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新珍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乳腺炎
  • 2篇术后
  • 2篇注射式隆乳
  • 2篇腺炎
  • 2篇隆乳
  • 2篇颈动脉
  • 2篇急性乳腺炎
  • 2篇哺乳期急性乳...
  • 2篇超声诊断
  • 1篇丁胺
  • 1篇丁胺卡那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8篇深圳市第五人...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10篇潘新珍
  • 3篇古凤仪
  • 2篇龙发
  • 2篇刘恩波
  • 2篇彭勃
  • 2篇王碧飞
  • 1篇杨京新
  • 1篇关健伟
  • 1篇黎东明
  • 1篇郭蓉
  • 1篇方景华
  • 1篇兰志祯
  • 1篇裴明辉
  • 1篇岑慧
  • 1篇彭小新
  • 1篇黄志欣
  • 1篇张卫珍
  • 1篇谢础能
  • 1篇曹黎明
  • 1篇吴建平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超声对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超声检查乳腺腺体层炎症表现不明显,而以乳腺后间隙表现为主。结论超声对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潘新珍古凤仪裴明辉
关键词:注射式隆乳急性乳腺炎超声
联合用药治疗耐甲氧青霉素金葡萄菌感染29例被引量:2
1999年
潘新珍龙发彭勃
关键词:金葡菌丁胺卡那磷霉素
乳腺癌患者应用他莫昔芬导致子宫、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古凤仪方景华潘新珍
关键词:他莫昔芬乳腺癌子宫内膜病变卵巢囊肿
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1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总结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5例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突出表现为患乳呈进行性增大,超声检查乳腺腺体层炎症表现不明显,而以乳腺后间隙改变表现为主。15例全作回奶治疗,11例需作切开引流,治疗时间为(12.9±4.4)d。结论:为预防有注射式隆乳术史孕妇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做好其妊娠期保健及宣教十分重要,及时回奶是治疗的关键措施。
古凤仪兰志祯潘新珍
关键词:急性病乳房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指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标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方法:高频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正常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直线回归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对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患者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血磷及MDA、AOP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GSHPx显著低于正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MDA、AOP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GSHPx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OPP、血磷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氧化应激是MHD患者早期动脉硬化表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碧飞祝胜郎潘新珍杨京新谢础能刘恩波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氧化应激动脉硬化
超声检测血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运用超声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高频B超检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记录临床及生化数据,按斑块有无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斑块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MHD患者中44.93%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两组患者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斑块阳性组患者年龄相对较大。阳性组患者收缩压、血胆固醇、血磷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血磷、C反应蛋白升高是MHD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评估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良好窗口。高血压、高磷血症、高C反应蛋白是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潘新珍王碧飞祝胜朗刘恩波
关键词:超声粥样斑块血液透析
我国医院后勤的社会化实践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院管理者借鉴西方医院的后勤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本文阐述了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的效果及管理的制度,分析了医院与社会化管理部门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提出了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管理模式、思...
关健伟曹黎明潘新珍
关键词:医院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服务质量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CT检查比较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的超声与CT检查表现,对比2种检查方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超声与CT检查并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将超声、CT及联合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7.11%,CT诊断准确率为68.67%,超声联合CT诊断准确率为92.77%。结论超声与CT检查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可以互补,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潘新珍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CT检查
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讨论B超检查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B超探测320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200例足月妊娠孕妇分娩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883例,分娩后证实836例,脐带绕颈发生率26.0%,诊断准确率为94.6%。结论:分娩前B超探测胎儿脐带绕颈准确率高,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足月妊娠孕妇产前常规B超检查非常必要。
彭小新黄志欣郭蓉吴建平潘新珍
关键词:B超检查胎儿脐带绕颈
高聚金葡素联用凝血酶治疗癌性胸水
2002年
龙发潘新珍岑慧黎东明彭勃张卫珍伍灵创
关键词:高聚金葡素凝血酶癌性胸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