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毅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早龄期
  • 3篇龄期
  • 3篇混凝土
  • 2篇应力
  • 2篇早龄期混凝土
  • 1篇悬索
  • 1篇悬索桥
  • 1篇悬索桥主缆
  • 1篇应力-应变全...
  • 1篇受力
  • 1篇双参数模型
  • 1篇抛物
  • 1篇抛物线法
  • 1篇全曲线
  • 1篇主缆
  • 1篇无应力长度
  • 1篇线形
  • 1篇孔径
  • 1篇孔径分布
  • 1篇混凝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杭州市市政公...

作者

  • 4篇沈毅
  • 3篇金贤玉
  • 2篇李宗津
  • 1篇肖海波
  • 1篇俞亚南
  • 1篇王荣富
  • 1篇金南国

传媒

  • 2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参数模型法研究早龄期混凝土的断裂性能被引量:4
2004年
本试验采用了RILEM推荐的"双参数模型"(TPM)(RILEM Technical Committee 89-FMT)研究了早龄期混凝土的临界应力集中因子KICs和临界裂缝尖端开口位移CTOD这两个断裂参数。试验同时采用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作为试验对象,取4根同一龄期的混凝土用于试验。试验龄期为12小时,1天,2天,3天,7天和28天。试验结果表明两参数值随水化的进行增大,相对于成熟混凝土来说,早龄期混凝土的这两个参数值比较低;在同一龄期,高强混凝生的这两个参数值要比普通混凝土的对应值高;从试验中还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断裂参数与强度有相类似的发展规律,可以作为材料的性能指标,用于表征混凝土的阻裂能力。
金南国金贤玉沈毅
关键词:双参数模型早龄期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通过实验,得到了高强混凝土在龄期为13h到28d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通过控制试件在单轴压力下的环向应变以一定的速率增长,从而得到高强混凝土各龄期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使用压汞仪测定了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龄期的内部孔结构分布情况。从实验结果可发现,早龄期混凝土内部水化过程进行得很快,表现在宏观上就是混凝土的强度迅速增长和脆性的提高,而在微观上则是孔隙率及孔结构的变化。
金贤玉沈毅李宗津
关键词:早龄期应力-应变全曲线孔径分布
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精确分析被引量:12
2003年
以悬链线单元的单元节点力与索单元投影的函数关系式迭代计算悬索桥成桥状态主缆的线形和主缆的无应力长度。应用于算例,精度高,简单适用。
肖海波俞亚南沈毅
关键词:悬索桥主缆无应力长度抛物线法
混凝土早龄期受力对后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03年
 本试验通过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受力后养护28天强度及其他性能,来研究早期受力混凝土对长期性能的影响。试验中,采用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80)和普通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40)来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异同。在龄期分别为8小时,12小时,1天,2天,3天时,在混凝土圆柱体试块上施加一定的静力(分别为混凝土当时强度的30%,50%,70%),持荷,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部分试件放入养护室养护,部分放在空气中养护。到龄期28天,测其各项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在此试验基础上,考虑抗拉性能方面,在龄期为12小时,1天和3天,测试普通混凝土梁受静力荷载(混凝土当时抗折强度的70%),同样养护28天后其力学性能。采用四点弯曲试验方法。在试验中,每组混凝土试件都有参考试件。这样,我们研究了静力大小、养护条件和荷载作用时间对早龄期受力混凝土后期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了混凝土的自愈功能,而且混凝土受力时间及其后期的养护条件比受力大小对早龄期受力混凝土后期性能影响要大。
金贤玉沈毅李宗津王荣富
关键词:早龄期混凝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