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波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伊马替尼
  • 2篇疗效及不良反...
  • 2篇急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治疗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肿瘤
  • 1篇药物
  • 1篇伊马替尼治疗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类
  • 1篇胰岛素类似物

机构

  • 8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8篇王佳波
  • 3篇赛音其木格
  • 3篇李会波
  • 3篇张梅
  • 2篇刘小兰
  • 2篇裴国军
  • 2篇侯云鹏
  • 1篇闫艳
  • 1篇张军文
  • 1篇侯相麟
  • 1篇江倩
  • 1篇其木格
  • 1篇马园园

传媒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33.FLAG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赛音其木格江倩张梅王佳波刘小兰侯云鹏裴国军李会波乌云毕力格巴彦那木拉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A34.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赛音其木格闫艳张梅王佳波刘小兰侯云鹏裴国军李会波乌云毕力格巴彦那木拉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脾切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分析
2012年
目的研究脾切除对成人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2006至2011年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20例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随诊5年。结果 5年内15例患者血小板高于100×109/L,其中3例患者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不同程度高于正常高限值,5例无效。结论脾切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部分患者脾切除后会出现血细胞增高现象,故脾在人体不仅是一个免疫器官,对血细胞也是一个调控器官。
王佳波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
诺和锐30特充导致注射部位发生过敏反应及皮下脂肪萎缩一例
2008年
王佳波张军文其木格
关键词:皮下脂肪萎缩诺和锐30过敏反应注射部位胰岛素类似物
关于恶性淋巴瘤生物治疗进展的探究
2022年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HIV感染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原因,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增长了一倍。在对其的治疗方面,虽然恶性淋巴瘤对化疗的敏感度较高,化疗药物及方案也不断更新,但是其疗效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远期生存率仍然处于40%~50%之间。因此,在免疫学得到迅猛发展的当前,生物技术逐渐运用到了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并在与其他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中,获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地提高了恶性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王佳波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生物治疗
血浆置换治疗鼠药中毒23例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鼠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观察的临床效果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治疗的23例鼠药中毒患者进行观察,详细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相应指标(PT、a PTT)等变化状况。结果血浆置换后鼠药中毒患者PT、a PTT基本恢复正常,出血症状消失。结论 通过血浆置换对于治疗鼠药中毒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症状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在最短时间的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良反应少。
王佳波
关键词:鼠药中毒血浆置换
血液肿瘤患者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感染是血液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由于血液肿瘤患者本身的特殊性,其早期鉴别诊断的难度很大;该综述介绍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感染诊断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并提出了近几年各实验室研究较多但还未用于临床的白细胞分化抗原-1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64,将有望成为诊断血液肿瘤合并感染诊断敏感而特异性的指标。
马园园赛音其木格张梅王佳波李会波侯相麟
关键词:血液肿瘤实验室
奥雷巴替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M2移植术后一例分析
2023年
AML-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b患者C-Kit突变率高,此类患者预后较差,复发率高,生存期短,需采用常规化疗以外的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如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但移植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复发。目前C-Kit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是TKI药物中的达沙替尼及伊马替尼,很少使用三代TKI奥雷巴替尼^([1])。
王佳波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达沙替尼伊马替尼靶向治疗药物常规化疗突变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