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顶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由扶汉到附莽:西汉后期士人政治取向的转变被引量:2
- 2005年
- 西汉后期,在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下,士人阶层的政治取向经历了由扶持刘汉政权到依附王莽的转变,刘向、刘歆父子是这种转变的代表人物。在当时的历史下,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是合乎逻辑的发展。
- 王保顶
- 关键词:士人政治取向
- 论刘歆
- 1994年
- 若历史地看待刘歆一生的政治、学术活动,会得出历代封建史家截然相反的结论。作者认为,刘歆争立古文经是为了厘正西汉末今文经学空疏与妖安的积弊,建立致用的学术,他并非一概排斥今文经。刘歆依附王莽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王莽的地位和影响对社会现实进行改革,镇定、维护即将衰亡的西汉政权,这与他争立古文经是一脉相承的,是理论到实践的一大转变。
- 王保顶
- 关键词:阴阳五行说光禄大夫大司农汉章帝
-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被引量:8
- 1996年
-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王保顶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为刘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循环不已的五德终始动性体系也为王莽代汉准备了逻辑基础。东汉建立之后,惩于前汉亡国的教训,对五德终始学说进行改造,使原本用于说明朝代更替、政权嬗变的动性体系变为规定封建...
- 王保顶
- 关键词:五德终始说《白虎通》天人感应统治者
- 论董仲舒与司马迁《史记》著述之关系被引量:2
- 1997年
- 论董仲舒与司马迁《史记》著述之关系·王保顶司马迁是董仲舒的私淑弟子,《太史公自序》中自言问学于董仲舒。董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致仕,居茂陵,卒年史无明载,一般认为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司马迁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随家徙居茂陵,次年...
- 王保顶
-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政治思想天人关系
- 汉代灾异观略论被引量:22
- 1997年
- 灾异观是汉代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在汉代政治实践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阴阳术士们的穿凿附会,灾异又成为荒诞不经的权谋于利之具,以致模糊了人们对灾异进行审视的视线.探究灾异的实质、功能及意义,对于认识汉代的政治哲学及政治史,无疑是有意义的.
- 王保顶
- 关键词:《汉书》《后汉书》《廿二史札记》政治哲学《新唐书》政治实践
- 汉代士人阶层的演变被引量:5
- 2001年
- 汉代是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确立的时代,也是士人阶层急剧演变的时代。专制政治对士人的塑造主要是通过选举制度具体实现的,本文以选举制为视角,考察汉代士人阶层的演变。在汉代,士人阶层经历了两次演变:西汉,由游士到儒士;东汉,由儒士到士大夫。士人由游士、儒士到士大夫,从体制外走入体制内,确为中国文化的一大转变,反映了汉代历史的特征。
- 王保顶
- 关键词:游士儒士士大夫
- 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6
- 1997年
- 王保顶
- 关键词:汉代儒学政治状况为政者政治观念意识形态
- 学术出版的三个维度
- 2024年
- 从历史维度看,编辑出版推动和促进了典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现实维度看,由于技术进步带来传播方式以及人们阅读、接受方式的变化,学术出版面临发展不均衡、宣传营销不够、融合发展滞后、人才队伍较弱等方面的挑战;从实践维度看,通过深入发掘品牌价值、注重新媒体营销、加强融合赋能等方式,学术出版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 王保顶
- 关键词:学术出版典籍文化新媒体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