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旺久
- 作品数:62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盛京自由研究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人工智能骨龄系统提高西藏放射科医师骨龄判读的准确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骨龄系统辅助下评估骨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18岁儿童的左手腕部X线摄影片作为骨龄片,以北京协和医院2位专家依据Greulich-Pyle(GP)图谱法共同阅片的骨龄作为参考标准。2位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藏族放射科医师(R1和R2),分别在有无AI骨龄系统辅助的情况下进行GP图谱法骨龄判读。采用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Bland-Altman图和配对t检验对AI辅助前后的骨龄判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90例儿童,其中藏族305例,汉族85例,平均年龄(11.6±4.9)岁。R1和R2判读骨龄的准确率由辅助前的90.3%和90.8%提高到AI辅助后的98.7%和97.4%,MAD由0.46岁和0.50岁降至AI辅助后的0.19岁和0.26岁,Bland-Altman图95%置信区间由1.35~1.58岁和1.15~1.40岁缩小至AI辅助后的0.61~0.73岁和0.87~1.02岁。R1和R2的骨龄判读结果在AI辅助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I骨龄系统能提高判读骨龄的准确性,接近骨龄判读经验丰富的专家水平。
- 拉巴顿珠次旦旺久边巴次仁王凤丹陈适李正吴红次旦旺姆潘慧银武金征宇
- 关键词:骨龄人工智能X线摄影
-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检查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检查在临床肿瘤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肿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临床治疗前均接受肿瘤部位增强CT、常规序列MR及全身弥散序列检查,分析影像图像,并全身弥散序列对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显示情况与增强CT及常规MR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全身弥散成像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全身弥散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原发灶,能清晰显示肿瘤病灶轮廓,肿瘤显示与CT及常规序列MR一致性良好。全身弥散成像共发现220个转移病灶,其中脏器转移24个,淋巴结转移120个,骨转移36个,原发病灶40个。CT/常规MRI发现转移病灶敏感度49%,全身弥散敏感度为51%。结论全身弥散成像能很好显示肿瘤原发灶,对肿瘤转移病灶显示与CT及常规MR序列取得一致性结果。因此,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张鹏尼玛卓嘎次旦旺久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睾丸肿瘤与结核的CT表现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睾丸肿瘤与睾丸结核的CT影像表现,提高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睾丸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睾丸结核24例,睾丸肿瘤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腹部增强CT检查,分析比较两种疾病的CT增强扫描病灶范围、成分、密度、强化方式及是否伴有淋巴结增大等影像学表现。结果睾丸结核患者病变的最大截面积为(10.37±7.69)cm^(2),睾丸肿瘤性患者病变的最大截面积为(55.56±41.36)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7,P<0.001)。睾丸结核与睾丸肿瘤患者的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2,P=0.158)。睾丸结核患者中有5例(20.8%)有钙化,表现为实性肿块中央或囊变区的囊壁多发斑点状钙化,1例(4.2%)钙化形态为蛋壳样,钙化大小差异较大;5例(20.8%)表现为淋巴结阳性,多为孤立、圆形或卵圆形的淋巴结,淋巴结短径为1.0~1.5 cm,肿大淋巴结均无液化坏死,多分布于腹股沟及腹膜后,16例(66.7%)伴有睾丸鞘膜积液,未见隐睾和腹股沟管增宽;10例(41.7%)合并肾脏结核。睾丸肿瘤患者中有6例(24.0%)有钙化,多表现为边缘点状、条状钙化,大小相仿,长径约为0.6 cm;20例(80.0%)表现为淋巴结增大,为多发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中央可见液化坏死;3例(12.0%)伴有睾丸鞘膜积液,4例(16.0%)合并隐睾,15例(60.0%)伴有同侧腹股沟管增宽。结论睾丸结核和睾丸肿瘤性病变的CT影像表现各具有一定特点,CT增强扫描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 边巴次仁次旦旺久任翠雷彦明
- 关键词:睾丸肿瘤结核
- 海拔高度对儿童及青少年骨龄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索海拔对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方法选取3种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观察:北京(北京协和医院)海拔43.5 m、拉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海拔3650 m和那曲(那曲市人民医院和那曲市尼玛县人民医院)平均海拔4500 m以上。收集2013年9月至2021年12月正常发育或因外伤就诊儿童青少年的一般资料和左手腕X线片。由1名有10年骨龄判读经验的医生在人工智能(AI)骨龄软件辅助下依据Greulich-Pyle图谱法判读骨龄。计算不同海拔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骨龄与日历年龄的差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北京407例、拉萨456例、那曲150例共1013例左手腕X线片(男671例,女342例,北京病例均为汉族,拉萨和那曲病例均为藏族)。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骨龄基本符合日历年龄,拉萨及那曲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平均骨龄分别落后于日历年龄0.50岁及1.33岁,男女均如此。相对于北京汉族儿童青少年,藏族男孩、女孩大部分年龄组(7~18岁)的骨龄均随海拔升高而更滞后于日历年龄。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儿童青少年骨龄落后于日历年龄,且随着海拔增加而更加明显。
- 次旦旺久土旦阿旺杨美杰普琼穷达王凤丹潘慧金征宇
- 关键词:藏族海拔骨龄生长发育人工智能
- 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MRI及CT表现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婴幼儿腮腺血管瘤(PHS)的MRI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婴幼儿PHS的MRI(9/21)、CT(12/21)和临床资料。结果:21例PHS患者中男10例,女11例,1岁以内18例(86%),超过1岁者3例(14%)。影像上均表现为单发病灶,病灶中心均位于腮腺浅叶,累及深叶者9例(43%);形态上呈类圆形6例(29%),分叶状15例(71%),所有病灶边缘清楚。12例CT检查结果示所有病灶密度均匀,CT值约(36.4±5.9)HU,病灶内未见液化坏死区,1例行增强CT检查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增强后CT值由36 HU增至147 HU。9例MRI检查结果示病灶信号和咬肌相比,病灶在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显示均为等信号;FSE 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所有病灶内均显示静脉流空的信号影,2例增强检查示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脂肪信号相似。2例误诊为淋巴瘤(10%),1例误诊为混合瘤(5%),12例笼统诊断为良性肿瘤(57%),余6例均正确诊断为血管瘤(28%)。结论:婴幼儿发现位于腮区具有良性肿瘤病灶特征的包块,且病灶较大时突出于腮腺表面,增强后明显强化,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血管瘤可能。
- 次旦旺久艾熙婷卢再鸣
- 关键词:腮腺肿瘤血管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MRI表现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PA)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病理总结MRI征象。结果:依据PA(8例)MRI表现及结合病理,我们将PA分为单发息肉型、充满型及多发小结节型。单发息肉型(6例)在MRI图像上呈单发,突出宫腔内的息肉状肿物,呈等T1,稍长T2信号,1例内见囊变T2高信号及其余5例内见纤维纵轴条状T2低信号影,MRI增强检查表现为病灶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内液化坏死区未见强化。充满型PA(1例)在MRI像上表现为充满宫腔息肉状病灶,呈等T1、长T2信号,T2像上信号不均。多发结节型PA(1例)在MRI像上表现为多发小结节样突出宫腔内,直径约0.5 cm,呈等T1、稍长T2结节样突出宫腔内,增强后结节呈轻度较均匀强化。结论:PA MRI表现有一些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次旦旺久高玉颖卢再鸣
- 关键词:腺肌瘤子宫内膜肿瘤磁共振成像
- 西藏单中心颅内特殊动脉瘤的影像和临床特点
- 2020年
-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特殊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确诊为颅内夹层动脉瘤患者1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喝酒、心脏病、动脉瘤部位等影像和临床特征。结论颅内夹层动脉瘤的发病部位多位于椎动脉,其中颅内段7处,颅外段4处,其次是颈内动脉,其中颅内段3处,颈段2处,其它部位如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也可发生夹层,其中基底动脉夹层伴椎动脉夹层1例,双侧颈内动脉C1段夹层1例。19处CDA患者中2处见"双腔征"或"珠线征",9处表现为病变处血管瘤样扩张,8处病变处血管锥形狭窄、闭塞。结果颅内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多种多样,CTA对颅内夹层动脉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刘振次旦旺久银武
- 关键词:CTA
- 儿童睾丸畸胎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睾丸畸胎瘤临床及MRI表现,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我院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畸胎瘤临床及MRI资料,MRI检查包括常规T1WI和T2WI和T2W抑脂,总结睾丸畸胎瘤MRI影像表现。结果睾丸畸胎瘤共19例,20个病灶。9个瘤体为囊性,10个瘤体为囊实性,1个瘤体为实性。平均大小2.19±0.81cm。16个病灶呈类圆形,4个呈不规则形。T1WI上均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上18个呈高低混杂信号,2个呈均匀高信号。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其中16个瘤体周围见T2WI低信号环,8个瘤体见T2WI低信号纤维分隔影。结论睾丸畸胎瘤MRI表现有T1WI高低混杂信号和T2WI低信号纤维分隔,通过此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次旦旺久林坤拉巴顿珠
- 关键词:睾丸肿瘤畸胎瘤磁共振成像
- 藏族成年人肾动脉影像解剖特征
- 2023年
- 目的分析拉萨地区藏族成年人肾动脉MSCT影像解剖特点,为临床肾介入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行全腹部增强MSCT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上传至图像后处理系统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观测肾动脉的开口的相对位置,测量肾动脉直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21例藏族患者,年龄18~88(52.19±13.61)岁,其中男性467例,女性354例。422(51.40%)例左、右肾动脉开口持平,332(40.44%)例右肾开口位置高于左肾,67(8.16%)例左肾动脉开口位置高于右肾动脉。79.05%右肾动脉开口位于第1腰椎(L1)下1/3至L2上1/3椎体水平,82.46%左肾动脉开口位于L1下1/3至L2上1/3椎体水平。左肾动脉直径为(0.65±0.08)cm,右肾动脉直径为(0.63±0.08)cm,左肾动脉平均直径大于右肾动脉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4,P=0.000);男性左、右肾动脉直径均大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肾动脉直径随着年龄增大而略增大。结论藏族人群肾动脉大多开口于L1和L2椎体水平,男性肾动脉直径略大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肾动脉直径逐渐略增大。
- 拉巴顿珠次仁曲珍洛桑多吉次旦旺久尼玛拉孜
- 关键词:肾动脉影像解剖成年人藏族
-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 王先涛白瑞婷次旦旺久索朗尼玛尼玛卓嘎苏佰燕
- 关键词:儿童低剂量多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