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明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丁型
  • 4篇丁型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3篇丁型肝炎病毒
  • 3篇细胞
  • 2篇体外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炎患者
  • 2篇FAS/FA...
  • 2篇HCV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凋亡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分离
  • 1篇血浆分离器
  • 1篇血浆吸附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王宇明
  • 3篇李奇芬
  • 2篇顾小红
  • 2篇向德栋
  • 1篇毛青
  • 1篇王雅凡
  • 1篇刘国栋
  • 1篇方勇飞
  • 1篇蒋业贵
  • 1篇宋闽宁
  • 1篇郝飞
  • 1篇顾长海
  • 1篇闵峰
  • 1篇刘冰
  • 1篇于乐成
  • 1篇李成明
  • 1篇陈嵩
  • 1篇顾长海

传媒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大众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乙二醇与二甲基亚砜促进HCV体外感染树鼩肝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PEG)与二甲基亚砜(DMSO)在HCV体外感染树鼩肝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采用两步灌流法分离树鼩肝细胞,并用L15培养基予以培养,培养3d接种HCV-RNA阳性血清,在接种感染血清前90min 加40g·L^1PEG与15g·L^1,然后再接种HCV-RNA阳性血清温育6h~8h,并收集不同时相的细胞和上清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其中HCV正负链RNA。结果未加PEG与DMSO时,细胞内正负链RNA首次检出是感染后d5,至d10仍可间断检出,培养上清正链首次检出是感染后d3,d10亦呈阳性;加PEG与DMSO时,细胞内负链首次检出是感染后d3,至d17仍可间断检出,细胞内正链首次检出是感染后d3,至d15仍可间断检出,培养上清正链RNA首次检出感染后d3,至d15亦呈阳性。结论加PEG与DMSO细胞内正负链RNA首次检出时间较早,检出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
闵峰郝飞刘冰刘国栋黄纪明王宇明宋闽宁
关键词:肝细胞聚乙烯二醇类药理学C型肝炎样病毒属
维生素E乳剂对肝脏星状细胞Ⅲ型前胶原和MMP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1999年
向德栋李奇芬王宇明王雅凡
关键词:胶原金属蛋白酶
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探讨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连续切片技术和原位杂交,检测了79例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佃ADAg,HBsAg,HBcAg和HBV DNA表达,以52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丁型肝炎HBsAg,HBcAg检出率为81%,71%,乙型肝炎为94%,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其次是胞质表达,HBsAg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HDAg和HBsAg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分布呈一致性,两种抗原的表达程度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和病理损害相关(P<0.01)。HBcAg以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阳性细胞主要呈单个细胞或点状分布,且HBcAg阳性细胞明显少于HDAg阳性细胞。HDAg表达强度与HBV D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HDV感染会抑制HBV DNA复制或病毒抗原表达;在HDV致病机制中HDV的直接细胞毒性可能起主要作用,也有HBV的协同作用。
顾小红李奇芬王宇明
关键词: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AG
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s/FasL和肝细胞凋亡表达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探讨Fas/FasL及肝细胞凋亡在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TUNEL技术,检测79例丁肝患者肝组织HDAg,Fas/FasL表达,以及肝细胞凋亡,以54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 Fas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HDAg以核浆型表达为主,二抗原表达及分布有相关性。FasL主要表达在浸润淋巴细胞浆、肝细胞核,与HDAg表达及分布不全一致。HDAg,Fas/FasL和肝细胞凋亡在各型肝炎中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别意义。结论 HDV感染可诱导肝细胞Fas/FasL表达,增强Fas/FasL途径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中可能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顾小红李奇芬王宇明
关键词:丁型肝炎细胞凋亡
不同长度丁型肝炎病毒核酶的体外自剪切活性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分析不同长度丁型肝炎病毒核酶的体外自剪切活性。方法用XbaⅠ,EcoRⅠ或BamHⅠ将含有HDV.Rz序列的pRz277正向质粒(pRz277A)和pRz277反向质粒(pRz277B)线性化,以α-^(32)p-UTP标志和T7噬菌体RNA聚合酶转录出不同长度的基因组核酶(g.Rz)和抗基因组(即复制中间体)核酶(ag.Rz),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剪切反应,然后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放射自显影。结果 g.Rz24/100(自剪切位点5和3端分别含24nt和100nt,下同)、ag.Rz38/119在适当条件下绝大部分发生自剪切。g.Rz24/253和ag.Rz38/239也具有一定自剪切活性,但显著低于前两者,即使温度升至55℃或加入去离子甲酰胺也是如此。结论适宜长度的HDV.Rz在体外具有较高的自剪切活性。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下一步研究HDV.Rz的反式剪切作用。
于乐成顾长海毛青李奇芬王宇明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
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Fas/FasL表达与肝细胞凋亡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 探讨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Fas/FasL在丁型肝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对45份HDV感染树Qu肝中HDAg,Fas/FqsL和Fas/FasL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肝细胞凋亡进行了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对HDAg,Fas/FasL的表达以及肝细胞凋亡进行了检测。
蒋业贵李奇芬王宇明顾长海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FAS配体
静脉药瘾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调查重庆市静脉内药瘾者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型感染状况。方法静脉内药瘾者284例,其中男191例,女93例,年龄21岁~36岁,用酶标记免疫(ELISA)法检测HCV感染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检测HCV RNA,并观察血清ALT,AST水平。结果重庆市静脉内药瘾者中,anti-HCV IgG阳性率为40.5%;HCV RNA阳性率为34.5%,其中HCV 1b型,2a型及1b/2a混合型感染率分别为33.7%,46.9%及19.4%,HCV基因型与血清ALT,AST水平变化无明显关系。结论重庆地区静脉毒瘾者HCV感染以2a型为主(46.9%),其次为1b型(33.7%),1b/2a混合型亦不少见(19.4%),HCV基因型与血清ALT和AST水平变化无明显关系。
陈嵩王宇明李成明方勇飞
关键词:丙型肝炎HCV分子流行病学
人工肝帮助待肝者平稳过渡
2008年
人工肝支持治疗的常用方法 1.血浆置换每次同型异体血浆置换量为2000--2500毫升,每次置换时间为1.5~2小时。 2.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常规完成血浆置换治疗后.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血浆再经血液灌流器吸附后.回输入患者体内。吸附治疗时间为1.5~2小时。
向德栋王宇明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治疗血浆吸附血液灌流器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