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贤伦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相对论激光-固体靶作用中超热电子能谱测量被引量:7
- 2006年
- 报道了100TW超短脉冲钛宝石激光装置上相对论强度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能谱测量,获得了靶前法线和靶后激光传输方向超热电子能谱。在靶前法线方向,能谱呈单温类麦克斯韦分布,占主导地位的加速机制是共振吸收;靶后激光传输方向,在较低能段能谱呈类麦克斯韦分布,存在的加热机制是有质动力V×B加热,在较高能段能谱出现了高能尾部。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 张双根谷渝秋温贤伦蒋刚黄文忠王光昶周维民温天舒刘红杰焦春晔何颖玲葛芳芳王向贤
- 关键词:超热电子能谱
- SILEX-1装置上等离子体尾场加速电子初步实验被引量:4
- 2006年
-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机制可以产生准单能的高能电子束,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装置已经能够达到286TW的输出功率,为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文章介绍了在SILEX-1装置上开展的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的初步实验,并对测得结果进行讨论, 为下一步实验的进行提供了准备条件.
- 华剑飞安维明黄文会唐传祥林郁正谷渝秋刘红杰王向贤周维民焦春晔温天舒何颖玲温贤伦洪伟彭翰生黄小军王晓东周凯南郭仪朱启华K.Nakajima陈黎明
- 关键词:等离子体密度电子能量
- 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被引量:29
- 2003年
- 采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 ,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相应选区电子衍射 (ED)、BET吸附等对样品的成分、形貌、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粒度及其分布、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关于金属超微粒产生过程的近似模型 ,分析了纳米粉的形成和生长机制 ,并对整个工艺过程影响纳米粉性能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镍纳米粉纯度高 ,晶格结构与相应的致密体相同 ,为fcc相结构 ,平均粒径为 4 7nm ,粒径范围在 2 0~ 70nm ,比表面积为14 .2 3m2 / g ,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 ,并发现纳米晶体的晶格常数发生膨胀。
- 魏智强温贤伦王君吴志国徐建伟吴现成闫鹏勋
- 关键词:纳米粉镍粉纳米材料
- 飞秒激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K_α X射线(英文)被引量:1
- 2011年
- 用无色散X射线谱仪分别在靶前后测量了飞秒激光辐照铜箔产生的KαX射线,获得了能量转换效率。入射激光脉冲宽度33 fs,能量在50 mJ^5 J,强度1017~1019W/cm2。靶后发射的KαX射线强度随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单色性较靶前好。采用100μm厚靶,其能量转换率为2.2×10-5。
- 黄文忠蔡娟娟温贤伦洪伟谷渝秋郑志坚何颖龄
- 关键词:等离子体物理飞秒激光
- 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中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
- 2008年
- 实验诊断测量了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在实验条件下呈现强耦合模式,背向受激Raman散射出现非线性Stokes多峰伴线结构,峰值的频率间隔小于等离子体波的频率,可以大致地推断出激光打靶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偏低,其结果与等离子体强耦合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 焦春晔谷渝秋吴玉迟刘红杰王剑温天舒温贤伦何颖玲洪伟黄文忠
- 关键词:超短超强激光RAMAN散射等离子体密度
- 超强飞秒激光尾波场加速产生58MeV准单能电子束实验被引量:6
- 2010年
- 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激光尾波场可以在毫米尺度上加速产生高能量的准单能电子束.在SILEX-Ⅰ激光装置上进行的激光尾波场加速实验中,利用超强飞秒激光与超声速锥形喷嘴产生的2.7mm直径氦气气体柱相互作用,获得了能散为15.5%、发散角为15mrad、能量为58MeV的准单能电子束.在70TW激光照射下获得的电子束总电量达到15.4nC.介绍了实验条件、方法和主要实验结果.
- 董克攻谷渝秋朱斌吴玉迟曹磊峰何颖玲刘红杰洪伟周维民赵宗清焦春晔温贤伦张保汉王晓方
- 关键词:电子加速空泡自聚焦
- 快点火物理实验研究进展
- 与中心点火相比,快点火将压缩和点火过程分开,从而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驱动能量的要求.自2008年以来,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依托神光系列激光装置和星光Ⅲ激光装置开展了快点火相关实验研究.我们利用神光Ⅱ装置的八路260J/l...
- 周维民谷渝秋单连强刘东晓张锋毕碧王为武刘红杰吴玉迟朱斌温贤伦赵宗清张保汉
- 超短超强激光与金属靶作用产生硬X射线照相被引量:1
- 2008年
- 超短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的应用之一是X射线照相。利用等离子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SILEX-Ⅰ激光器进行了超短超强激光与高Z平面金属厚靶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作为照相光源的照相实验研究。采用闪烁体+胶片和闪烁体+CCD相机的方式分别接收X射线图像,在靶的侧向和后向得到清晰X射线图像。由于采用的闪烁体厚度和照相几何不同,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存在明显差别。这种照相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光源研究的基础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致硬X射线的探测方式。
- 叶雁李剑峰李泽仁刘振清李军钱伟新钟杰王向贤温贤伦焦春晔洪伟温天舒
- 关键词:超短超强激光硬X射线超热电子
- 不同入射脉冲强度线性啁啾对BaF_2晶体交叉偏振波输出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在超短飞秒激光技术中,基于Ba F2晶体三阶非线性效应的交叉偏振波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提高脉冲时域对比度的手段之一.针对不同入射脉冲强度下入射脉冲的线性啁啾对Ba F2晶体交叉偏振波的输出特性,包括转换效率、光谱加宽和时域压缩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和讨论.特别地,详细对比研究了非饱和及强入射脉冲情况下线性啁啾对交叉偏振波输出脉冲光谱加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入射脉冲情况下,交叉偏振波的光谱加宽量从非饱和情况下相对于零点线性啁啾时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再具有对称性,并对产生非对称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物理解释.
- 李纲刘红杰卢峰温贤伦何颖玲张发强戴增海
- 关键词:线性啁啾
- 用于激光等离子体中X射线测量的单光子计数型CCD的标定被引量:8
- 2006年
- 介绍了单光子计数型CCD的工作原理。实验选择参数准确的X射线放射源前向辐照CCD的像元面,计数由此产生;通过积分获得X射线的强度分布,在CCD处于单光子计数状态下,扣除本底信号,得到该型CCD产生一个计数所需的光子能量,约6.453 eV。标定了该型CCD的探测效率。结果表明:在单光子计数型CCD的有效能区内,对于不同能量的入射光子,其探测效率不同,在5.3 keV处获得最高探测效率66%;随着能量的增大,探测效率降低。标定结果可为激光等离子体研究中定量测量X射线光谱提供实验参考。
- 张双根黄文忠谷渝秋蒋刚熊勇温贤伦王光昶
- 关键词:CCD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