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国旗

作品数:172 被引量:834H指数:1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0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3篇骨折
  • 40篇椎体
  • 38篇后凸
  • 37篇成形术
  • 34篇3D打印
  • 31篇腰椎
  • 31篇后凸成形
  • 30篇脊柱
  • 29篇椎弓
  • 29篇椎弓根
  • 29篇后凸成形术
  • 24篇颈椎
  • 24篇关节
  • 23篇疗效
  • 22篇螺钉
  • 20篇骨质
  • 20篇骨质疏松
  • 15篇疏松性
  • 15篇骨质疏松性
  • 14篇胸腰椎

机构

  • 132篇蚌埠医学院第...
  • 41篇苏州大学
  • 6篇蚌埠医学院
  • 5篇太和县人民医...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安徽省淮南市...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淮北矿工总医...
  • 1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吉县人民医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71篇牛国旗
  • 39篇杨惠林
  • 35篇刘涛
  • 32篇陈辉
  • 31篇周功
  • 30篇唐天驷
  • 29篇王根林
  • 26篇周建生
  • 23篇聂虎
  • 22篇朱勋兵
  • 20篇刘振华
  • 15篇汪东
  • 13篇袁伶俐
  • 13篇孟斌
  • 12篇肖玉周
  • 11篇王远松
  • 10篇周新社
  • 9篇张长春
  • 9篇邵晨
  • 9篇陈亮

传媒

  • 9篇解剖与临床
  • 8篇蚌埠医学院学...
  • 7篇安徽医学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第二届华东地...
  • 4篇淮海医药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4篇2024
  • 13篇2023
  • 9篇2022
  • 14篇2021
  • 16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15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P53腺病毒PLGA缓释微球和缓释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的制备并其缓释特性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骨充填材料即重组人P53腺病毒-CPC抗肿瘤复合骨水泥的方法,以获得有一定承载强度的抗肿瘤复合骨充填材料。
汪东牛国旗代建昊李鹏鹏韩冠生仇大鹏韩俊柱聂虎
关键词:乳化溶剂挥发法重组人P53腺病毒磷酸钙骨水泥微球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骨折中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4例长骨骨折患儿采用C型臂透视辅助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男14例,女10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 8岁。其中股骨骨折16例,胫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1例。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 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聂虎牛国旗周功刘涛陈辉张仲传蒋维利周乾坤
关键词:长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儿童
伴椎间盘突出胸腰段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进展
2010年
目的:探讨伴椎间盘突出的胸腰段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伴椎间盘突出的胸腰段椎管狭窄症以退变为主,常伴有脊柱后凸畸形,以躯体和下肢感觉障碍、下肢无力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为常见表现,具有一定的定位体征,临床诊断困难,手术危险性大, 并发症多.结论:诊断应临床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术式因病变位置以及受累节段的不同而不同.
黄徐兵刘振华牛国旗
关键词:胸腰段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后凸内固定
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椎体X线测量分析,研究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的复位作用,探讨准确可靠、简单易行的椎体测量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间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转移性肿瘤、血管瘤患者29个椎体实施球囊扩张...
牛国旗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COBB角
文献传递
3D打印技术在DDH全髋置换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DDH全髋置换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40名骨科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统一为DDH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规划、手术培训。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分,用自制评分量表对教学满意度及感兴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授课更感兴趣,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DDH全髋置换手术教学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骨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韩俊柱朱勋兵牛国旗
关键词:3D打印骨科DDH临床教学
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本文对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椎体压缩型骨折的流行病学、VCFs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必要性、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前准备与操作、充填剂与止痛机理、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等进行了论述。
杨惠林牛国旗唐天驷陈亮陆俭孟斌
关键词:脊柱畸形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文献传递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前瞻性研究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并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胸椎后凸角,肺功能(VC、IC、RV、FRC、TLC、FVC、MVV)、局部后凸角、VAS评分,并于术后3d、1月时分别再次测量以上指标。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月时肺功能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3d患者FVC、MVV显著提高,椎体前、中、后缘高度恢复,骨折椎体局部后凸角明显改善,VAS评分降低。术后1月时MVV进一步提高,而其它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统计显示胸椎后凸角与VC、IC呈显著负相关。局部后凸角与所有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术后3d时患者VAS评分的降低值与FVC、MVV提高的百分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3d患者疼痛显著缓解,脊柱矢状面排列改善,同时FVC、MVV亦有提高,这种提高与疼痛缓解有明显正相关。术后1月时,患者疗效巩固,且MVV进一步提高。
赵刘军杨惠林牛国旗唐天驷朱蓉梅
关键词:肺功能椎体压缩骨折
外伤性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单交锁对椎动脉损伤的应用解剖研究
2008年
目的:探究外伤性下颈椎小关节突单脱位交锁对椎动脉损伤的机制。方法:取10具新鲜尸体,将颈椎1—7取下,去除附着肌肉,人为制成下颈椎小关节突单脱位交锁C5/6。测量脱位交锁前左侧C5/6横突孔距离与脱位后C5/6横突孔距离和C5椎体旋转角度。结果:C5/6脱位交锁后椎动脉牵拉长度为本身长度1.3倍以上。旋转角度为(19.7±0.5)°。结论:下颈椎小关节突单脱位交锁易引起椎动脉损伤。
林勇祥刘振华牛国旗
关键词:下颈椎脱位椎动脉
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复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9
2004年
目的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90个椎体分为单球囊组(28个椎体)和双球囊组(62个椎体),两组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分别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和双球囊双侧同时扩张的方法。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726%(229~100%);Cobb角由术前179°(31°~316°)矫正至术后96°(06°~282°),平均矫正87°(03°~27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分别为776%(553%~100%)和643%(229%~100%),术后平均矫正Cobb角分别为99°(03°~272°)和86°(06°~19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同样能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杨惠林牛国旗梁道臣王根林孟斌陈亮陆俭周云毛海青赵刘军刘小勇顾晓晖倪才方唐天驷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球囊椎体高度COBB角
3D打印在辅助上颈椎不稳与畸形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不稳与畸形的诊断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畸形与不稳的诊断,以及3D导向模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本组资料共13例,男5...
牛国旗代建昊汪东刘扬朱仲廉高许斌张衡王远松
关键词:3D打印上颈椎畸形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