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文全

作品数:228 被引量:1,666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57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1篇农业科学
  • 9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6篇滴灌
  • 50篇灌溉
  • 45篇土壤
  • 36篇迷宫流道
  • 36篇灌水
  • 32篇滴头
  • 31篇水分
  • 22篇灌水器
  • 21篇土壤水
  • 21篇节水
  • 19篇番茄
  • 18篇土壤水分
  • 18篇温室
  • 17篇滴头堵塞
  • 16篇滴灌带
  • 15篇泥沙
  • 13篇水力性能
  • 12篇滴灌系统
  • 11篇入渗
  • 10篇地下滴灌

机构

  • 2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97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学研究院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山西财经大学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鲁东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山西省水土保...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北京市水科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28篇牛文全
  • 64篇吴普特
  • 33篇范兴科
  • 25篇冯浩
  • 25篇李元
  • 16篇张明智
  • 16篇喻黎明
  • 14篇高建恩
  • 13篇汪有科
  • 12篇张林
  • 12篇王京伟
  • 11篇刘璐
  • 11篇许健
  • 10篇张亮
  • 10篇薛万来
  • 10篇邹小阳
  • 9篇何自立
  • 8篇张子卓
  • 7篇魏正英
  • 7篇韩文霆

传媒

  • 30篇农业工程学报
  • 25篇灌溉排水学报
  • 18篇农业机械学报
  • 1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1篇节水灌溉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排灌机械工程...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2004年中...
  • 3篇人民黄河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2005年中...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1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17篇2016
  • 12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17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土栽培营养液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土栽培营养液消毒装置,具体涉及无土栽培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过滤池、第二杀菌池和第三消毒池,第一过滤池的过滤网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初级过滤,经初级过滤后的营养液流入设置有吸附层和曝气管道的第...
何自立杨佳熙汤玉存马晓林牛文全
一种滴灌系统泥沙絮凝沉降过程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滴灌系统泥沙絮凝沉降过程测试装置,包括沉降筒,还包括加气装置,加气装置包括设于沉降筒内的导气环管,导气环管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气孔的出气方向水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
张二信吕畅孙丹甘海成董爱红牛文全孙军
文献传递
泥沙级配对迷宫流道滴头堵塞及毛管内泥沙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设计对不同泥沙级配的浑水进行滴灌试验,为泥沙机械组成对滴头堵塞的影响过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短周期法,设计了粒径小于0.1mm的3种不同级配泥沙(编号分别为A、B、C,其〈0.03mm,≥0.03~≤0.05mm,〉0.05~≤0.1mm粒径泥沙所占比例分别为58.38%,27.17%,14.45%;48.50%,13.20%,38.30%;20.13%,23.55%,56.32%)及3种不同含沙量(0.5,1.0,1.5g/L)组合的滴头抗堵塞试验,分析了毛管中沉积泥沙的位置与粒径组成及滴头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结果】当含沙量不大于1.0g/L时,泥沙级配C最易造成滴头堵塞,而级配B次之,级配A最不易造成滴头堵塞;当含沙量大于1.0g/L时,泥沙级配对堵塞的影响有所降低。当毛管上的滴头发生严重堵塞时,毛管内的淤积泥沙主要分布在毛管中段0.6~1.0m处,未发生堵塞或者发生非常轻微堵塞的毛管泥沙淤积主要分布在毛管尾端。粒径〉0.05~≤0.1mm的泥沙最易沉积在毛管内,而小于0.03mm的泥沙颗粒最易随水流排出滴头。【结论】泥沙级配是影响滴头堵塞的主要因素,当大于0.05mm的泥沙颗粒含量较高时,非常易造成滴头堵塞,泥沙级配对其在毛管中的淤积位置影响较小,但对泥沙淤积量有一定的影响。
吴泽广牛文全
关键词:滴灌系统迷宫流道泥沙级配含沙量滴头堵塞
初始含水率对涌泉根灌土壤渗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5
2012年
为探索初始土壤含水率对涌泉根灌过程中湿润锋运移和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合理确定灌水技术参数,配置了5种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涌泉根灌均质土壤水分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涌泉根灌条件下,初始含水率对湿润体形状的影响不大,对其大小有明显影响;土壤表面湿润时间与初始含水率呈递减关系,土壤表面湿润半径、湿润体水平与垂直距离的增长速度均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内水分分布越均匀;试验拟合的根据土壤初始含水率计算地表湿润半径、最大湿润体水平半径与垂直深度的经验公式,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误差较小,整体误差分别为0.63%,0.4%,0.83%和0.59%,0.12%,0.73%,可用经验公式推算涌泉根灌土壤水分渗透参数,作为涌泉根灌系统设计依据.
牛文全樊晓康ZhouXiaobo陈俊英
关键词:涌泉根灌入渗含水率水分分布
涌泉根灌土壤湿润体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滴头流量、灌水量及埋深与土壤湿润体的关系是涌泉根灌设计的依据。通过室内土槽试验,研究了涌泉根灌的滴头流量、灌水量及滴头埋深对均质粘壤土湿润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涌泉根灌土壤入渗湿润体在垂直向下距离和水平扩散距离均与灌水时间成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滴头流量和灌水器埋深对土壤入渗湿润体影响较大,而灌水量对土壤入渗湿润体无显著影响。
樊晓康陈俊英牛文全朱德兰
关键词:涌泉根灌土壤湿润体影响因素入渗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和钾素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究生物炭对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影响,在土壤中添加5种不同比例的生物炭,分别为10、30、50、70、90 t/hm^2,以不添加生物炭作为对照试验,从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土壤钾离子含量变化,分析土壤团聚体结构、不同状态钾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杨凌地区,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结构发生变化,土壤0.5~0.25 mm、5~3 mm、7~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改变。生物炭提升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稳定性。但是生物炭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未见显著改变。生物炭施用量和土壤速效、有效、交换性、水溶性钾表现为指数相关关系。添加生物炭后,生菜显著增产,单棵植株重量增加了0.33~2.23 g。考虑到购买生物炭的成本,陕西杨凌地区,推荐在土壤中添加30或50 t/hm^2生物炭。
王亚琼牛文全王婕李学凯邬梦龙董继红
关键词:生物炭团聚体钾素
微灌系统综合流量偏差率与灌溉均匀度模拟计算被引量:7
2005年
综合考虑水力偏差率、制造偏差率和地面偏差率,推导了综合流量偏差率计算公式,提出了灌溉均匀度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规范做出了实例比较。
牛文全吴普特范兴科
关键词:灌溉微灌系统均匀度水力合流
一种基于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的微灌压力调节器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的微灌压力调节器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微灌压力调节器设计要求,采用CAD软件建立微灌压力调节器中流体区域参数化几何模型及调节组件几何模型。然后将流体与调节组件CAD模型分别导入CAE软件A...
牛文全李连忠魏正英
压力水头对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4
2013年
基于室内土箱模拟试验,分析了4种压力水头下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土壤累积入渗量与压力水头正相关,且土体微润带入渗量大于空气中;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压力水头增大而增加,不同压力水头下湿润体横剖面都近似为"圆形",且湿润锋运移速率初期较快,后期逐渐变慢;土壤含水率最大值均出现在微润带附近,且压力水头越大,土壤水分分布范围越广,土壤平均含水率越高。
薛万来牛文全张俊吴泽广罗春艳
关键词:水分运动压力水头
滴头堵塞率及堵塞位置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控制堵塞试验的方法,在压力恒定的条件下,分析了堵塞率、堵塞位置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压力在4~10 m 变化时,压力对于灌水均匀度的影响不显著,其变化范围在1%以内,生产实际中可以适当降低滴灌带的工作压力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堵塞率是影响灌水均匀度的主要原因,堵塞率越高灌水均匀度越差,当堵塞率超过10%时,灌水均匀度 CU 已经远低于规范的最低值;只有当堵塞率不大于10%时,堵塞位置才对灌水均匀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堵塞位置分布在滴灌带前三分之一段和全段时,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较明显,此时灌水均匀度最小。
罗春艳牛文全
关键词:滴头灌水均匀度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