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儆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中药
  • 2篇60例临床观...
  • 1篇动脉
  • 1篇医院管理
  • 1篇针刺联合中药
  • 1篇针刺配合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指引
  • 1篇治疗周围性面...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偏瘫
  • 1篇手部
  • 1篇手部功能
  • 1篇疼痛
  • 1篇疼痛医学
  • 1篇偏瘫
  • 1篇中药治疗

机构

  • 6篇泸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儆
  • 1篇刘兆丰
  • 1篇程红
  • 1篇杨志坚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4例被引量:1
2009年
椎动脉型颈椎病(简称CSA)是颈椎病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经常因为头颈部体位的改变而致眩晕、恶心、头痛、视力减退、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笔者自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本病7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先报告如下。
王儆
关键词:针刺治疗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芒针合谷透后溪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芒针合谷透后溪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手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针合谷透后溪穴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肌力部分(neurological impairment degree of hand muscle strength,NDS)评分、Fugl-Meyer手功能部分(Fugl-Meyer hand function,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DS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D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进食、洗澡和修饰等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合谷透后溪穴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手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儆程红
关键词:中风偏瘫手部功能
以科学发展观指引发展临床疼痛科室
随着人们对疼痛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疼痛医学将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疼痛科室也作为不同级别医院新的发展科室不断涌现。疼痛科室究竟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经过多次讨论,共识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和发展临床疼痛科...
刘兆丰杨志坚李胜王儆
关键词:疼痛医学科学发展观医院管理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并和西药组60例作对照。结果:经10天~2个月治疗后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7%,西药组7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王儆
关键词:针刺中药周围性面瘫
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抗痉挛药物,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6例、进步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1例、进步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药物,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可更好的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王儆
关键词:针刺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体针加耳针与单独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体针加耳针组(治疗组)80例、单独体针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首先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继而针刺秩边、委中、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体针治疗,2组均治4个疗程,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耳针配合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单独体针治疗。
王儆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