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影响中苜2号苜蓿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中苜2号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诱导率的影响,筛选适合中苜2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类型和最优激素配比。结果表明,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良好,诱导率高,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2,4-D浓度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外植体类型;诱导中苜2号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0.2mg/L+NAA 0.01mg/L+6-BA 1mg/L+KT 0.2mg/L。
- 李芳赵金梅石凤翎王东娟郝虎东郭庆海毕静
- 关键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影响因素
-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5
- 2010年
- 通过外植体类型、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等因素对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影响的试验,建立了高效的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体系,即以真叶为外植体,在MS+0.2mg/L2,4-D+0.01mg/LNAA+0.2mg/LKT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可达到100%,愈伤组织继代2~3次,然后在MS培养基上分化,分化率可达90%。分化苗转入1/2MS培养基进行生根,形成完整的组培苗。愈伤组织诱导的正交试验表明,2,4-D浓度是影响苜蓿愈伤组织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外植体类型、NAA浓度、6-BA浓度和KT浓度;对苜蓿愈伤褐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外植体类型,其次是KT、2,4-D、6-BA、NAA浓度。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生长素(2,4-D、NAA)对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6-BA、KT)。分化试验表明,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分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配比。
- 赵金梅李芳周禾孙启忠毕静
- 关键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 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典型草原区耐旱适应性比较试验被引量:4
- 2009年
- 2006年至2007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对蒙农1号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cv. Mengnong No.1)、诺丹冰草(A.desertorum cv.Nordan)、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 Mengnong)、锡林郭勒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L.cv.Xilinguole)和农牧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Nongmu)等5个牧草品种进行了耐旱适应性比较试验,通过对出苗数、物候期、干草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及气孔数的试验观测,并进行欧氏聚类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蒙农1号蒙古冰草在旱作条件下生长发育表现优于其它品种,干草产量可达4 200 kg/hm2,种子产量可达571.17 kg/hm2,可以作为当地旱作人工草地建植的首选草种。
- 刘利张众毕静徐娜张晓华
- 关键词:禾本科牧草耐旱适应性
- 紫花苜蓿DREB基因表达及转化研究
-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其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饲料作物,而且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苜蓿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和高盐的...
- 毕静
- 关键词:DREB基因苜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