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军
- 作品数:51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胶南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级医院医学影像学科实习教学工作体会
- 2010年
- 由于认识到医教研相结合的模式对医院医护人员整体素质、技术水平的提升方面,对医院管理与教学水平的促进方面,和在提高医院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和水平的医院,积极争取加入到附属临床教学医院的行列中。放射科在几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边干边学,较好地实践了医教研相结合,现总结报告如下。
- 马民谢鲁群刘红光王其军
- 关键词:临床教学工作医学影像学科教学水平医院竞争力医护人员
- 16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腕骨外伤诊断中对比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X线平片在腕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1例腕骨外伤患者于处受伤后30min~20d分别进行了X线平片、MSCT检查,将CT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formation,VR)和曲面重组(curved-planar reformation,CPR),观察MSCT各种成像方法对腕骨骨折和脱位的显示效果,并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结果31例中,X线平片显示关节脱位6例,腕骨骨折14例,其中假阳性1例;可疑骨折7例,经MSCT确诊4例,排除3例。MSCT共检出28例(37处)骨折,脱位10例。二者腕骨骨折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05,P<0.05)。结论在腕骨外伤的诊断中,X线平片仍是基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S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各种成像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腕骨损伤的检出率。
- 王其军贾振丽马民杨洪富刘红光
- 关键词:腕关节断层摄影术
- RIS、HI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10年
- 刘红光张瑞霞王其军王继华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RISHIS医学影像学科计算机技术
- Fahr病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Fahr病影像学、组织学表现及遗传特点的认识,分析囊变的发生机制。方法3例中女2例,男1例。2例经临床、实验室及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1例。结合文献,分析Fahr病组织学表现、并发症(囊变、出血)的发生机制和遗传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为双基底节区、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广泛且较对称的钙化;小脑齿状核单侧、双侧性钙化各1例。2例分别于右额叶、左顶叶发生囊变。病理学检查见病变区有陈旧性出血所致含铁血黄素细胞形成。血管壁大部分呈玻璃样变性,管壁及邻近脑实质内见有钙盐沉积形成的沙砾体和不规则钙化。部分血管出现纤维素坏死,腔内血栓形成,并可见小动脉炎改变。囊变灶壁见有明显的含铁血黄素细胞沉积。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磷、钙指标均正常。结论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脑内出血、囊变均应视为本病的并发症。CT由于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因而在本病诊断中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刘红光卢明花王其军赵钧生刘晓亮马民徐爱德
- 关键词:脑疾病遗传学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
- 王其军刘春林马美丽刘红光王永奎邵长征马民贾振丽张亮张杰董振宇杨洪富陈纪宝柴红丽狄红红
- 本胆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生长慢,瘤体小,呈局部浸润生长,早期不易被发现,如果不经治疗,出现症状后生存期约3个月;国外统计肝外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不超过10﹪。因此,如何提高肝外胆管癌的检出率一直...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出率
- 肝外胆管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VEGF表达及MVD的相关性研究
- 王其军丁宝国赵钧生马民乔秀丽陈彦福吕贤荣邵长征贾振丽张亮张杰杨洪富董振宇丁丹李帅帅
- 收集2003年2月~2008年10月间经病理学证实、MSCT资料完整的肝外胆管癌病例62例,摒除14例因组织学材料小无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的患者。全部病例于手术前1周内行CT扫描,先平扫后增强扫描。增强检查使用非离子型对比...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VEGF表达多层螺旋CT
- 50例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 2003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椎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腰椎管狭窄的X线、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分为四度:0度、Ⅰ度(轻度)、Ⅱ度(中度)、Ⅲ度(重度)。结果椎管狭窄位于L3,4平面6例,L4,5水平者29例,位于L5,S1平面者15例。CT及MRI显示单纯黄韧带肥厚者12例;椎间盘突出并黄韧带肥厚致腰盘黄间隙狭窄13例;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突入椎管者8例,椎体后缘增生并小关节突增生肥大16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椎管狭窄I度26例,Ⅱ度10例,Ⅲ度14例。结论腰椎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X线检查有其局限性,CT和MRI无创,能够准确显示腰椎管狭窄的解剖学和部分组织学改变。
- 丁伯明马明刘红光王其军
- 关键词:椎管狭窄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Fahr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 2009年
- 例1 患者女,44岁,15年前因头部不适,有僵硬感,逐渐向左肩、背部蔓延,伴左侧肢体活动不便2年首次就诊。否认遗传病史及类似家族史。CT示颅内广泛钙化灶,右额叶片状低密度区,局部点状钙化(图1)。7年前出现行走困难,呈小碎步态,左上下肢屈伸受限,出现不自主哭笑,头颅CT示原脑内钙化灶增大,右额叶片状低密度区,
- 王其军贾振丽刘红光马民张亮
-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疾病
- 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肠套叠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低频及高频超声显像对临床可疑肠套叠患者进行检查,测量大肠或小肠套叠的外径及长度。结果:169例小儿大肠套叠,低频B超确诊28例,套叠肠段外径29mm^42mm(均值35mm),长度65mm^81mm(均值75mm);高频B超确诊141例,套叠肠段最大外径39mm(均值33.3mm),最大长度72mm,(均值71.5mm)。11例小肠套叠,低频B超确诊1例,套叠段外径26mm,长度51mm;高频B超确诊10例,套叠肠段最大外径19mm(均值16.6mm),最大长度40mm(均值23.4mm)。结论:高频超声显像比低频超声对诊断肠套叠的确诊有明显提高。
- 冯海霞练智勇王其军刘红光
- 关键词:肠套叠小儿
- 超声实时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临床应用研究
- 刘京运王其军林青谢伟刘红光丁伯明张杰
- 1、病例的选择:收集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31日因急性肠套叠经超声检查诊断,后行超声实时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无灌肠禁忌症的患儿共35例。2、检查治疗方法:超声实时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方法:患儿仰卧位,把探...
- 关键词:
- 关键词:肠套叠超声诊断空气灌肠整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