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智勇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性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艾滋病
  • 4篇求医行为
  • 3篇性病艾滋病
  • 3篇献血
  • 3篇献血员
  • 3篇干预
  • 2篇行为干预
  • 2篇性罪错
  • 2篇性罪错人员
  • 2篇罪错人员
  • 2篇家庭聚集
  • 2篇肝炎
  • 2篇HCV感染
  • 1篇大学生
  • 1篇电池厂
  • 1篇性病防治
  • 1篇性病患者

机构

  • 17篇成都市卫生防...
  • 4篇成都市疾病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皮肤病...

作者

  • 21篇欧智勇
  • 11篇吴学庆
  • 8篇杨兰
  • 6篇张亚兰
  • 6篇刘琪
  • 5篇韩德琳
  • 4篇贾勇
  • 3篇傅小鲁
  • 3篇胡强
  • 3篇刘武
  • 2篇廖菁
  • 2篇林昭春
  • 2篇梁娴
  • 2篇陈琦
  • 2篇万绍平
  • 2篇李绍兴
  • 2篇潘晓平
  • 2篇彭中
  • 2篇马渝根
  • 2篇刘万凤

传媒

  • 12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市献血员HCV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研究
2005年
目的 分析丙肝病毒(HCV)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以及在排除影响因素的混杂效应下,HCV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的可能性。方法 在成都市血液中心收集1997- 10 / 1998- 10献血员名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献血员,应用分层分析研究混杂效应。结果 抗-HCV阳性献血员的家庭成员的抗-HCV阳性率(18 .4 9% )高于抗-HCV阴性献血员的家庭成员(7 4 .2 % )。在排除家庭成员的献血史、家庭外丙肝接触史的混杂效应下,家庭内丙肝接触史与HCV家庭聚集有关,有家庭内接触丙肝史者感染HCV的危险更大。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HCV在家庭内的传播可能有夫妇间、母亲与子女、父亲与子女及其他方式。
韩德琳贾勇梁娴欧智勇刘武胡强
关键词:HCV感染家庭聚集
性病门诊推行宽松就医环境及其效果评估研究
2002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吸引性病患者到公立医院求医 ,使其得到正规、合理的治疗并获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核心信息和求医知识。方法 :选择成都市 3家公立医院性病门诊作为干预组 ,采用培训医生、医院承诺“匿名治疗、合理收费”、实行单独就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医生演示安全套等方法开展为性病患者创造宽松就医环境的干预 ,另选 2家相同规模的公立医院作为对照组。结果 :要使干预工作成为医院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保持持续性发展 ,必须找到一个为医院领导和医生所认同的切入干预的具体措施。应考虑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创造宽松就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性病门诊量、性病复诊率和性伴就诊率 ,也能显著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检。但要改变性病患者的求医行为 ,还应该针对广告。
欧智勇刘琪吴学庆杨兰张亚兰
关键词:性病门诊
一起甲肝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01年
傅小鲁贾勇欧智勇韩德琳吴学庆
关键词:甲型肝炎疫情流行病学
性罪错人员性病求医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彭中欧智勇吴学庆杨兰张亚兰刘万凤刘琪
关键词:性病性罪错人员求医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成都市从外来人口抗-HIV的调查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艾滋病 (AIDS)在我市外来人群中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检出 HIV阳性 8例 ,7例男性 ,1例女性。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 6例 ,经性传播 1例 ,感染途径不清 1例。结论
张亚兰欧智勇吴学庆刘琪杨兰
关键词:外来人口抗-HIV
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态度对求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STD患者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对其求医行为的影响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调查数据采用SPSS9.0、EPI6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后多数STD患者能主动就医 ( 97.3%) ,但就医方式和主动就医的原因各异。STD患者的性病知识十分贫乏 ,5 2 .7%的患者对性病一无所知 ,使得部分病人( 5 8.5 0 %)就医时不知道到何处看病。结论 增加STD患者对性病知识的了解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有利于患者正规求医。
廖菁林昭春马渝根欧智勇万绍平李绍兴吴学庆陈琦潘晓平
关键词:STD患者性病知识求医行为
同伴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效果评价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评价同伴教育对建筑工人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在建筑工地由专家培训同伴教育者及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同伴教育及由同伴教育者免费发放安全套、发放宣传册子、播放录相和张贴宣传画。结果 :通过对比非同伴教育组 5 0 6名和同伴教育组 172名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行为改变情况 ,发现同伴教育使成都市建筑工人有关艾滋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及安全套的作用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同伴教育对建筑工人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 ,值得在其它类似人群中进行推广。
傅小鲁吴德彬欧智勇
关键词:同伴教育艾滋病
成都市性罪错人员性病求医行为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了解和掌握性病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 ,为正确求医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市收审所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新入所的性罪错人员中抽取有过性病求医经历者共 5 0 0例 ,通过由调查对象填写问卷 ,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 :影响首次求医行为选择的因素依次是求医知识、广告传媒的影响、医疗机构布局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环境影响、医疗情感体验 (P值均小于 0 .0 5 ) ;影响求医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效果的好坏、求医知识的多少。结论 :掌握性病病人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有助于改善医疗服务 ,促进该类病人的正确求医行为。
欧智勇彭中吴学庆杨兰张亚兰刘万凤刘琪
关键词:性罪错人员性病求医行为
对医务人员进行性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1995年
对医务人员进行性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价宋薇,梁国钧,黄惠琪,欧智勇,邱艳华,吴桂珍医务人员是性病诊断、治疗及疫情报告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诊疗水平直接影响到性病的诊断、治疗和疫情报告的质量并影响性病防治效果。虽然《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宋薇梁国钧黄惠琪欧智勇邱艳华吴桂珍
关键词:医务人员知识培训女性淋病复诊率性病诊断性病防治
成都市妇教所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提高妇教所学员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增加对避孕套防病功能的了解。方法 :对市妇教所卖淫妇女15 6人开展闭路电视讲座、专题讨论、播放录像带、 VCD、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结果 :学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得到普遍提高 ,除个别问题外 ,正确率达 70~ 90 %以上 ,尤其共用注射器、血液及血制品可引起传播的知晓率、与病人共餐不引起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与避孕套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但是 HIV感染者怀孕、生育可引起传播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均较低 ,干预后正确率仅 5 0 .6 0 %。结论 :对市妇教所的干预收到明显效果 ,但学员 HIV传播途径知识仍不全面 ,揭示应进一步提高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杨兰欧智勇吴学庆刘琪张亚兰
关键词:妇教所性病艾滋病干预流行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