一步明确混合原料厌氧发酵效果及影响因素,以牛粪、鸡粪和麦秆为发酵原料,按总固体质量比分别设定了单一原料、两种及3种原料混合发酵组,分别在20℃和35℃下进行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原料不同比例混合、温度、C/N比和pH值对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混合发酵可显著提高总产气量、TS利用率和TS产气率;牛粪、鸡粪和麦秆3种原料混合后发酵效果显著好于单一原料以及牛粪与麦秆、鸡粪与麦秆两种原料混合的发酵效果。中温发酵效果显著好于低温发酵;牛粪、鸡粪与麦秆混合厌氧发酵的最适C/N比为25.64~27.54;混合原料发酵的pH值变化平稳且更容易维持在发酵适宜pH范围内。原料混合、温度、C/N比和pH值对厌氧发酵均有影响。 王晓娇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韩新辉 宋籽霖关键词:厌氧发酵 温度 C/N比 PH值 模拟增温和降雨增加对撂荒草地土壤胞外酶活性及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土壤胞外酶活性是催化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关键限速步骤,而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然而却很少有研究聚焦于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地区.以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野外模拟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酶活性,探究土壤酶活性及计量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增温、增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β-1,4-葡糖苷酶(BG)和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然而,土壤β-1,4-木糖苷酶(BX)活性在气候变化处理下却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增温处理的增幅最大,达到了63.15%.增温增雨的交互显著增加了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胺肽酶(LAP)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别增加了34.32%、12.97%和44.86%.增温显著增加了过氧化物酶(PER)活性,而增雨显著降低了PER酶活性,增雨以及增温增雨显著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这主要归因于植物群落科组成的变化.增雨和增温增雨处理下碳降解酶活性∶氮降解酶活性(CEs∶NEs)和氮降解酶活性∶磷降解酶活性(NEs∶PEs)显著降低,而碳降解酶活性∶磷降解酶活性(CEs∶PEs)在增温、增雨及其交互作用下均显著降低,增雨以及增温增雨处理下土壤酶化学计量的向量长度均低于对照处理,且向量角度均大于对照处理,表明土壤微生物在暖湿条件下的碳限制和氮限制程度有所减弱.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引起酶活性及计量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气候变化下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植被群落科组成的变化,尤其是木质素含量较低且具有固氮能力的豆科植物数量的增加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会减弱土壤微生物的碳氮限制,研究结果可为理解脆弱生境地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 王兴 钟泽坤 简俊楠 张硕宏 杨改河 任成杰 冯永忠 任广鑫 王晓娇 韩新辉初始pH值和物料配比对高温混料厌氧发酵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研究高温条件下初始p H对厌氧发酵进程的影响,以猪粪、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设置3种比例(干物质质量比30∶70、50∶50、70∶30)下6个水平(6.0、6.5、7.0、7.5、8.0的初始p H值以及一个不调控初始p H的处理作为对照)进行批次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 H值和物料配比都会显著影响厌氧发酵过程的启动时间和甲烷产量.当初始p H值为7.0时,VS降解率趋于稳定.COD去除率随着粪便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高温猪粪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佳挥发性脂肪酸(VFA)/碱度比值范围为0.05~0.3;猪粪可以作为一种缓冲材料,适量添加可增大消化系统的缓冲能力.通过建模优化,预测出当初始p H值为6.95、猪粪/玉米秆为70∶30时,可得到每克挥发性固体最大理论单位甲烷产量169.22 m L·g-1. 张彤 翟宁宁 王晓娇 秦新苗 杨改河关键词:高温厌氧发酵 H值 不同麦秆生物炭强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 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生物炭制备条件对生物炭性质及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小麦秸秆(WS)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和不同KOH改性浓度条件下制备出不同类型的麦秆生物炭(WBC).研究发现,较低的热解温度能够保护WBC表面的官能团,而较高的热解温度则能够提高WBC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KOH改性能够向WBC表面引入─OH,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WBC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将制得的WBC分别添加到餐厨垃圾厌氧消化(KWAD)系统中,发现所有WBC均能够提高KWAD的总产气量.其中WS650与WS450-2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较CK分别提高了32.82%和30.01%的总产气量.在关键酶活性的研究中,发现WS450-2的辅酶F420与脱氢酶活性大大提升,这可能与其表面丰富的官能团有关.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中,WS450-2在富集厚壁菌门(Firmicutes),抑制非相关细菌方面展现了较大优势;WS650在富集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抑制非相关古菌方面展现了较大优势.最后通过冗余分析明确了WBC制备工艺和表征指标与KWAD产气动力学参数,过程参数,酶活性和微生物丰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KOH改性WBC能够通过调节挥发性脂肪酸与pH值影响沼气产量,其较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能够更好地富集厚壁菌门(Firmicutes);高温热解WBC则能够更好地富集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 尚泽洲 胜晨静 汪锐 张希夷 宋景辉 王晓娇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韩新辉 任成杰 王兴关键词: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官能团 关键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混合原料沼气厌氧发酵影响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 开展农业废弃物多元物料混合厌氧发酵研究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开展多种类物料混合厌氧发酵技术研究,可避免单一原料厌氧发酵缺陷,提高沼气发酵产气效率,从而高效率地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生产问题。基于... 王晓娇关键词:沼气 C/N 文献传递 基于沼气资源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结构及效益分析-以临夏县北塬灌区为例 沼气资源的开发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本文对临夏县北塬灌区的沼气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典型的"沼气池——畜舍——菜(果、粮)"三位一体的沼气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结构和效益... 王晓娇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韩新辉关键词:沼气 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模式 不同比例混合原料对连续发酵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4个不同的混合比例依次进料,探究了其对连续发酵稳定性的影响.其中,鸡粪∶秸轩∶牛粪∶果蔬=40∶20∶20∶20(周期Ⅲ)能够有效提高发酵体系的产气效果,相比于周期Ⅰ和Ⅱ,对平均甲烷产率提高了149.96mL·... 薛胜荣 王晓娇 宋景辉关键词:废弃物处理 连续发酵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