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象逢
- 作品数:63 被引量:5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耳内镜在门诊诊治耳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6
- 2004年
- 郑亿庆区永康陈穗俊刘翔许耀东梁象逢
- 关键词:耳内镜耳疾病
- 分泌性中耳炎的感染因素及其致病机理被引量:10
- 2001年
- 感染因素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已为大家所公认。本文着重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 高静梁象逢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理
- 核磁共振成像在突发性聋诊治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治突发性聋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21例、21耳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检查无异常、经系统综合治疗1周后无好转,再行MRI检查的交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听力学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中,5例经MRI检查发现有病理性改变。结论:对于经系统治疗1周左右、效果欠佳的突发性聋患者,建议加做MRI。
- 郑鹏凌梁象逢郑亿庆张志钢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 腭裂儿童的ABR异常特征被引量:3
- 1999年
- 梁象逢丁健慧许耀东吴永安区永康陈健昌陈玲
- 关键词:腭裂儿童脑干听觉诱发反应
- 主观性耳鸣的掩蔽及习服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9
- 2010年
- 目的:比较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掩蔽试验阳性组及阴性组耳鸣的习服治疗效果,为耳鸣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6-01-2008-04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17例,均行耳鸣检测(包括耳鸣音调、响度匹配、残余抑制试验等),其中掩蔽试验阳性患者143例,掩蔽试验阴性74例;随机将143例掩蔽试验阳性患者中75例纳入耳鸣掩蔽治疗组,其余68例加上74例掩蔽试验阴性共142例纳入耳鸣习服治疗组;随访中有10例失访,掩蔽治疗组6例,习服治疗组4例;最后疗效统计为207例,其中耳鸣掩蔽治疗组69例,耳鸣习服治疗组138例(包括掩蔽试验阳性66例及掩蔽试验阴性72例)。2组分别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疗效的评定采用国际公认的耳鸣残疾度量化表问卷及主观视觉耳鸣严重程度标尺进行评定。结果:耳鸣掩蔽治疗及耳鸣习服治疗均对耳鸣患者有效,2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得分及主观视觉耳鸣程度经检验均P<0.01;耳鸣习服治疗组与耳鸣掩蔽治疗组在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得分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习服治疗较耳鸣掩蔽效果好;但其主观视觉耳鸣程度方面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耳鸣习服治疗对掩蔽试验阳性及阴性患者均有效,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鸣掩蔽治疗及耳鸣习服治疗均对耳鸣患者有效,是耳鸣治疗的首选手段,但习服治疗对掩蔽试验阳性及阴性患者均有效,而且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耳鸣掩蔽疗法,应用范围较广,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杨海弟郑亿庆张志钢蓝军陈穗俊梁象逢陈玲
- 关键词:主观性耳鸣疗效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听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而致的低氧血症对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对OSAHS患儿鼓室导抗图为"A"型的68耳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监测,60耳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监测,并与正常儿童30耳(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OSAHS患儿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OSAHS患儿Ⅰ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波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OSAHS患儿的DPOAE幅值在8kHz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SAHS患儿的DPOAE幅值在6kHz和8kHz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BR和DPOAE可监测AHI≥10次/h的OSAHS患儿听功能的早期损害。
- 许耀东何晓峥蔡谦梁象逢郑亿庆张少燕纪树芳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儿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
- 耳内镜在经耳道鼓膜修补术的应用被引量:79
- 2003年
- 鼓膜穿孔通常由感染或外伤所致,使患者听力下降或增加中耳感染机会.对干性中央性穿孔临床常采用烧灼法、蛋膜贴补,或在显微镜下修补.
- 区永康郑亿庆陈穗俊刘翔梁象逢丁健慧
- 关键词:耳内镜鼓室成形
- 先天性外耳和中耳畸形患者的听力学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听力学表现。方法对55例(双耳15例,单耳40例,共70耳)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和颞骨CT检查,其中45耳行外耳或中耳成形术,10耳单纯行耳廓成形术,并结合术中所见按不同程度的畸形分组,比较其听力学改变。结果63耳纯音测听显示为传导性聋,骨导听阈正常,70耳ABR反应阈升高,耳廓和听骨链畸形严重者纯音听阈值大于70dB(其中镫骨和卵圆窗畸形严重者纯音听阈大于80dB),与畸形程度较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气化差、外耳道骨性闭锁者纯音听阈值大于70dB(其中外耳道口处无骨性小凹者纯音听阈值大于70dB),较外耳道、乳突发育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术前进行纯音测听、ABR检查,并结合临床和颞骨CT检查,可初步评估外耳、中耳发育程度,进而指导手术治疗。
- 张金平梁象逢区永康陈穗俊许耀东张志钢郑亿庆陈玲
- 关键词: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畸形外耳中耳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CT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颞骨计算机X射线体层扫描 (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 10 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颞骨CT检查结果和手术中所见。结果 颞骨CT所显示的颞骨骨疡、软组织肿块的部位、范围和部分听小骨病变及先天性异常等 ,与手术中所见基本相符。结论 颞骨CT检查时慢性中耳炎的分型、手术进路和术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高静梁象逢沈君丁健慧吴永安
-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颞骨CT
- 耳硬化症患者镫骨底板造孔术后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耳硬化症患者镫骨底板切除术后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2月~2009年2月行镫骨底板切除术的30例(49耳)耳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所有患者术前2天、术后1、3、6个月纯音测听结果,并分析年龄、术后耳鸣对听力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气导8000Hz平均听阈比术前提高了约8dB,骨导4000Hz平均听阈提高约10dB(P<0.01)。≥40岁组术后高频平均听阈比<40岁组明显提高(P<0.01)。术后1个月有25耳(51%)出现耳鸣,其中约80%患者术后3个月耳鸣消失,听力明显改善。结论耳硬化症患者行镫骨底板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可出现暂时性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术后3个月听力明显改善,≥40岁患者高频听力受损明显。其原因可能为手术过程中对镫骨底板的过度非生理性振动,通过耳蜗内淋巴液导致靠近底板的外毛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高频听力暂时下降。
- 李湘辉张志钢郑亿庆梁象逢陈玲邱泽恒
- 关键词:耳硬化症耳鸣感音神经性