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牧启田

作品数:145 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0篇细胞
  • 69篇白血
  • 69篇白血病
  • 43篇急性
  • 34篇基因
  • 31篇骨髓
  • 27篇髓系
  • 26篇急性髓系
  • 23篇髓系白血病
  • 23篇染色
  • 23篇染色体
  • 23篇急性髓系白血...
  • 22篇预后
  • 19篇核型
  • 17篇增生
  • 17篇骨髓增生
  • 17篇骨髓增生异常
  • 15篇淋巴
  • 13篇凋亡
  • 12篇遗传学

机构

  • 82篇宁波市第一医...
  • 44篇宁波大学
  • 3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9篇浙江大学
  • 19篇浙江省宁波市...
  • 10篇暨南大学
  • 7篇上海市肿瘤研...
  • 2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145篇牧启田
  • 55篇欧阳桂芳
  • 33篇陆滢
  • 29篇张怡
  • 28篇金洁
  • 21篇陈莹
  • 20篇陈志妹
  • 18篇盛立霞
  • 15篇洪用伟
  • 14篇吴文淼
  • 14篇朱慧玲
  • 14篇楼基余
  • 13篇余梦霞
  • 12篇楼燕如
  • 10篇邬宁宁
  • 10篇徐凯红
  • 10篇王云贵
  • 9篇王怡
  • 9篇王嵘
  • 9篇陈菲菲

传媒

  • 10篇中国实验血液...
  • 9篇中华医学遗传...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9篇现代实用医学
  • 6篇浙江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4篇2007年浙...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2015年浙...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58-F4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地塞米松的药物敏感性
背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长存活率超过80%,但成人ALL的预后仍然不佳。糖皮质激素(GC)是ALL患者治疗的传统治疗方案中的首选药物。在GCs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中,c-Myc抑制起到关键作用。研究目的:原...
吕梅牧启田欧阳桂芳
文献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的防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出血性膀胱炎(HC)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发生迟发性HSCT。1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2,1例为急性粒细胞部分分化型。2例均治愈,但最终均死亡。结论早期HC可加用美司钠,迟发的HC加用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和抗病毒抗炎可能有效,对合并GVHD者需同时抗排异治疗。
洪用伟朱慧玲欧阳桂芳牧启田陆滢
关键词:膀胱炎出血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CDX2基因在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同源框转录因2(CDX2)基因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108例初发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X2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08例AML患者的骨髓...
陆滢牧启田汪琼余梦霞陈志妹楼基余金洁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单个核细胞
文献传递
转染外源HC56基因对Jurkat细胞足叶乙甙作用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HC5 6基因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把HC5 6基因转染Jurkat细胞 ,经G418筛选 ,获得稳定表达外源HC5 6基因的细胞克隆后 ,应用MTT法 ,观察HC5 6基因产物对Jurkat细胞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足叶乙甙 (etoposide ,VP16)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HC5 6基因转染Jurkat细胞 ,在 1μg ml、10 μg ml、5 0 μg ml浓度的VP16作用下 ,对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 5 1.7%± 4.2 % ,45 .1%± 3 .7% ,79.6%± 6.2 % ,明显高于在相应的VP16浓度作用下的PBK CMV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分别为 9.5 %± 0 .6% ,7.0 %± 0 .5 % ,10 .2 %± 0 .9% ) (P <0 .0 1)。结论 HC 5
牧启田王嵘吴向华杜均样万大方顾建人
关键词:JURKAT细胞足叶乙甙化疗敏感性基因转染
伴1号染色体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1号染色体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672例MDS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伴l号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672例MDS患者中伴1号染色体异常41例(6.1%),其中难治性贫血(RA)6例、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RS)2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9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110例、RAEB-213例、MDS不能分类(MDS-U)1例。1号染色体异常以der(1)、dup(1)、-1多见,1q三体18例(43.9%),以1q片段重复和1q与其他染色体发生不平衡易位多见。32例合并有其他染色体异常,多涉及3个及以上异常核型。9例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转白),中位转白时间为7.18(0.56~54.28)个月;36例患者纳入生存分析,中位生存时间为17.48(95%CI 14.38~20.58)个月。RAEB组(RAEB-1、RAEB-2)、染色体异常>3种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短于非RAEB组(RA、RARS、RCMD、MDS-U)、染色体异常≤3种组(χ2=10.398,P=0.001;χ2=3.939,P=0.047)。RAEB是影响1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号染色体异常在MDS中并不罕见,以1q三体最为常见,且常伴其他异常核型。伴1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总体预后较差,RAEB是伴1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王炜陈志妹余梦霞王焕萍楼基余徐欢胡超牧启田佟红艳韦菊英周歆平金洁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分析
减低剂量HAA方案治疗60~69岁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近几十年来,随着个体化治疗的推动、新药的研发、靶向治疗方案的建立及骨髓移植的开展,年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明显获益,但老年AML由于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其治疗进展有限.目前中老年AML患者约占2/3,但其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仅为40%~ 60%,且高达85%的患者在2~3年内出现复发.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化疗方案以提高老年AML患者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时间.我们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2年接受减低剂量HAA[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昔(Ara-C)与阿克拉霉素(Acla)]方案的14例60~69岁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叶佩佩陈菲菲牧启田麦文渊孟海涛钱文斌佟红艳黄健童茵陈志妹楼基余王云贵倪万茂金洁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低剂量初发高三尖杉酯碱生物学特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综述)被引量:1
2002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基本病理特征是骨髓的无效造血。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增加是导致无效造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 β) ,Fas受体 /配体的高表达 ,凋亡调节基因的异常 ,如促凋亡基因 (Bax、Bad)与抗凋亡基因 (Bcl- 2、Bcl-X)的比值增高 ,及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特异的蛋白酶 (caspases)的过度激活等 ,与病人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牧启田郭列平王嵘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
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21年
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是以骨髓增生异常样表现为特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亚型,其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具有很大的异质性。AML-MRC的异常染色体核型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特异性染色体核型基本相符,反映了MDS的细胞遗传学特性,主要包括-5/5q-、-7/7q-染色体异常,t(v;5q33)/t(3;5)染色体异常,t(v;11q23)染色体异常,复杂核型(3个及以上无关染色体异常)。AML-MRC还保留了MDS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该病与ASXL1和U2AF1基因突变显著相关,且较易出现TP53突变,共突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发生、发展的进程。综合考虑特征性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对于预测AML-MRC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AML-MR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吴安欧阳桂芳牧启田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绿色荧光蛋白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015年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并对GFP-BMSCs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GFP-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分型,并用Von Kossa试剂盒鉴定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油红O染色鉴定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分离培养的GFP-B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成骨、成脂细胞分化潜能。表型分析显示BMSCs不表达CD34、CD45等造血细胞表面标志,低表达CD106,高表达CD29及CD105等。结论利用GFP-BMSCs体外培养扩增方法,进而得到一种高表达绿色荧光的BMSCs,成为较为理想、方便、高效的示踪工具,为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显微解剖关系带来方便。
张艳丽张宏牧启田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
8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14种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积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的87例初发的MDS患者相关基因突变及其临床实验室资料,分析不同基因的突变率及分布亚型.比较高频基因突变(TET2、TP53、ASXL1、RUNX1和SF3B1)患者临床特征和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Revi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R)的积分情况.结果87例MDS患者中,检测的14种基因中至少含有1种突变的概率为62.1%(54/87),各亚型的基因突变率存在明显差异,以MDS-EB-2发生率最高(100%),MDS-SLD发生率最低(38.9%).与非突变组相比,突变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分别为0.027、<0.01和<0.01),而血红蛋白明显减低(P=0.046).伴有基因突变的MDS患者IPSS-R积分明显高于非突变组(P<0.01),其中TP53突变组的IPSS-R积分(7.82±1.83)明显高于对照组(3.77士1.66,P<0.01);而TET2、ASXL1、RUNX1、SF3B1突变组与非突变组IPSS-R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突变是MDS的常见现象,伴有基因突变的MDS患者具有独特临床实验室特征,尽管大多基因突变预后价值尚存争议,但TP53是其预后不良的指标.
周旭艳金河牧启田盛立霞赖斌斌朱慧玲欧阳桂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