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刚
-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TH-2液pH值对低温保存离体兔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STH-2液pH值对低温保存离体兔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12只。所有兔心在不同pH值STH-2液中4℃保存4h。STH-2液pH值分别为6.4、6.8、7.0、7.2、7.4、7.8、7.9和8.4,其中标准STH-2液4℃时pH值为7.9,设为对照组。应用Langendorff灌注模式,观测保存前后离体兔心功能恢复,自动生化仪检测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存末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水平。结果:各组心功能恢复、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和保存末心肌组织中总腺苷酸(TAN)、能荷比(ECR)差异存在显著性。pH7.0、pH7.2组心功能恢复最佳,pH7.2组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最低,pH7.2组心肌组织中TAN、ECR最高。结论:标准STH-2液对低温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并非最佳,适度偏酸的STH-2液能够改善低温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
- 蔡开灿熊刚
- 关键词:PH值离体兔心
- 肺部孢子丝菌病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咳嗽、发烧1月余,右侧胸痛半月余,于2008年8月19日收入本院胸外科,8月25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患者2008年7月20日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烧,2008年8月4日入当地医院,
- 吴昌昊吴旭张立溪熊刚周云峰李国芳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两种食管癌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及手工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04年9月~2008年6月,将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并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手工吻合组(手工组)和圆形吻合器机械吻合组(机械组),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狭窄等的并发症。结果手工组125例,机械组102例,吻合瘘发生率分别为14.4%(18/125)、2.9%(3/102),狭窄需扩张分别为8.8.%(11/125),3.9%(4/102)。颈部吻合时间分别为(52±12)min和(25±5)min,差别显著(P〈0.01)。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采用圆形吻合器端侧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及标准化,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的并发症。
- 蔡瑞君李梅熊刚蔡开灿王武军
- 关键词:食管癌并发症
- 连枷胸的治疗及其进展
- 蔡开灿熊刚
- 影响创伤性膈疝或膈肌损伤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分析—附51例报告
- 王武军蔡开灿熊刚
- 胸腔镜手术的局部解剖学教学被引量:13
- 2014年
- 随着胸腔镜的推广和普及,胸腔镜手术已取代了越来越多的开放手术,成为主流.对于广泛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医院而言,低年资医生所接触的开放手术甚至少于胸腔镜手术[1].医学生进入临床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可能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术式、操作和理念与书本里的东西大相径庭[2].因此,临床上如何开展胸腔镜手术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蔡开灿熊刚刘素娥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局部解剖学教学
- 肋骨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 2009年
- 患者男,23岁.因左侧胸背疼痛10余天,于2008年12月11日入住我院,入院前于外院行PET示:左侧第四后肋见一结节状放射性摄取增高影.大小约1.5cm×2.3cm×2.0cm,SUV最大值7.9。CT于上述部位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呈“狗啃状”改变,边缘锐利,并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边界清楚。CT值为13.7Hu。考虑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 吴昌昊吴旭张立溪熊刚周云峰李国芳
- 关键词: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肋骨嗜酸性肉芽肿胸背疼痛骨质破坏肿块形成
- 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食管癌相关蛋白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食管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上皮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并筛选食管癌相关蛋白质。方法:选取10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上皮组织,提取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采用Blue silver法染色。凝胶图像分析后,对差异蛋白质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在所鉴定的6个差异蛋白质在中,磷酸丙糖异构酶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热休克蛋白27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而鳞状细胞癌抗原1、细胞角蛋白4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癌中表达下调。结论:所鉴定的这些差异蛋白将为阐明食管癌发生机制提供线索,也为寻找食管癌潜在标志奠定理论基础。
- 黄志勇赵亮张军熊刚王武军
- 关键词:蛋白质组
- 术中胃镜定位全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中胃镜定位全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施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75例,全胸腔镜下平滑肌瘤摘除术55例,胸腔镜下剥离摘除食管平滑肌瘤操作过程与开胸手术相同。术中使用胃镜对瘤体进行定位及检查瘤体剥除之后有无粘膜破损,特别是对于肿瘤直径小于2 cm病人。结果 75例食管平滑肌瘤中,55例在全胸腔镜下手术,54例均顺利完成,1例为胸腔镜下手术过程中出现室颤而中转开胸,54例全腔镜手术行术中胃镜38例;20例因早期未开展胸腔镜手术行开胸手术。使用胃镜在手术时间上优于未使用胃镜,无显著差异(P=0.064),开放手术与腔镜手术在出血量、术后禁食、住院时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132),肿瘤长径平均2.7 cm(0.5~9.0cm),术后症状均完全缓解,无食管瘘、食管憩室及官腔狭窄等并发症。75例随访8~59个月,平均23月,未见复发及狭窄等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胃镜定位全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方法微创、安全、有效,可作为食管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 赵意蔡开灿刘德纲吴华熊刚王昊飞黄志勇蔡瑞君吴旭
- 关键词:食管平滑肌瘤电视胸腔镜手术开胸胃镜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差异
- 2008年
-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1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食管组织,提取组织蛋白质,进行二维电泳,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应用免疫组化检测HSP27、ANX1在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的食管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通过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了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SCCA1、KRT4和A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TIM1、MnSOD和HSP2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免疫组化检测显示HSP2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A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存在蛋白质表达差异。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之间表达差异蛋白质,为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用依据。
- 熊刚黄志勇张军王武军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蛋白质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