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亮
-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 连杆热锻模再制造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再制造工程的优势体现在节省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环境友好等诸多方面。为提高模具寿命降低连杆生产成本,进行了连杆热锻模再制造试验。与传统方法相比,热锻模再制造将模具寿命提高了100%,显著降低了模具管理成本和模具成本。分析表明,选用优质模具材料,优化模具热处理和表面渗氮工艺是实施连杆热锻模再制造的核心技术。
- 闵永安吴晓春宋雯雯王庆亮续维
- 关键词:H13模具钢再制造工程
- 稀土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和强韧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测试了加稀土元素的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强韧性及热稳定性,并利用SEM对冲击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高热稳定性,稀土的加入改善了钢的组织性能,室温冲击韧性超过300J/cm^2,在750℃保温20h的试验条件下,硬度降低1~3HRC,表明试验钢可以运用在高温工作条件下。
- 王良平吴晓春闵娜江浩王庆亮
- 关键词:稀土元素强韧性热稳定性
- 热作模具钢H13热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高温均质化、超细化处理是优质H13模块生产中的关键热处理技术。高温均质化处理可基本消除钢中的共晶碳化物,显著改善成分偏析;超细化处理可使H13组织得到细化,进一步提高性能均匀性。五钢新流程生产的P级H13(SWPH13)等向性明显改善,冲击韧性、热疲劳抗力显著提高。
- 王庆亮徐明华续维吴晓春闵永安
-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超细化处理等向性共晶碳化物冲击韧性热疲劳
- 塑料模具钢10Ni3MnCuAl的相变特性及热处理工艺被引量:9
- 2008年
- 采用膨胀法,辅以硬度测试和金相分析测定了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10Ni3MnCuAl的相变点,以及900℃奥氏体化后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根据相变特性结合切削试验确定该钢的热处理工艺以正火+时效更为合适,所获贝氏体组织的工件直径范围为200~1000mm。
- 张伟吴晓春闵永安王庆亮
- 关键词: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粒状贝氏体
- 新型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在国外GP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基础上,降低了铬和钼的含量,提高了硅和锰的含量,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奥氏体热作模具钢;在相同的冶炼、锻造和热处理条件下,对两种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750℃下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纵向冲击韧性相当,而试验钢的横向冲击韧性明显优于GP钢的,具有更好的等向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塑性均略高于GP钢的;750℃保温20 h过程中,两种钢的硬度基本保持稳定,且试验钢始终比GP钢高约2 HRC。
- 王良平吴晓春闵娜江浩佟倩王庆亮
- 关键词: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 轿车用高性能模具材料的开发
- 李麟吴晓春闵永安何燕霖徐晓许珞萍徐明华黄鸿生续维王文革王庆亮唐文军叶平
- 该项目对热作模具钢-H13钢的冶金质量和成分组织控制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采用新流程使其组织性能均匀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性能符合优质H13钢质量检验标准;设计了塑料模具钢-718钢的成分,确定了均匀化处理的温度,确定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模具钢轿车
-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塑料模具钢预硬化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热处理过程的控制是决定预硬化塑料模具钢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方法往往带有很大的经验性和主观性。热处理过程是一个温度场、组织场、应力场相互耦合的复杂物理过程,实际生产中无法进行在线检测和控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P20钢模块预硬化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加热、淬火冷却、回火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模拟,进而预测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变化。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实际生产验证数据对预硬化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提高了模块预硬化质量,降低了模块淬火开裂风险,同时降低了热处理能耗。
- 王庆亮续维潘健生
- 关键词:模具钢数值模拟有限元
- 大口径连轧管机限动芯棒坯的研制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宝钢特钢现有装备条件,运用相图分析、纯净化与夹杂物控制、组织形态控制、锻造过程温降控制等技术,采用炉外精炼、真空脱气、电渣重熔以及高温均质化、多向锻造、球化退火工艺成功试制了380大直径限动芯棒坯,制成的成品芯棒,显微组织均匀,横向V型缺口冲击功≥17J,使用寿命达到2500支以上,满足生产要求。
- 王庆亮徐明华王贤军
- 关键词:限动芯棒碳化物
- 新标准 新材质(下)
- 2010年
- 文章论述优质合金模具钢新标准的颁发必要性及迫切性,新标准的技术指标,先进之处及执行新标准的工艺要素。执行新标准的同时,必须重视钢材表面质量,重视钢厂与客户之间的供需关系、重视市场需求的性能更优的特色模具钢的技术开发。
- 徐明华续维王庆亮
- 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本文通过对进口和国产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组织、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对比研究,阐述了 对上述性能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国产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产品等级打下了技术基础。
- 续维黄俊春王庆亮
- 关键词:性能研究力学性能模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