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娜
-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红色经典”热与当代语境下的信仰焦虑被引量:12
- 2005年
- 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的“红色经典”改编热,表面上是当代大众对红色年代的一种怀旧和商家利用“激情年代”积累的观众赢利的手段,但倘若对其中投射出的大众“红色情结”进一步探究,不难发现,当代造“星”运动中人们对红色精神的渴望和回归,实际上揭示出了“非英雄”偶像时代里,偶像与偶像崇拜者们深层心态上的精神危机和信仰焦虑。
- 王妮娜
- 关键词:偶像消费主义
- 中国传统经典在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中小学生诵读中国传统经典诗文的实验研究表明,大量古诗文的阅读和积累,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学生从中所获得的情感、素养、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完全符合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的立体空间中体现语文的审美价值。
- 王妮娜岳军荣
- 关键词:语文教育协调发展
- “学习型课堂”: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被引量:3
- 2004年
- 学习型课堂教学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互动对话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它不仅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实际,使高校文学课程教学与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效地衔接,焕发出文学课程"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勃勃生机,而且能够促使师生破除封闭式的心智模式、构建未来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自我发展"意识。
- 王妮娜
- 关键词:文学课程课堂九年制义务教育探究式心智模式
- 是骗子还是英雄──再论于连·索黑尔
- 1999年
- 于连的世界观无疑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环境对他的有利与否直接影响着他对社会的服从与反抗。然而,若站在于连那个特定的时代看,他凭借着对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理想的继承和发展,单枪匹马与封建等级制不懈斗争的壮举无疑对历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司汤达站在下层平民的立场上,称于连为我们的英雄并非言过其实。
- 王妮娜
- 关键词:《红与黑》反抗妥协自尊毁灭
- 中国传统典籍在多元语境下的实践意义及应用
- 2003年
- 中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中国传统典籍的熏陶作用,使学生从小接受必要的人文积淀和传统知识积累,以解决我国在当今国际学坛上的"失语症"问题,并通过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下的现代化构建,培养出接受过现代意识洗礼,成长于中华传统文化养育之中的精神跋涉者。
- 王妮娜
-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典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 《麦克白》何以是部悲剧──谈麦克白形象的塑造
- 1999年
- 《麦克白》所以能将一个弑君篡权的杀人凶手做为悲剧主人公,是因为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这出剧作中,展示了麦克白由“巨人”蜕变到十恶不赦的大恶棍时的心路历程。通过对他心理道德、精神、信念沦丧过程的揭示,入木三分地将美好的东西一点一点毁灭了让人看,自然也就引发起了观众、读者深深地悲悯和惋惜之情。
- 王妮娜
- 关键词:《麦克白》莎士比亚悲剧
- 高师文学课教学改革亟待与中学新课改有效衔接被引量:1
- 2009年
- 高等师范院校文学课教学改革与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衔接问题,目前仍处于大学教改与中学课改都无暇顾及的边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文学课教学模式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脱节,两者能否尽快相互适应并有效衔接,已成为基础教育中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 王妮娜
- 关键词:文学课教学改革语文新课改有效衔接
- “红色经典”现象与大众文化认同危机被引量:8
- 2005年
- 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化转型进程中的"红色经典"改编热,除折射出了国人对信仰缺失、人心不古、道德淡化的消费主义时代的失望和不满,以及为解除精神困顿和信仰焦虑而产生的对英雄、崇高、理想的精神需求外,更重要的是,透过政治话语的参与和大众审美文化对红色改编的关注,发现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显现出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意识。
- 王妮娜
- 关键词:信仰缺失文化认同
- 从海亚姆现象看东西文化的相交汇流被引量:1
- 2004年
- 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对波斯诗人海亚姆在东西方掀起的"波斯热"现象进行了文化观照,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特质、思维形式等差异性的比照分析,认为20世纪初,处于传统意识形态下的中国文人,所以接受波斯哲人海亚姆的鲁拜诗,极大程度上并非出于艺术审美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或对波斯文学本身的探究,而是源于自身文化变革的需要和对西学的崇尚,以藉此作为张扬个性和自由的范本;海亚姆现象表明,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化需要和文化框架来进行的,即使两种文化相交汇流,双方都从相互对比和冲突中获得了益处,也仍然会各自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
- 王妮娜
- 关键词:文化特质比较文学东方文化西方文化
- 在异质文化的互证互动中寻求精神突围——贾平凹在文化转型中的困惑与摸索被引量:2
- 2006年
- 贾平凹的创作一直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现实,并在自己的创作尝试中,将西方的东西进行揉碎后的再度整合重构,希冀能通过民族特色与世界思想意识的汇通,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突围的道路;然而,受限于自身在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困惑和颓唐,他的创作实践一直在“逃亡”、“叹惋”的陷阱中徘徊,致使他的借鉴和精神自救也一直处于痛苦的摸索和尝试阶段,而未能在异质文化的互证互动关系方面理出一条清晰的突围思路。
- 王妮娜
- 关键词:精神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